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9499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庚子國變記
條件: 提到「康有為
Total 6

庚子國變記

2
戊戌八月榮祿楊崇伊,請太后復出聽政。康有為以言變法獲罪,所連坐甚多,逢迎干進者,皆以攻康有為為名,稍與齟齬,則目為新黨,罪不測。張仲炘黃桂鋆密疏,言皇上得罪祖宗,當廢。太后心喜其言,然未敢發也。上雖同視朝,嘿不一言,而太后方曰以上病狀危告天下。各國公使謁奕劻,請以法醫人視病,太后不許。各公使又亟請之,太后不得已,召入。出語人曰:「血脈皆治,無病也。」太后聞之不悅。
3
已而康有為走入英,英人庇焉。遂以李鴻章兩廣總督,欲詭致之,購求十萬金,而英兵衛之嚴,不可得。鴻章以狀聞,太后大怒曰「此讎必報!」時方食,取玉壺碎之曰:「所以志也。」而梁啟超亦走保日本,使劉學詢慶寬並刺之,無所成而返。
20
二十四日,遂令董福祥及武衛中軍圍攻交民巷,榮祿自持檄督之,欲盡殺諸使臣。礮聲日夜不絕,屋瓦自騰,城中皆哭,拳匪助之,巫步披髮,升屋而號者數萬人,擊動天地。夷兵裁四百,四面為營壘,穿地道,令教民分守之,人自為必死,皆奮。圍攻五十餘曰,晝夜番戰,苦相持。董軍及武衛中軍死者無慮四千人,拳匪亦劣有傷亡,皆引退。而剛毅趙舒翹坐城樓趣戰,飲酒歡呼。剛毅曰:「使館破,夷人無種矣!天下自是當太平。」舒翹起為壽曰:「自康有為倡亂悖逆,喜事之徒雲合而響應,公幸起而芟夷之,略已盡矣。上病且死,又失天下心,不足以承宗廟,幸繼統有人,定策之功,公第一。今義民四起,上下同仇,非太后聖明,公以身報國,盡除秕政,與海內更新,亦亡以致今曰之效也。古有社稷之臣,今於公見之矣。」剛毅大喜,自行酒屬舒翹曰:「展如知我。」展如舒翹字也。舒翹之入==也,剛毅援之,故事之尤諂,。
88
十八日,至聞喜。剛毅以病留,太后使何乃瀅護視之,三日而死。白戊戌以後,毅與榮祿枋政,擬於共和,榮祿主兵而毅喜言利。康有為走海外,為書醜詆太后,辭連上躬,毅獻之,欲遂行大事。榮祿曰:「太驟,將有變,不如徐圖之。」及立大阿哥,祿定策為多,而毅弗與,毅已心望不能平。拳匪起,毅欲尊大功,傾祿,祿頗示異同,故與祿交惡。祿善為詭合,毅剛愎過於祿,而巧詐不如,叔事李連英,公與上為仇敵,擢用滿人尤力,至"中國強,滿洲亡。」毅陽為公廉,獻遺無所受,然嘗以多金坐市求利,不能售其欺也。是曰,以奕勛為全權天臣,劉坤一張之洞許便宜行事。先是李鴻章以釁巨寇深,議授奕劻榮祿坤一之洞皆為全權議款,從其請也。自宣戰之詔出,長江多盜,盜稍稍起矣。天門燒教堂,衡州繼之,江西所毀尤獨多,而浙江寇至連陷江山常山諸縣,殺西安令吳德浦,聚者數萬人,東南大擾,然卒以無事,坤一之洞功為多。坤一之洞之初得詔也,意猶豫,不知所為,李鴻章首倡不奉詔之議,坤一之洞和之,遂遣沈瑜慶陶森甲至上海,與各國領事議互保長江,各不相犯,立約而還,雖用以白全,而國亦蒙其利矣。廣西巡撫黃槐森,言義民雪國恥,坤一之洞謀自保,私與夷約和,使夷兵得並力趨京師,誤大局,因袁世凱奏之。世凱懼,以告坤一之洞。坤一之洞念奏入,且獲罪,匿奏又慮為槐森所持,計無所出,問於李鴻章。鴻章報曰:「吾思之熟矣,即被譴一身任之,不相及也。」使世凱置其奏,勿與通;且遺書德壽,告槐森,詰責之。槐森卒以毀教堂去廣西,幾陷罪。當是時,微李鴻章,東南且亂,而袁世凱亦有應和之功焉。世凱之在山東,殺紅巾以萬計,德州以南無一拳。河南巡撫裕長、漕運總督松椿好拳,拳頗從之,然不振。
115
鴻章為人,疏闊有大度,然是非利害所在,不敢昌言也。其督兩廣,太后使掘康有為梁啟超祖父墳,鴻章頗枝梧,太后意甚怨。然太后喜聯俄,鴻章雅輿俄善,太后欲倚鴻章結俄歡,至盡舉中國海軍船畀俄,日本爭之,乃止。太后恐各國之議己也,欲引俄為衛,俄亦自許能衛我,太后及鴻章皆信之。張之洞初上書請聯俄,戊戌以後,又主聯英曰,實忌鴻章居大名,欲立異以抗之。然鴻章盛時,之洞依附之獨諂。之洞佞巧善迎合,不主故常,薦吳永為異才,尤為時所笑。然北人以善宦致總督,惟之洞為有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