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維基 -> 稽古齋全集
《稽古齋全集》[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是通過對對應底本影印本進行字符識別而自動建立的資料。字符識別過程難免引入錯字,請參考字符識別相關使用說明了解如何糾正錯誤。請點擊文本中的
圖標顯示圖文對照,以確認文本內容的正確與否。
1.
妾裏嘉明其辭可日心
躬夙夜匪懈篤念天顯尊聞行知究極聲鬲明
而仁義中正之心當溢露於語言之表用此知
皇子之所為稽古者非求之於記誦辭章之末
處不大可見與余惟學者博古而不貫則其詞一
之清要宣造化之和平莫非我一
樂誼午編既敬為之敘而稽古則綱
皇五子和親王之所以顏其寶而名其文鈔者滯
大學士鄂爾泰謹序什剛
深醇溫厚一若是歟惟
書之非第以文辭為能者所可企而及也
銷融其澄津和順於道德凡耳目之所歷心思
2.
遣官翰林時家一化
聖祖射皇帝命分修性理精義親承門一禍
誨旨去將一年道我觀
皇五子莫訂其古文詩賦名曰稽古齋文鈔夫
皇子至性過人孝恭脫摯與
人必有非常時達之才一
王以超倫拔萃之資久承
為釐訂集既成聊
王復命序于炳炎炳炎堅辭再四
董仲舒論
3.
一稽古齋譙集小序
雜著
貫心一賦几寵
孔子恭紀禍
味無逸圖帷
目辰起聞鵲
和題西湖韻
4.
諸身而不徒務夫高遠隨所觸而即是任率履
舜之命而疏淪快排八年之久民乃免於昏蟄
之憂觀其一過不入視民溺猶巴溺則其盡力
於清恤者固何如之勤乎而會聞以宮室為急
樓觀而不知民之疾苦故秦至二世而亡武帝
康之心而奏天地平成之績所早者如此所盡
勤克儉吾蓋於孔子之言而益信
而守之不見其有餘損而充之無往而不足此
罪比干以正論見殺由是觀之人臣之事君忠
可見矣伊尹告太甲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
纏綿愷惻之意直與寤寐相感通故一旦勞民
之而不成化之必以聖人之德居聖人之位而
當止不止禍患之來能不有如而於已乎易大
知敗亂已隨之矣為臣者當窮居時心懷康濟
嘗不可徵此心此理之一也聚之於下與聚之
天始有深意存焉蓋吾嘗讀易傳有曰乾為馬一
牝則乾為牡可知矣乾者君也僖公以陽剛方
論書經二年也
欽哉惟時亮天功論騏
邇其生也禹貢規綏服之制有所謂三百里揆
稟教出百里奮武衛者謂申論之嘗聞先王之
德得聖人之君府修事治萬國來同雖洪水氾一
天心服天下治人君能戒其所輕予而又無賓
錦繡而輕布帛俾貴賤倒置以致民用凋敞丕
孚先山語身體而力行之也哉
秋所書以臺一月無水並冬十月隕霜殺菽為一
之作其不用夏正明矣一
昔孔子作春秋書災而不書祥者蓋以天常因一
賊子之世即有吉祥終不免天人之誅而後逆
亂之風瓜幾可以少止也乎此臺秋之微意也
以為不稱使我無君也斯言謬矣高子來盟則
僖公之盟也既與僖公盟烏可謂無君乎穀梁
心之獨堅也君子行禮外著其暴有聖之威儀
楊襲之微達之邦國郊廟之大措則正而施則
千禮固多端然恭敬足以括之苟行禮者能法
君子之輝光而蔚乎如竹箭之文未法君子之
雍牲告備神其事之乎傳曰聖王先成民而後
敢以繁耨之節勝其愛愨之悅故曰后稷肇祀
狐無罪悔以迄於今而孔子亦曰后稷之祀易
之屬為天產九穀之屬為地產人得天地之氣
爵使之各收其民雖其民之德役土之財賦天
菲盡人以合天而與天道之無極太極渾然而一
蓮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一
之道皆在我矣不然仲尼刪詩書贊周易作春媼
知鳩用始可與言用論惡
第長幼間親長各盡其道尊卑各有其序使一
家如是矧國與天下之大哉宋孝宗當微欽蒙
賣正心術為先且曰使二天陰執其柄非獨一
三年者也傳及帝癸是為桀矣即帝位而不費一
仁伐蒙山而得妹喜於是縱欲敗度肉有山適一
用秦則刻薄是尚智取術馭以故釀成酷烈而
善誰玩公卿如兒戲視萬乘同僚友武帝喜其
節義故姦雖有所憚而不敢也厥後昭烈聿興
復延五十年之漢祚不可知光武明章之德澤
汧此司馬溫公所以稱其為卓乎不可及也一
糧乏靈帝傚攻雖多而尤莫甚於治鉤黨矣何一
者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國家欲得人難如轉石一
功業不究設使再延數年魏可滅漠可興矣而北
育國家付之不理欲求其不敢亡也得乎
疾苦其恪恭盡職不以內外故操又嘗哀一
難如是乎及符堅將百萬之眾大舉入寇投鞭一
四可惜哉
看才無德不過五奴藝之末語言之實而已即一
血何德碌才又徒為忠厚長者至於臨大事決大一
5.
