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建炎元年九月辛丑 (1127/10/21)"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三朝北盟會編
條件: 包含字詞「建炎元年九月辛丑 (1127/10/21)」
Total 2

卷七十四

13
十一日辛丑,駕在青城,尚書省掲榜為金人疋叚,數少,聖駕未得歸囘,遺史曰:「士庻僧道雲集於南薫門,俟駕囘午漏,帶御器械汪宗沔自御前囘,俄有榜云:「王帶御傳到聖㫖:大金元帥因金銀疋叚數少,聖駕未得囘歸,事屬𦂳切,在京士庻,各懐憂君之心,不問貴賤金銀疋叚,火急盡赴開封府送納,許人告,給賞隠蔵人,依軍法」。人心惶惶不安。尚書省榜:「奉御批:累見今高尚書傳元帥台令,為金銀表叚數少,且留車駕在此,俟見足數,方可放還,可依下項,並仰具數目,明批上厯,限十五日以前送納,如有顧惜隐蔵,卻因搜撿告首發覺,便行軍法。御史臺、文武百官、親王、宮主王時雍等、僧道之、技術官、放出宮人開封府戚里、醫人、百姓、老娘、諸行頭彭端等、公吏、曽經祗應倡優及兩軍祗應人、大小園子、曽在行幸局祗應人、內侍楊戬、賈䝉等下、勾當使臣曹剛等、大宗正司宗室、三衙曽經運輦官、兵級、內東門司、妃嬪并龍德宮入內黄院子、衛士、幕士等,各令知悉」。士庶見榜,以駕留敵寨,隨坊巷集隊伍,裒聚金銀獻者,不可勝數。朝廷將大內器物并龍德宮諸王所之數,悉將以獻,自宣德門至南薫門,軍民運金銀器物者,接踵百姓所獻數目,各書其姓名,用木床羅列而獻上,充塞道路。王帶御傳到聖㫖:「大金元帥甚怪金銀綵叚數少,朕再三懇告,云京師居民甚衆,必不止此。仰開封府尹告示戚里權豪士庻,各體朕意,日下分頭差官根括,事體𦂳急,許卿便宜行事」。開封尋差下廂,家至戶到,店客戸、倡優戸,例皆攤認,一城騷然,自是御史臺、大理寺、開封府追呼百官豪富之家,捶楚催督,哀怨之聲,不忍聞矣。 宣和録曰:是日,敵減儀衛,止留三百人,郭仲荀統之,除親王、宰相、執政、學士院、禮部、太常寺官外,餘並令先歸,以欲上金主尊號故也。於是鄆、楷而下九人,宰相何㮚、執政馮澥、曹輔、翰林院學士吳幵、莫儔、直學士院孫覿、禮部侍郎譚世勣、太常少卿汪藻八人,分居青城齋宫、別室,朝夕起居如儀。李若水、司馬朴以奉使亦從,若水留青城,司馬朴留斡里雅布軍中,上通謁,二將不見禮數逈異於前,上不勝憂懣。右文殿修撰、知冀州權邦彥,自將本州人一千人,號二千人,前來聼候指揮,奉王㫖,即日劄子,仰下疾速取便路前去開德府駐劄,聼候元帥宗澤節制」。
14
十二日壬寅,駕在青城,金人索上元燈道路,相傳二將城外作上元節觀燈,凢在京師御前及諸寺觀正店,皆赴府納燈,街中搬擔不絶,又取景龍寳籙宫當年放燈,金珠琉璃纓絡、燈珠、翠羽飛仙之類,悉赴軍前,自月初至此十日之間,寺觀宮殿,所有上元燈飾,征求殆盡。十三日癸卯,駕在青城,樞宻院編修官胡程、太學生余覺民上尼堪書。 宣和録曰:樞宻院編修官胡程書畧言:「優禮我寡君則庶民懐㤙,恤惠我都城,則河北慕義」。凢千餘言」。太學生余覺民書引楚子圍,鄭克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退三十里而許之平」。太學諸生數百人泣詣於南薫門,上書於大金元帥金銀事,乞車駕還內,朝廷大臣隂以兵攔截,又厲聲云:「諸生不可,恐致生事!」遂出榜曉示:「有詣闕上書者,須用樞宻院令賫逹」。於是諸生懐書至樞宻院轉逹,彈壓官恐生變,止之。