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65340"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閩中理學淵源考
條件: 提到「曾從龍
Total 6

卷三十一

2
《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十一:廣平府知府李清馥撰。溫陵曾氏,家世學派,嘗考曾氏家世,自集賢曾公㑹暨魯公公亮,父子繼起,偉望碩徳,奕世相承。《宋史》論魯公以靜重鎮浮練,達老成」歸之行狀》載:「公居家謹嚴,雖在髙位,常屈已下士,自布衣至公相,以清約自持其家,率公之教,脩亷隅力,學問如寒士觀。此其積厚流光,自有本也。其後嗣賢碩輩出如天隠先生恬,嘗從龜山楊文靖、上蔡謝顯道諸先生講切問,學有《上蔡語録》。二夲,秦檜當國時,不為詘,至南渡後,公之從孫從龍,歴官恭知政事,不附史彌逺,以節槩顯著,其家運盛衰,與國運相為終始。宋亡,蒲壽庚附元為中書左丞,辟宋故臣之在泉者復其官,維時秉莭不赴者甚夥,而曾氏一門與莊氏、留氏、傅氏,時稱四府確守臣軌說者,謂曾氏謀舉義兵後,族姓為夀庚所殺,多半逃徙,莊留諸裔亦不受其官,皆節槩之卓卓者,故共録之,以著家世源流之逺云。
3
宗丞曽天隠先生。恬曾恬,字天隠,魯公公亮元孫。少從楊龜山、謝上蔡、陳了翁、劉元城諸賢逰,為存心養性之學。紹興中,仕至大宗正丞。秦檜當國,守正不為詘,求外祠,得主管台州崇道觀。有《上蔡語録》二卷新郡志》。 《閩書少師曾君錫先生從龍
4
曾從龍,字君錫,晉江人,魯公公亮四世從孫,初名一龍,慶元五年進士第一,寜宗為改今名,授簽書奉國軍、莭度判官,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子右諭徳使,金還,轉官,疏言:「州郡累月闕守,而以次官權攝,彼自知非久,何暇盡心,幸而除授,民望其至如渴仰飲,足未履境,又復他罷矣。郡帑所入,歳有常數,而毎易一守供帳借請,少當不下萬緡,然則輕於易置,公私俱受其病,欲望明詔二三大臣,郡守有闕,即時進擬求避憚行者,悉杜絶之」。開禧間,匄外知信州戍卒行掠境內,從龍寘于法索,得婦人衣,命梟於市,聞者肅然。嘉定初,召還,以右史攝西掖,論駁剴切,訓辭典嚴,遷禮部侍郎,充金國生辰使,執禮不撓,還為刑部尚書。嘉定六年秋,隂雨,召對,乞放繋囚,脩徳政、畜人材,飭邊備,寜宗善其言。七年,拜禮部尚書、知貢舉,疏奏:比來循習成風,文氣不振,學不務根柢,辭不尚體要,涉獵未精,議論踈陋,綴緝雖繁,氣象萎薾。詔下其疏,風勵中外,進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宻院事。十二年,叅知政事,疾胡榘憸壬,排沮正論,奏陳其罪,榘嗾言者劾,罷奉祠,既而起知建寕府,丁內艱,服除,改湖南安撫使。厚重鎮俗清明監物峒獠讐殺,嚴兵壓境,示以威信。在鎮二年,節正費却私例創平糶,倉新廟立學以養士,湘人勒石紀徳,改知隆興府,復請祠。端平元年,授資政殿大學士,累遷叅知政事、兼同知樞宻院事。時有二京之役,極論南兵輕進易退,未幾言騐,進知樞宻院兼恭知政事。明年冬,敵窺襄淮,警報㳫至,遂以樞宻院使督視江淮荊襄軍馬,䟽言邊面遼逺,聲援不接,請並建二閫,詔許專督江淮,以荊襄属魏了翁。既而朝論患邊用不給,遲其行,有㫖留之樞筦,命了翁併領督府,未幾,了翁亦罷從龍,以始志不遂,憂悒致疾卒,理宗震悼,輟朝,遣使臨奠,贈少師。從龍秉心忠實,有特操,當史彌逺用事,時絶不相附,士論尤歸焉,真文忠曰:「公以慶元掄魁,嘗陪輔先帝大政,令名粹徳薦紳,宗之弟用虎、天麟、治鳳皆為顯仕,萬厯郡志。 《新郡志》 《宋史》 真文忠公集備考。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