友為帝後制禮作樂釋奠孔子實冒諫立租唐
官兵之法雖行受禪之事未脫五季之陋然
靈武能用郭子儀李秘賴以成功而又迎上皇
以盡人子之孝天命之樂亦賢矣哉然無父命
者是也文宗優柔寡斷甘露一變受制家奴無
子因其言而釋之日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
干古者乎若未能逢比干誅於桀利監謗之律
不愛戴其賢德至於訓導諸子必以謙儉為先
見用而藉常何以啟之耶厥後馬周直言極諫
實對是其懇切愛君薦賢為國之心已見於此
后而立武氏召大霍議遂良曰太尉元舅司空
草莽無汗馬之勞不以死爭之何以下見先帝
巫迷極諫不聽至擲笏殿階叩頭流血帝因大
自伐者奚黃連庭哉或曰武氏篡唐之際年雖
衰老而仁傑亦非強壯設使不幸身死而事有
暨音義諸武而去疾留根卒以五王俱洲憂
巴翠翠霞第曲致亂憲宗平之而穆宗復縱之以
至君愈弱臣愈強天市卒亡於此而不悟嗚呼
甘走誰生厲階乎亦自貽伊藝灶
服藩鎮而奉君以復長安德宗及復京師置之
呼德宗其亦可謂寡恩者哉一
等為相至元和比年盜殺武元衡而裴度傷首
以墜澤中得免上用為相或請勿用恐姦謀得
成上曰吾用度一人山賊不足平也度乃言惟
者若造作嘉祥假稱上瑞以上試君恥其罪之
以乏牛乃召鄰里責使助之果欲沽名者豈肯
聊生若張公之招株勸課者未易數數見也乃
祗有一張公而又疑其矯情以矜吏治則不如
也以趙高西漢之表也以石頭而東漢則亡於
曹節張讓等李唐亦衰於仇士良壤於劉季述
正公之速也什
之去其舊習加以寬厚陶以禮化元之天下不
一滅金當是時朝臣欲盡天下之人四為牧馬之
6.
言日聞矣乃田不辟而人民貧餒方此之時人一
瞳德而推解之事亦由此廣豈非同一受賜也
正紳額外之需用之初不甚愛惜或反以佐其
蓋謂設市以通有無農賈百工皆得以相濟而
孺藻狗外忘內者所能髮鬚其萬一哉又豈弟
之淺識謗詞所能贊美哉
一中庸序
戒懼慎獨致中和以位天地育萬物則一篇之
體要已見矣復引夫子之言明道行道而以知
仁勇一者終之至於論道之費隱而有黃之小
民之事不可以不敢曰戒逸欲者言沉湎荒淫
聊而合冤水府余讀屈原傳至此能不廢書長轡
久不用兵府兵番役多不以時於是張說興墓
歎其從大處立論駕歐會之記而上也夫
嘗讀歐陽公所作五代史至於馮道傳論未嘗
7.