《靖康小録》曰:是日,王宗沔同敵,使入門,且語且泣,都人驚疑,紛紛相傳。上在齋宮,不食三日矣,內外震擾,莫知所為,行人並散歸處處,蕭索可傷,有郎官押御前冠冕軍中,而金人有文字,須要至上前呈過,方赴軍中交納,郎官出門至上所居幕,次日曛暮,於簾外起居,上初不知,自持一燭掲簾問:「卿何人?」郎官以實對曰:「押冠冕至此」。上曰:「卿曽晚食來否?」答曰:「臣未曽食」。上曰:「宰相幕次,去此不逺,卿可往就求晩食,如無睡處,卻來此睡」。其人晚食,復來,上曰:「朕渇,欲飲水」。所居止有榻,上有氊二畨,前有小杌子二隻,止有二綉坐子,蕭然獨處而已。郎官親見,歸以告人,聞者痛心。知河間府黃?善、知廣信軍張㬇、知保定軍高公翰、知霸州辛彥宗、知安肅軍王澈等,各以本州兵至大元帥府。徽猷閣待制、知河間府、兼高陽闗路安撫使黃?善,自將本司人,馬一萬三千。知廣信軍張㬇,二千五百。知保定軍高公翰,二千五百。知霸州辛彥宗。五千。知安肅軍王澈,二千,以髙陽闗路副總管楊惟忠為都統制,赴大元帥府,王慰藉溫厚,人人感悅。十四日甲辰,駕在青城,留守孫傳取上皇聖㫖,括諸王公主宅金銀,宗廟供設祭品等,悉取之,又令御史臺置籍記宰百官不敷納者罪之。 總載曰:是日,有王文昌致書,遍告在京貴戚官吏士庶之家:「今天子䝉塵於野,亦為金銀表段,不敷數目,使金國藉口,公等為人臣子,豈不上念君父,速出盡納於官?況金國攻破京城,幸其歛兵不下,當時若使之縱兵大掠,則子女玉帛皆為所有,加之困在圍城,以粮米為命,而金銀表段不能食,若使遷延嵗月,使城門不開,雖欲售之,亦無所用,今公等猶守既破之城,惜已弃之物,又何愚昧之甚!又況平日所為貴戚者,素無殊勲,止縁寵幸,世襲封爵,為官吏者,亦有所射利,濫叨祿俸,倚官营私,恣行剋剝,為百姓者,欺罔嗜利,競較錐刀,以取豐富,及使賢能有在下之嘆,善良受饑寒之苦,此天假金人取之,若不反自痛責,由貴及賤,各出所有,以己率衆,大謝天下變咎,尚循故態,徒為文具,萬一金國發怒,悔之何及!蓋聞智者先事而慮,願公等上念祖父數見勞苦於外,而下全爾家屬之命,轉禍為福,輕財惜生,無自取戮。況今朝廷見行推賞,又許事定開門,各償價值,公等亦不失利,何苦冒法而不將出者?果盡數赴官,更無隐匿,至未敷數,文昌卻願以一身詣金國軍前,以實告,萬一不從,文昌當為公等論列利害,雖鼎鑊不辭,望公等聽之,無忽駕前」。夜召孫覿等賦詩,中書舍人孫覿辭免待制奏狀曰:「十四夜,貴人劉當時傳㫖,召臣臣遄往,方進晚餔」,何㮚侍傍,命臣坐,賜以巵酒,上輟食,語臣曰:「卿作即事詩,須用三百字」。臣言:「車駕未有還期,臣等憂懣無聊,而三百字非立談可辦,容臣退思,以候它日」。㮚曰:「聖情不悅,羣臣當有以娛,侍帝者賦詩不足辭」。上曰:「以歸字為韻,而內侍輩持燭操筆,研摘紙,趣臣應詔,臣不獲已」,作絶句一首。詩成進御,又令賦「囘」字一篇,上大悅,復賜臣酒,仍召馮澥、曹輔、吳幵、李若水、譚世勣、汪藻同賦,「羣臣見歸囘」二韻,益悟聖意所在,不覺歔欷,鼓三通,劉當時裒集蔵去,臣等拜辭以出,繼此二將,遣使須求,凢上所不欲見之書札者,必遣臣宻諭孫傳,凢六七遣矣。 呂本宗《痛定録》曰:前此上在青城,齋宫無聊,何㮚奏冝賦詩以遣興,乃以孫覿、汪藻應制上詩,用「時」字韻覿詩曰:「噬臍有愧平燕日,嘗膽無忘在莒時」藻詩曰:「敵帳夢囘驚日處,都城心切望雲時」,有以此逹金帥,及見在莒」之句,又斥其為「敵帳」,因摭此為名,遂遲留車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