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天順三年 (1459/2/3 - 1460/1/2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大越史記全書
條件: 包含字詞「天順三年 (1459/2/3 - 1460/1/23)」
Total 12

卷之十一

202
己卯六年天順三年冬十月三日諒山王宜民夜作梯,分三道上東門城,盜入宫禁。帝及宣慈皇太后俱遇害。先是宜民母楊氏賁得罪於太宗宜民不得立,乃陰𢙇異圖,窺窬神噐,與其徒范屯、潘般、陳陵唱率無賴之人凡百餘,乗夜作梯入城犯宮禁,帝遂遇害。明日皇太后亦遇害。內人侍侯副掌陶表死之。時黎得寧以都旨揮典禁兵當直,不能率先衛社,乃擁兵助逆,故宜民得僣位號,而文武臣僚飲恨茹痛,四方百姓如䘮考妣。至光順元年冬十月二十四日,招魂塟于藍山穆陵,廟號仁宗,其上尊睿號曰欽文仁孝宣明聰睿宣皇帝。
205
初七日諒山王宜民自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天興十月三日以前著延寧六年七日,以後著宜民天興元年。賜內外文武百官覃恩一資。其僞赦文云:「朕以太宗文皇帝長子,昔以正位東宫。不幸先帝東巡,忽崩于外。阮太后欲固權位,潛令內官謝清取邦基立以為君,俾朕奉藩。後謝清泄其事及太尉鄭可、司空鄭克復,乃併殺之,以滅其口。故自此以來,旱蝗相仍,災異屢見,饑饉流作,百姓困窮。延寧自知非先帝子,且眾心離散,乃於今年十月初三日命朕代位。朕仰賴皇天眷故,宗廟保佑,暨諸王大臣、中外文武、臣僚同心推戴,請朕宜承大統,再三勸進,朕不得以,乃於今年十月初七日即位,改號天興。」
206
是月宜民遣黎景徽、阮如堵、黃清、阮堯咨等如明歲貢,并觧氽珠事。
207
二十日,又遣陳封、梁如鵠、陳伯齡等往明國求封。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