凋一國之閨門不整足以致亂故比而錄之以
民猶水也君隄防也民猶水也君匠氏也吾於
氏曰嗚呼子過矣子之所言非莊子所謂駢抵
枝指離未即曠雲史楊墨乎天下本無事庸人
一子持論互異旭曰居士聞而樂之日二子亦安
知夫莊子之意哉駢枝之謂蓋謂十指之外多
巾指也在他人之手足不為有缺在此人之駢
而補袞闕者莫不載焉至云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售韭進尤懇到而詳
挫之於方盛之鋒者壯士之為也撲之於將敗
執衣而有此大德事恂非常人所能及此以見
緩急相通甚且有父在自畜私財者誰肯並麥
看寒序之類催聘春光之漸速此吾藏景之樂
氣寒臺雪之香羅掩冉含風之飄葛輕革思身
閒猶若此彼農夫其何安於是陳小案兮近軒
一號見乎墮果崑崙本異帶同夙聞漢世沉瓜遺
一批舊說魏文龍肝千歲而不獨水谷長夏而為
云高如桂樹大如雞卯在中之美特合尚細之
品獨甘美之最樸想馴結之如潁何剖裂之用
芳醒充具可以通情可以快志為物最微眾美
畢備況饑少而壽延非物中之有利哉願主人
近清批坐高敞當晴空臨月朗推瑤盤作宴賞
一少許其解夫炎蒸美則美矣多食又性寒之是
回全收觀靈垂之盈樹已爽氣之使脾利於解一
暑宜於佐饉比棗梨其有益饒瓊瑤以難酬此一
張陵所以珍重而方朔所以數偷也若乃美景一
起止有物必照豈爽纖毫何葦不杭詎分遠迺
蓋聞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是以哲
身之律令
稼穡匡君是以武王禮重下車而周邦以固成
荅主功蓍懷柔河清作頌嫗耀千秋於赫我
耶律文正公贊一
金氏失駮元起蒙古開國元熟歷歷可數唯公一
二死之盛固宜其不肯行也議者謂通乃隨世一
創若因兩生不行而遂廢禮不但不能復三代一一
堯死狗烹之藥於官闡則酣趙王戮戚姬而有
湛蒿祖明高祖辨
一磨二百之久理八善矣然則二帝不皆創業垂
一世出之主歟雖然二祖亦有被善於此者漢亶
祖由布衣起素無學術而能為臺雄所推駕駮
妻黨得以蔽之謂書得以聞之何以弭亂禁暴
莊宋自徽欽蒙塵高祖南渡天下大勢巴為金
藥就醫猶恐增病而況耽聲色以自藏哉故宋
滅金未為失策惟滅金之後不能自立而又挑
兵於元此則其失之大者辨之烏可以不明乎
亦一也夫經常無兵無身與鄉與天下之分經一
篇儀犁億兆仰之為霖雨者也書曰爾有嘉謀
傳是以明體達用篤實輝光發為文章則星辰一
廣凡奄有九有而皆為禹甸之區者以在上之
瑟股之勞而不以為卑舜嘗與五臣同列師濟
軌聖革客為尊王而實則無君其挾天子以令
諸侯者文之行亦與桓無異也然而欲解宋圍
必伐曹衛以致楚欲與楚戰又復曹衛以攜楚
之時君子小人初未有分異日者或身膺一命一
親則見惡而不覺非禮而不怒乃從其所欲市
兮游場四顧兮溝滕砥平一推兮土豚蘇昌若醜
東郊迎春賦
降兮實皇天之眷佑而靈雨之潤兮乃至德之
優渥無疆一一
而忘歸忽曜靈之西炭若乃樹綠山青水開水
寐吐秀百草含香閣臨地而吞影河露鏡而凝
白露初降鳴雁來征此謂人所謂自鶴翩翻不
我東牖一
昊天上帝之位旁列風雲雷雨之神執圭奉理一
殊錫九天承
再嘉遊於暑夕慕賞心於前賢豈纖腰矯媚舞一
挺車不畏嚴冬歷霜雪於殘歲誇勁節於寒風一
千載之綿陸費味於詩律五株之號秦代加以一
塋封非繁柯與柔幹所能並美而比隆若夫則一
炳帝知良相之骨鯁出入起居而觀省識君臣一
一以賢為寶賦
能匡君在上兮求賢若渴臣在下兮理國無疆
以非賢而混俗反忘重實之絕倫哉或曰不然
長既平中以定法何善政之不彰訓俗犁方君
子隨宜以立教黜幽陟明聖人治世之良方若
里之程轍環天下跡滿寰瀛範我君子之事不一
乃心正筆正龍飛鳳舞圓方從心體裁傲古抽一
8.
