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0303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舊唐書
條件: 提到「澤州刺史
Total 11

卷六 本紀第六 則天皇后

4
弘道元年十二月丁巳大帝崩,皇太子位,尊天后皇太后。既將篡奪,是日自臨朝稱制。庚午,加授澤州刺史韓王元嘉太尉豫州刺史滕王元嬰開府儀同三司絳州刺史魯王靈夔太子太師相州刺史越王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紀王太子太保元嘉等地尊望重,恐其生變,故進加虛位,以安其心。甲戌劉仁軌尚書左僕射岑長倩兵部尚書魏玄同黃門侍郎,並依舊知政事。劉齊賢侍中,裴炎為中書令嗣聖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改元。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

16
二年春正月,關中自去秋至於是月不雨,人多饑乏,遣使賑給。制求直諫昌言弘益政理者。名山大川,並令祈祭。丙寅,紫微令姚崇上言請檢責天下僧尼,以偽濫還俗者二萬餘人。甲申,並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檢校左衛大將軍薛訥同紫微黃門三品,仍總兵以討奚、契丹。二月,突厥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勤率眾寇北庭都護府,右驍衛將軍郭虔瓘擊敗之,斬同俄於城下。己酉,以旱,親錄囚徒。改太史監罷隸秘書省。閏月癸亥,令道士、女冠、僧尼致拜父母。丁卯,復置十道按察使。己未,突厥默啜妹婿火拔頡利發石失畢與其妻來奔,封燕山郡王,授左衛員外大將軍。紫微侍郎、趙國公王琚左授澤州刺史,賜實封一百戶,餘並停。丁亥劉幽求睦州刺史
30
十一月辛卯,至自東都。丙申,親謁太廟,回御承天門,詔:「七廟元皇帝已上三祖枝孫有失官序者,各與一人五品京官。內外官三品已上有廟者,各賜物三十匹,以備修祭服及俎豆。」賜文武官有差。乙巳,傳國八璽依舊改稱寶,符璽郎為符寶郎。十二月,以開府儀同三司澤州刺史、宋王憲為涇州刺史司徒虢州刺史、申王捴為絳州刺史,以太子少師鄭州刺史、岐王範為岐州刺史,以太子少保衛州刺史、薛王業為虢州刺史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唐儉 長孫順德 劉弘基 殷嶠 劉政會 柴紹平陽公主 馬三寶附 武士彠長兄士棱 次兄士逸

7
後,順德監奴,受人饋絹事發,太宗謂近臣曰:「順德地居外戚,功即元勛,位高爵厚,足稱富貴。若能勤覽古今,以自鑒誡,弘益我國家者,朕當與之同有府庫耳。何乃不遵名節,而貪冒發聞乎!」然惜其功,不忍加罪,遂於殿庭賜絹數十匹,以愧其心。大理少卿胡演進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恕,奈何又賜之絹?」太宗曰:「人生性靈,得絹甚於刑戮;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尋坐與李孝常交通除名。歲餘,太宗閱功臣圖,見順德之像,閔然憐之,遣宇文士及視其所為,見順德頹然而醉,論者以為達命。召拜澤州刺史,復其爵邑。順德素多放縱,不遵法度,及此折節為政,號為明肅。先是,長吏多受百姓饋餉,順德糾擿,一無所容,稱為良牧。前刺史張長貴、趙士達並占境內膏腴之田數十頃,順德並劾而追奪,分給貧戶。尋又坐事免。發疾,太宗聞而鄙之,謂房玄齡曰:「順德無慷慨之節,多兒女之情,今有此疾,何足問也!」未幾而卒,太宗為之罷朝,遣使吊祭,贈荊州都督,謚曰襄。貞觀十三年,追改封為邳國公。永徽五年,重贈開府儀同三司。

卷六十四 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隱太子建成 衛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云 荊王元景 漢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禮 韓王元嘉 彭王元則 鄭王元懿 霍王元軌 虢王鳳 道王元慶 鄧王元裕 舒王元名 魯王靈夔 江王元祥 密王元曉 滕王元嬰

19
韓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也。母宇文昭儀,隋左武衛大將軍述之女也。早有寵於高祖,高祖初即位,便欲立為皇后,固辭不受。元嘉少以母寵,特為高祖所愛,自登極晚生皇子,無及之者。武德四年,封宋王,徙封徐王。貞觀六年,賜實封七百戶,授潞州刺史,時年十五。在州聞太妃有疾,便涕泣不食。及京師發喪,哀毀過禮,太宗嗟其至性,屢慰勉之。九年,授右領軍大將軍。十年,改封韓王,授潞州都督。二十三年,加實封滿千戶。元嘉少好學,聚書至萬卷,又採碑文古跡,多得異本。閨門修整,有類寒素士大夫。與其弟靈夔甚相友愛,兄弟集見,如布衣之禮。其修身潔己,內外如一,當代諸王莫能及者,唯霍王元軌抑其次焉。高宗末,元嘉轉澤州刺史。及天后臨朝攝政,欲順物情,乃進授元嘉為太尉定州刺史、霍王元軌為司徒青州刺史、舒王元名為司空,隆州刺史、魯王靈夔為太子太師蘇州刺史、越王貞為太子太傅安州都督、紀王慎為太子太保,並外示尊崇,實無所綜理。其後漸將誅戮宗室諸王不附己者,元嘉大懼,與其子通州刺史、黃公譔及越王貞父子謀起兵,於是皇宗國戚內外相連者甚廣。遣使報貞及貞子瑯邪王沖曰:「四面同來,事無不濟。」沖與諸道計料未審而先發兵,倉卒唯貞應之,諸道莫有赴者,故其事不成。元嘉坐誅。譔少以文才見知,諸王子中,與瑯邪王沖為一時之秀,凡所交結皆當代名士。時天下犯罪籍沒者甚眾,唯沖與譔父子書籍最多,皆文句詳定,秘閣所不及。神龍初,追復元嘉爵土,並封其第五子訥為嗣韓王,官至員外祭酒。開元十七年卒。元嘉長子訓,高祖時封潁川王,早卒。次子誼,封武陵王,官至濮州刺史。開元中,封訥子叔璇為嗣韓王、國子員外司業。
30
密王元曉,高祖第二十一子也。貞觀五年受封。九年,授虢州刺史。十四年,賜實封八百戶。二十三年,加滿千戶,轉澤州刺史。永徽四年,除宣州刺史,後歷徐州刺史。上元三年薨,贈司徒、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謚曰貞。子南安王穎嗣。神龍初,封穎弟亮子曇為嗣密王。

