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舊唐書 |
條件: 提到「張光輔」 |
Total 5 |
《卷六 本紀第六 則天皇后》
8 | 三月,初置匭於朝堂,有進書言事者聽投之,由是人間善惡事多所知悉。夏四月,岑長倩為內史。六月,蘇良嗣為文昌左相,天官尚書韋待價為文昌右相,並同鳳閣鸞臺三品。右肅政御史大夫韋思謙為納言。三年春正月,封皇子成義為恆王,隆基為楚王,隆範為衛王,隆業為趙王。二月,韋思謙請致仕,許之。夏四月,裴居道為納言,夏官侍郎張光輔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庚午,劉禕之賜死於家。秋八月,地官尚書魏玄同檢校納言。 |
10 | 五月,皇太后加尊號曰聖母神皇。秋七月,大赦天下。改「寶圖」曰「天授聖圖」,封洛水神為顯聖,加位特進,並立廟。就水側置永昌縣。天下大酺五日。八月壬寅,博州刺史、瑯邪王沖據博州起兵,命左金吾大將軍丘神勣為行軍總管討之。庚戌,沖父豫州刺史、越王貞又舉兵於豫州,與沖相應。九月,命內史岑長倩、鳳閣侍郎張光輔、左監門大將軍鞠崇裕率兵討之。丙寅,斬貞及沖等,傳首神都,改姓為虺氏。曲赦博州。韓王元嘉、魯王靈夔、元嘉子黃國公譔、靈夔子左散騎常侍范陽王藹、霍王元軌及子江都王緒、故虢王元鳳子東莞公融坐與貞通謀,元嘉、靈夔自殺,元軌配流黔州,譔等伏誅,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諸王相繼誅死者,殆將盡矣。其子孫年幼者咸配流嶺外,誅其親黨數百餘家。十二月己酉,神皇拜洛水,受「天授聖圖」,是日還宮。明堂成。 |
11 | 永昌元年春正月,神皇親享明堂,大赦天下,改元,大酺七日。三月,張光輔為內史,武承嗣為納言。夏四月,誅蔣王惲、道王元慶、徐王元禮、曹王明等諸子孫,徙其家屬於巂州。五月,命文昌右相韋待價為安息道大總管以討吐蕃。 |
12 | 六月,令文武官五品已上各舉所知。秋七月,紀王慎被誣告謀反,載以檻車,流於巴州,改姓虺氏。韋待價坐遲留不進,士卒多饑饉而死,配流繡州。八月,左肅政御史大夫王本立同鳳閣鸞臺三品。辛巳,誅內史張光輔。九月,納言魏玄同賜死於家。冬十月,春官尚書範履冰、鳳閣侍郎邢文偉並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改羽林軍百騎為千騎。 |
《卷八十 太宗諸子恒山王承乾楚王宽吴王恪等》
23 | 則天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夏官尚書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率兵十萬討之,仍令鳳閣侍郎張光輔為諸軍節度。於是制削貞及沖屬籍,改姓虺氏。崇裕等軍至蔡州城東四十里,貞命少子規及裴守德拒戰。規等兵潰而歸,貞大懼,閉門自守。裴守德排閣入,問王安在,意欲殺貞以自購也。官軍進逼州城,貞家僮悉力衛,貞曰:「事即如此,豈得受戮辱,當須自為計。」貞乃飲藥而死。家僮方始一時散,舍仗就擒。規亦縊其母自殺,守德攜良鄉縣主亦同縊於別所。麴崇裕斬貞父子及裴守德等,傳首東都,梟於闕下。貞起兵凡二十日而敗。貞之在蔡州,數奏免所部租賦以結人心,家僮千人,馬數千匹,外托以畋獵,內實習武備。嘗游於城西水門橋,臨水自鑒,不見其首,心甚惡之,未幾而及禍。神龍初,追復爵土,與子沖俱復舊姓。初,貞將起兵,作書與壽州刺史、駙馬都尉趙瑰曰:「佇總義兵,來入貴境。」瑰甚喜,復許率兵相應。瑰妻常樂長公主,高祖第七女,和思皇后之母也,謂其使曰:「為我報越王,與其進不與其退。爾諸王若是男兒,不應至許時尚未舉動。我常見耆老云,隋文帝將篡奪周室,尉遲迥是周家外甥,猶能起兵相州,連結突厥,天下聞風,莫不響應。況爾諸王,並國家懿親,宗社是托,豈不學尉遲迥感恩效節,舍生取義耶?夫為臣子,若救國家則為忠,不救則為逆。諸王必須以匡救為急,不可虛生浪死,取笑於後代。」及貞等敗,瑰與公主亦伏誅。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