稟儒致治本道法炳干年吾二輕一驪
始發輪人間動雞犬帝居深九重衣佩雲霞撰一
萬里和靄光爛然被袞冕不聞動嗚玉但見移一
翠輦陽成照無私容光亦不免周覽辜峰巔隼一
哭
福橘一
禹跡遍天下勤勞三過門溝恤猶盡力至貴忘
同弓領軍馬滿街市宮鶯會報曉巧燕自林起一
吾今不效李驕吟吾今不效王建祝但願養子
盡能飛吾好呼童取隱木
費口喙輿起多少力農人年年春日汝獨辛比
柳陰調鍼挑
我有紫騮馬追風復逐電欲將背上覆金鞍大藏
吉星菊翁
采作佳蔬自操短艇泛蘭漿掉歌驚起雙鵲
蓋宴王自此愈加勉可卜將成如雲繭一
與同忒
橐括蘇子瞻後赤壁賦
洗硯
爛秀色更齊勻
胎聊池柳歸
理體安得玩瑤宮
川口舞袖迴祥光連
潤祐瑞氣接監
備在今冬恥
吟散滿襟
芳菲搖曳當握日氣宣上書衣南圜閒散步遊
9.
一奪慶兆民懷
有情
陰陽合乍領輝姻奇偶分苞萃百莖凝湛露花
榮干顯覆青雲由來神物能成務致遠釣深藉
此君
數籌
哀翰爐霧祥鳳舞
賦得秋菊有佳色
和風蕩樣蹶風句岫
銷為咽月輝
蒲葵扇小
一薇翁
口奉
一瑤光星散靈根發芝蓋氣氣五葉敷沿路何須
一潤青極長日鬚上黨雖佳誰復采三韓主氣古
縣朱無
節松簞獨後凋如此委蛇如此直主臣當日慶
次看
10.
君單似悔州了胥一酬間
水底霞天
比薛窈墻嘯
臺人
題秋景他
[顯示各種版本 (1)]一
妾裏嘉明其辭可日心
躬夙夜匪懈篤念天顯尊聞行知究極聲鬲明
而仁義中正之心當溢露於語言之表用此知
皇子之所為稽古者非求之於記誦辭章之末
處不大可見與余惟學者博古而不貫則其詞一
之清要宣造化之和平莫非我一
樂誼午編既敬為之敘而稽古則綱
皇五子和親王之所以顏其寶而名其文鈔者滯
大學士鄂爾泰謹序什剛
深醇溫厚一若是歟惟
書之非第以文辭為能者所可企而及也
銷融其澄津和順於道德凡耳目之所歷心思
2.
一
遣官翰林時家一化
聖祖射皇帝命分修性理精義親承門一禍
誨旨去將一年道我觀
皇五子莫訂其古文詩賦名曰稽古齋文鈔夫
皇子至性過人孝恭脫摯與
人必有非常時達之才一
王以超倫拔萃之資久承
為釐訂集既成聊
王復命序于炳炎炳炎堅辭再四
董仲舒論
3.
一
一稽古齋譙集小序
雜著
貫心一賦几寵
孔子恭紀禍
味無逸圖帷
目辰起聞鵲
和題西湖韻
4.
