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隆興元年八月丙寅 (1163/9/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全文
條件: 包含字詞「隆興元年八月丙寅 (1163/9/7)」
Total 1

宋史全文卷二十四上

14
八月丙寅,詔:『朕惟共理,允賴守臣,比年以來,遷易靡定。欲使宣化承流,民安田里,難矣!載嚴成法,毋徇私恩,今後郡守,須到任二年,方許差除。』丙子,詔:『昨議臣權借職田,添助國用,深慮吏無圭租。何以養廉?前降指揮,更不施行。』戊寅,臣僚言:『檢放災傷,守令未嘗加意。乞再展限一月,州縣曉示,許人戶從實陳訴,委縣令同所差州官驗視檢放,知州覺察諸縣,監司覺察諸州。如有不行覺察,御史臺彈劾。』從之。以災傷避殿減膳,降詔略云:『比日飛蝗益多,又聞諸路州縣風水為災。朕避正殿,減常膳,二三大臣,其盡忠省過,監司、郡守,各務身率,戢奸禁暴,平冤察獄,所在災傷,依條振恤檢放。師徒未息,科調繁興,江淮襄蜀,尤極勞擾,疆埸之吏,宜加安輯,蠲其苛斂,以稱德意。』癸未,起居郎胡銓奏曰:『陛下憂災,避殿減膳,蝗蟲頓息。天理去人不遠。』上曰:『朕逐日禱天,蝗蟲逐減,安可不至誠?』銓奏曰:『陛下行之不息,豈特減蝗,虜亦不足慮。』銓又奏:『側聞道路之言,近日臺諫論事,陛下謂為賣直。』上曰:『非也,朕近謂臺諫論事,要當辨曲直,故近日與張闡說此語,非賣直也。然非卿不聞此言。』銓奏云:『臣事君猶子事父,若於君有隱,則於父亦有隱,非忠孝也。』上曰:『卿言甚善。』銓又奏:『德宗謂姜公輔為賣直。』上曰:『朕嘗論德宗此言甚失,不足法。』銓奏:『天語誠然,宗社之福也。』初,張浚以符離之役,詔改都督為宣撫。至是,參贊軍事陳俊卿奏云:『改都督府為宣撫司,恐使人情觀望,號令不行。』殿中侍御史周操亦以為請,遂詔復都督參贊軍事唐文若知鼎州,以戶部侍郎王之望代之。監惠民局劉汶罷。言者論:『汶近因太白晝見,陛下詔侍從以下條對得失,汶乃公肆諛言,遍投臺諫,乞行遠竄。』故有是命。以龍大淵、曾覿知閣門事。二人皆上潛邸舊人,上之初即位也,以大淵為樞密副都承旨,覿帶御器械。去冬,劉度除右諫議大夫,首論待小人不可無節,潛邸舊僚,宣召當有時。蓋指二人也。是年三月,度復上疏劾大淵輕儇浮淺,憑恃恩寵,入則侍帷幄之謀,出則陪廟堂之論,搖唇鼓舌,更變是非,反復數百言,尤為切至。乃詔大淵除知閣門事。覿權知閣門事。度復奏云:『臣欲抑之而陛下揚之,臣欲退之而陛下進之,臣欲使之畏戢而陛下示之以無所忌憚,是臣所言皆為期罔。』因求貶黜,不報。而中書舍人張震亦繳其命。至再除震次對,出知紹興府。震力辭不許。殿中侍御史胡沂亦論二人市權,不報。給、舍金安節、周必大亦再封還錄黃。有旨:『龍大淵見在假,候假滿日,別與差遣。曾覿依舊帶御器械。』度尋改權工部侍郎,以所言過實也。震力辭職名,遂與外祠。度辭新命,改知建寧府。詔大淵、覿依舊知閣門事,必大又格除命不下,必大尋奉祠,而二人之命亦寢。未幾,沂亦奉祠,安節除兵部侍郎。至是復申前命。書行者,中書舍人錢周材、給事中、工部侍郎陳之淵也。禁士庶服飾侈異及歸正人胡服。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