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靖康元年二月戊申 (1126/3/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三朝北盟會編
條件: 包含字詞「靖康元年二月戊申 (1126/3/7)」
Total 4

卷三十七

4
靖康元年二月十二日戊申十五日辛亥
5
十二日戊申,金人退師,大赦天下。「門下:朕嗣承聖謨,獲紹大統,適邉廷之懈弛,致郊畿之繹騷,荷天之靈,俾敵悔禍,既遣使而講好,遂以盟而退師。載惟千里幅員,罹屠掠之苦,四方遐逺,多調發之勤,王屯攖守扞之勞,編戶傷括輸之急,朕每念此,惻然痛心,不能保釐,乃使重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是用疏曠蕩之恩,沛汪洋之澤,嘉與海內,底於丕平,可大赦天下。於戱!三事大夫,羣后庶尹,國勢委靡而不振,宜思所以拯治之方,黎元愁嘆而無聊,宜思所以拊綏之術,保疆固圉,節用廣儲,庻幾協心,共圖康乂,手詔遵用祖宗舊制,朕以眇躬,託士民之上,夙夜袛懼,靡敢遑寧。比者金人南下,都城閉關踰月,軍民展力,捍禦實勞,朕知之矣,而不逞之徒,輙乗時造端,相扇為變,內作不靖,震驚朕師,辱罵大臣,敺擊內侍,白晝剽掠,乃敢公肆凶殘。朕念嗣位之初,首遭艱難,徳意未孚,致汝等抵冒如此,朕甚悼之,播告汝等。朕自今庻事,並遵用祖宗舊制,選用大臣,裁抑內侍,不從飾恩倖,不聽任,奸人不輕爵祿,不濫賜與,不奪爾居,以營私燕之地,不竭爾力,以廣無用之費,凡蠧國害民之事,一切寢罷,務與汝等休息,其有奸人不悛,敢復犯法,紊我紀綱,當重寘刑戮,必罰無赦!咨爾有衆,明聽朕言」。十三日己酉,李綱乞遣大兵䕶送金人回師。 傳信録》曰:澶淵之役,雖與大遼盟約而退,猶遣重兵䕶送之,葢恐其無所忌憚,恣行擄掠故也。金人退師已三日矣,初謂其以船栰渡河,探聞乃繫橋濟師,一日而畢,盍遣大兵用澶淵故事䕶送之,宰執皆以為太早,余固請之,上以余言為然,可其請,是日,分遣將士,以兵十餘萬數道並進,且戒諸將度便利可擊,即擊金人,厚載而歸,輜重既衆,驅擄人口,不可勝計,氣驕甚,擊之,决有可勝之理,將士踴躍以行,沈琯見李綱,言敵騎不過五萬,能戰者止萬餘人,太子營不及二千,藥師常勝約三千騎,諸營部兵聞止有兵三萬餘,其過河者,只有大半,可以邀擊。十四日庚戌,秘書省校書郎陳公輔論列太宰李邦彥、中書侍郎王孝廸、尚書左丞蔡懋皆罷,以吳敏為少宰,李綱知樞宻院事,徐處仁為中書侍郎、唐恪同知樞宻院、李稅為尚書右丞。臣竊覩國家強鄰入侵,中外震恐,陛下初臨萬機,遭此擾攘,深軫聖慮,公卿大夫誤國至此,臣不勝痛憤,臣有愚見,輙不避死亡之誅,上干天聽,伏惟陛下少留神焉。臣聞憲宗用一裴度而平淮西,武宗用一季徳裕而平澤潞,自古剪除㓂難,興復治功,必至排斥衆議,屛除姦邪,而信任忠勇有為之才,然後可責其成功也。自臣聞邉境興難,蚤夜危懼,曽詣都堂,畧陳守禦之策,見任宰執大臣,皆狐疑不斷,牽制其事,今已經月,條畫措置並未就緒。況此數人,事上皇累年,皆阿諛順㫖,持祿養交,未甞建明一事,裨補聖明,致有今日之患!葢平居無事,尚不足恃,豈可使之當今日之變乎?陛下今日復用之,士論民心,莫不歎息,不惟不足以了今日事,他日亦必誤陛下!臣謂前日奮不顧身,力贊陛下登此寳位,必社稷臣,固當知之矣,胡不且專任,委以軍國大事,不使衆議移之,羣邪沮之,使盡其才力,以了天下?至於朝士大夫,與昔時慨慷論事,不畏豪強,得罪在外,亦不無其人可以録用,但宰臣未肯為陛下言之,徃徃引用,皆其親黨。臣竊惟陛下前日積徳東宮,謙恭謹畏,退託不能,乃人子之道。今日統御九有,撫臨萬邦,乃人君之權,固當奮《乾》之剛,繼《離》之明,興大利,除大害,上以承祖宗無疆之休,下以慰四海生靈之望,不宜拘守常之論,謂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為難能也!況太上皇剛明勇决,一旦改悔,知為羣邪所誤,痛自罪已,陛下誠能慨然有為,罷去昔時用事之人,而委任貞賢,興舉治道,是乃奉承太上皇之志也!帝王盛徳,何以加此?臣踈賤小臣,輙敢言及朝廷大臣,冒犯天威,自知必死,然不敢惜死,願有說焉。夫宰相大臣,非其人,諫官御史可以言之,今臺諫皆宰相門人,不肯言也,侍從之臣,可以言之,今侍臣皆顧惜名位,不敢言也。惟臣小官,無所顧惜,誠知愛國,不知謀身,所以為陛下言之,臣更不言,是陛下終不得聞宰相之過也!宰相大臣,天子不知,何以論天下之治哉?又況陛下當即位之初,以論相擇人為先,不可不謹此舉,願陛下斷而行之,實天下幸甚!」初,公輔以李邦彥罷政事纔數日,復為宰相,人情震駭,乃具奏,上然之,遂罷邦彥、孝廸、懋,以吳敏為少宰,出邦彥知鄧州,邦彥奏乞持服,從之。孝廸以資學為醴泉觀使,懋以資學為大名尹。 召徐處仁、唐恪於外郡。處仁,字擇之,應天人,元豐八年,以進士登科第,累官知大名府,至是召為中書侍郎。恪,宣和初為戶部尚書,言應奉司之害,忤王黼,遂落職,知滁州,後奉宮祠。七年,召為戶部尚書,是歲秋,以延康殿學士知杭州,聞京城被圍,遣兵官邉順,以兵勤王,太學生陳東上書,乞召恪及處仁置諸左右,而李邦彥亦薦恪,遂召還闕,除同知樞宻院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