二
諸身而不徒務夫高遠隨所觸而即是任率履
舜之命而疏淪快排八年之久民乃免於昏蟄
之憂觀其一過不入視民溺猶巴溺則其盡力
於清恤者固何如之勤乎而會聞以宮室為急
樓觀而不知民之疾苦故秦至二世而亡武帝
康之心而奏天地平成之績所早者如此所盡
勤克儉吾蓋於孔子之言而益信
而守之不見其有餘損而充之無往而不足此
罪比干以正論見殺由是觀之人臣之事君忠
可見矣伊尹告太甲曰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
纏綿愷惻之意直與寤寐相感通故一旦勞民
之而不成化之必以聖人之德居聖人之位而
當止不止禍患之來能不有如而於已乎易大
知敗亂已隨之矣為臣者當窮居時心懷康濟
嘗不可徵此心此理之一也聚之於下與聚之
天始有深意存焉蓋吾嘗讀易傳有曰乾為馬一
牝則乾為牡可知矣乾者君也僖公以陽剛方
論書經二年也
欽哉惟時亮天功論騏
邇其生也禹貢規綏服之制有所謂三百里揆
稟教出百里奮武衛者謂申論之嘗聞先王之
德得聖人之君府修事治萬國來同雖洪水氾一
天心服天下治人君能戒其所輕予而又無賓
錦繡而輕布帛俾貴賤倒置以致民用凋敞丕
孚先山語身體而力行之也哉
秋所書以臺一月無水並冬十月隕霜殺菽為一
之作其不用夏正明矣一
昔孔子作春秋書災而不書祥者蓋以天常因一
賊子之世即有吉祥終不免天人之誅而後逆
亂之風瓜幾可以少止也乎此臺秋之微意也
以為不稱使我無君也斯言謬矣高子來盟則
僖公之盟也既與僖公盟烏可謂無君乎穀梁
心之獨堅也君子行禮外著其暴有聖之威儀
楊襲之微達之邦國郊廟之大措則正而施則
千禮固多端然恭敬足以括之苟行禮者能法
君子之輝光而蔚乎如竹箭之文未法君子之
雍牲告備神其事之乎傳曰聖王先成民而後
敢以繁耨之節勝其愛愨之悅故曰后稷肇祀
狐無罪悔以迄於今而孔子亦曰后稷之祀易
之屬為天產九穀之屬為地產人得天地之氣
爵使之各收其民雖其民之德役土之財賦天
菲盡人以合天而與天道之無極太極渾然而一
蓮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一
之道皆在我矣不然仲尼刪詩書贊周易作春媼
知鳩用始可與言用論惡
第長幼間親長各盡其道尊卑各有其序使一
家如是矧國與天下之大哉宋孝宗當微欽蒙
賣正心術為先且曰使二天陰執其柄非獨一
三年者也傳及帝癸是為桀矣即帝位而不費一
仁伐蒙山而得妹喜於是縱欲敗度肉有山適一
用秦則刻薄是尚智取術馭以故釀成酷烈而
善誰玩公卿如兒戲視萬乘同僚友武帝喜其
節義故姦雖有所憚而不敢也厥後昭烈聿興
復延五十年之漢祚不可知光武明章之德澤
汧此司馬溫公所以稱其為卓乎不可及也一
糧乏靈帝傚攻雖多而尤莫甚於治鉤黨矣何一
者人存政舉人亡政息國家欲得人難如轉石一
功業不究設使再延數年魏可滅漠可興矣而北
育國家付之不理欲求其不敢亡也得乎
疾苦其恪恭盡職不以內外故操又嘗哀一
難如是乎及符堅將百萬之眾大舉入寇投鞭一
四可惜哉
看才無德不過五奴藝之末語言之實而已即一
血何德碌才又徒為忠厚長者至於臨大事決大一
5.
三
友為帝後制禮作樂釋奠孔子實冒諫立租唐
官兵之法雖行受禪之事未脫五季之陋然
靈武能用郭子儀李秘賴以成功而又迎上皇
以盡人子之孝天命之樂亦賢矣哉然無父命
者是也文宗優柔寡斷甘露一變受制家奴無
子因其言而釋之日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
干古者乎若未能逢比干誅於桀利監謗之律
不愛戴其賢德至於訓導諸子必以謙儉為先
見用而藉常何以啟之耶厥後馬周直言極諫
實對是其懇切愛君薦賢為國之心已見於此
后而立武氏召大霍議遂良曰太尉元舅司空
草莽無汗馬之勞不以死爭之何以下見先帝
巫迷極諫不聽至擲笏殿階叩頭流血帝因大
自伐者奚黃連庭哉或曰武氏篡唐之際年雖
衰老而仁傑亦非強壯設使不幸身死而事有
暨音義諸武而去疾留根卒以五王俱洲憂
巴翠翠霞第曲致亂憲宗平之而穆宗復縱之以
至君愈弱臣愈強天市卒亡於此而不悟嗚呼
甘走誰生厲階乎亦自貽伊藝灶
服藩鎮而奉君以復長安德宗及復京師置之
呼德宗其亦可謂寡恩者哉一
等為相至元和比年盜殺武元衡而裴度傷首
以墜澤中得免上用為相或請勿用恐姦謀得
成上曰吾用度一人山賊不足平也度乃言惟
者若造作嘉祥假稱上瑞以上試君恥其罪之
以乏牛乃召鄰里責使助之果欲沽名者豈肯
聊生若張公之招株勸課者未易數數見也乃
祗有一張公而又疑其矯情以矜吏治則不如
也以趙高西漢之表也以石頭而東漢則亡於
曹節張讓等李唐亦衰於仇士良壤於劉季述
正公之速也什
之去其舊習加以寬厚陶以禮化元之天下不
一滅金當是時朝臣欲盡天下之人四為牧馬之
6.