卷一百三十六

3
乾元初,太尉李光弼引為偏裨,屢建勛績,由是知名。二年,自特進、右羽林軍大將軍、知軍事,遷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攝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度。時史思明陷洛陽,光弼守河陽,賊兵鋒方盛,光弼謂抱玉曰:「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過期若何?」光弼曰:「過期而救不至,任棄城也。」賊帥周摯領安太清、徐黃玉等先次南城,將陷之,抱玉乃紿之曰:「吾糧盡,明日當降。」賊眾大喜,斂軍以俟之。抱玉因得繕完設備,明日,堅壁請戰。賊怒欺紿,急攻之。抱玉出奇兵,表裏夾攻,殺傷甚眾,摯軍退。光弼自將於中潬城,摯舍南城攻中潬,不勝,乃整軍將攻北城。光弼以兵出戰,大敗之。固河陽,復懷州,皆功居第一,遷澤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代宗即位,擢為澤潞節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加領陳、鄭二州,遷兵部尚書抱玉上言:「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姓李氏,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許之,因是舉宗並賜國姓。
6
李抱真抱玉從父弟也。抱玉澤潞節度使,甚器抱真,任以軍事,累授汾州別駕。當是時,僕固懷恩反於汾州,抱真陷焉,乃脫身歸京師。代宗以懷恩倚回紇,所將朔方兵又勁,憂甚,召見抱真問狀,因奏曰:「郭子儀領朔方之眾,人多思之。懷恩欺其眾,曰『子儀為朝恩所殺』,詐而用之。今復子儀之位,可不戰而克。」其後懷恩子瑒為其下所殺,懷恩奔遁,多如抱真策,因是遷殿中少監。居頃之,為陳鄭、澤潞節度留後,抱真因中謝言曰:「臣雖無可取,當今百姓勞逸,系在牧守,願得一郡以自試。」上許之,改授澤州刺史,兼為澤潞節度副使。居二年,轉懷州刺史,復為懷澤潞觀察使留後,凡八年。抱玉卒,抱真仍領留後。抱真密揣山東當有變,上黨且當兵沖,是時乘戰餘之地,土瘠賦重,人益困,無以養軍士。籍戶丁男,三選其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給弓矢,令之曰:「農之隙,則分曹角射;歲終,吾當會試。」及期,按簿而征之,都試以示賞罰,復命之如初。比三年,則皆善射,抱真曰:「軍可用矣。」於是舉部內鄉兵,得成卒二萬,前既不廩費,府庫益實,乃繕甲兵,為戰具,遂雄視山東。是時,天下稱昭義軍步兵冠諸軍。無幾,復代李承昭為昭義軍及磁邢節度觀察留後,加散騎常侍。

卷一百五十九

36
牟,字貽周。貞元二年登進士第,試秘書省校書郎、東都留守巡官。歷河陽、昭義從事,檢校水部郎中,賜緋,再為留守判官。入為都官郎中,出為澤州刺史,入為國子祭酒。長慶二年卒,時年七十四。子周餘,大中年秘書監。
37
牟弟庠,字胃卿,釋褐國子主簿。吏部侍郎韓皋出鎮武昌,闢為推官。皋移鎮浙西,奏庠為節度副使、殿中侍御史,遷澤州刺史。又為宣歙副使,除奉天令、登州刺史東都留守判官,歷信、婺二州刺史。卒年六十三。子繇、載。

卷一百九十九下 鐵勒契丹奚室韋靺鞨渤海靺鞨霫烏羅渾

58
武藝不從。門藝兵至境,又上書固諫。武藝怒,遣從兄大壹夏代門藝統兵,徵門藝,欲殺之。門藝遂棄其眾,間道來奔,詔授左驍衛將軍。武藝尋遣使朝貢,仍上表極言門藝罪狀,請殺之。上密遣門藝往安西,仍報武藝云:「門藝遠來歸投,義不可殺。今流向嶺南,已遣去訖。」乃留其使馬文軌、蔥勿雅,別遣使報之。俄有洩其事者,武藝又上書云:「大國示人以信,豈有欺誑之理!今聞門藝不向嶺南,伏請依前殺卻。」由是鴻臚少卿李道邃、源復以不能督察官屬,致有漏洩,左遷道邃為曹州刺史,復為澤州刺史。遣門藝暫向嶺南以報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