三
言日聞矣乃田不辟而人民貧餒方此之時人一
瞳德而推解之事亦由此廣豈非同一受賜也
正紳額外之需用之初不甚愛惜或反以佐其
蓋謂設市以通有無農賈百工皆得以相濟而
孺藻狗外忘內者所能髮鬚其萬一哉又豈弟
之淺識謗詞所能贊美哉
一中庸序
戒懼慎獨致中和以位天地育萬物則一篇之
體要已見矣復引夫子之言明道行道而以知
仁勇一者終之至於論道之費隱而有黃之小
民之事不可以不敢曰戒逸欲者言沉湎荒淫
聊而合冤水府余讀屈原傳至此能不廢書長轡
久不用兵府兵番役多不以時於是張說興墓
歎其從大處立論駕歐會之記而上也夫
嘗讀歐陽公所作五代史至於馮道傳論未嘗
7.
四
凋一國之閨門不整足以致亂故比而錄之以
民猶水也君隄防也民猶水也君匠氏也吾於
氏曰嗚呼子過矣子之所言非莊子所謂駢抵
枝指離未即曠雲史楊墨乎天下本無事庸人
一子持論互異旭曰居士聞而樂之日二子亦安
知夫莊子之意哉駢枝之謂蓋謂十指之外多
巾指也在他人之手足不為有缺在此人之駢
而補袞闕者莫不載焉至云諸不在六藝之科
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售韭進尤懇到而詳
挫之於方盛之鋒者壯士之為也撲之於將敗
執衣而有此大德事恂非常人所能及此以見
緩急相通甚且有父在自畜私財者誰肯並麥
看寒序之類催聘春光之漸速此吾藏景之樂
氣寒臺雪之香羅掩冉含風之飄葛輕革思身
閒猶若此彼農夫其何安於是陳小案兮近軒
一號見乎墮果崑崙本異帶同夙聞漢世沉瓜遺
一批舊說魏文龍肝千歲而不獨水谷長夏而為
云高如桂樹大如雞卯在中之美特合尚細之
品獨甘美之最樸想馴結之如潁何剖裂之用
芳醒充具可以通情可以快志為物最微眾美
畢備況饑少而壽延非物中之有利哉願主人
近清批坐高敞當晴空臨月朗推瑤盤作宴賞
一少許其解夫炎蒸美則美矣多食又性寒之是
回全收觀靈垂之盈樹已爽氣之使脾利於解一
暑宜於佐饉比棗梨其有益饒瓊瑤以難酬此一
張陵所以珍重而方朔所以數偷也若乃美景一
起止有物必照豈爽纖毫何葦不杭詎分遠迺
蓋聞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是以哲
身之律令
稼穡匡君是以武王禮重下車而周邦以固成
荅主功蓍懷柔河清作頌嫗耀千秋於赫我
耶律文正公贊一
金氏失駮元起蒙古開國元熟歷歷可數唯公一
二死之盛固宜其不肯行也議者謂通乃隨世一
創若因兩生不行而遂廢禮不但不能復三代一一
堯死狗烹之藥於官闡則酣趙王戮戚姬而有
湛蒿祖明高祖辨
一磨二百之久理八善矣然則二帝不皆創業垂
一世出之主歟雖然二祖亦有被善於此者漢亶
祖由布衣起素無學術而能為臺雄所推駕駮
妻黨得以蔽之謂書得以聞之何以弭亂禁暴
莊宋自徽欽蒙塵高祖南渡天下大勢巴為金
藥就醫猶恐增病而況耽聲色以自藏哉故宋
滅金未為失策惟滅金之後不能自立而又挑
兵於元此則其失之大者辨之烏可以不明乎
亦一也夫經常無兵無身與鄉與天下之分經一
篇儀犁億兆仰之為霖雨者也書曰爾有嘉謀
傳是以明體達用篤實輝光發為文章則星辰一
廣凡奄有九有而皆為禹甸之區者以在上之
瑟股之勞而不以為卑舜嘗與五臣同列師濟
軌聖革客為尊王而實則無君其挾天子以令
諸侯者文之行亦與桓無異也然而欲解宋圍
必伐曹衛以致楚欲與楚戰又復曹衛以攜楚
之時君子小人初未有分異日者或身膺一命一
親則見惡而不覺非禮而不怒乃從其所欲市
兮游場四顧兮溝滕砥平一推兮土豚蘇昌若醜
東郊迎春賦
降兮實皇天之眷佑而靈雨之潤兮乃至德之
優渥無疆一一
而忘歸忽曜靈之西炭若乃樹綠山青水開水
寐吐秀百草含香閣臨地而吞影河露鏡而凝
白露初降鳴雁來征此謂人所謂自鶴翩翻不
我東牖一
昊天上帝之位旁列風雲雷雨之神執圭奉理一
殊錫九天承
再嘉遊於暑夕慕賞心於前賢豈纖腰矯媚舞一
挺車不畏嚴冬歷霜雪於殘歲誇勁節於寒風一
千載之綿陸費味於詩律五株之號秦代加以一
塋封非繁柯與柔幹所能並美而比隆若夫則一
炳帝知良相之骨鯁出入起居而觀省識君臣一
一以賢為寶賦
能匡君在上兮求賢若渴臣在下兮理國無疆
以非賢而混俗反忘重實之絕倫哉或曰不然
長既平中以定法何善政之不彰訓俗犁方君
子隨宜以立教黜幽陟明聖人治世之良方若
里之程轍環天下跡滿寰瀛範我君子之事不一
乃心正筆正龍飛鳳舞圓方從心體裁傲古抽一
8.
五
稟儒致治本道法炳干年吾二輕一驪
始發輪人間動雞犬帝居深九重衣佩雲霞撰一
萬里和靄光爛然被袞冕不聞動嗚玉但見移一
翠輦陽成照無私容光亦不免周覽辜峰巔隼一
哭
福橘一
禹跡遍天下勤勞三過門溝恤猶盡力至貴忘
同弓領軍馬滿街市宮鶯會報曉巧燕自林起一
吾今不效李驕吟吾今不效王建祝但願養子
盡能飛吾好呼童取隱木
費口喙輿起多少力農人年年春日汝獨辛比
柳陰調鍼挑
我有紫騮馬追風復逐電欲將背上覆金鞍大藏
吉星菊翁
采作佳蔬自操短艇泛蘭漿掉歌驚起雙鵲
蓋宴王自此愈加勉可卜將成如雲繭一
與同忒
橐括蘇子瞻後赤壁賦
洗硯
爛秀色更齊勻
胎聊池柳歸
理體安得玩瑤宮
川口舞袖迴祥光連
潤祐瑞氣接監
備在今冬恥
吟散滿襟
芳菲搖曳當握日氣宣上書衣南圜閒散步遊
9.
五
一奪慶兆民懷
有情
陰陽合乍領輝姻奇偶分苞萃百莖凝湛露花
榮干顯覆青雲由來神物能成務致遠釣深藉
此君
數籌
哀翰爐霧祥鳳舞
賦得秋菊有佳色
和風蕩樣蹶風句岫
銷為咽月輝
蒲葵扇小
一薇翁
口奉
一瑤光星散靈根發芝蓋氣氣五葉敷沿路何須
一潤青極長日鬚上黨雖佳誰復采三韓主氣古
縣朱無
節松簞獨後凋如此委蛇如此直主臣當日慶
次看
10.
五
君單似悔州了胥一酬間
水底霞天
比薛窈墻嘯
臺人
題秋景他
URN: ctp:wb44938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