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22250"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紀事本末
條件: 提到「阿里不哥
Total 11

卷九十九蒙古諸帝之立

16
景定元年三月丁卯蒙古忽必烈立。初,忽必烈自南伐北還,廉希憲聞阿里不哥命劉太平及大將霍魯懷行尚書省事於關右,恐結諸將以動秦、蜀,請遣趙良弼往覘之。良弼具得實,還報。時諸王合丹、莫柯、塔察兒俱會於開平,旭烈亦自西域遣使勸進,惟阿里不哥不至。希憲等力言「先發制人,後發人制。逆順安危,間不容髮,宜早定大計」忽必烈三讓,諸王大臣固請,遂即位。詔曰「朕惟祖宗,肇造區宇,奄有四方,武功迭興,文治多缺,五十餘年於此矣。蓋時有先後,事有緩急,天下大業,非一聖一朝所能兼備也。先皇帝即位之初,風飛雷厲,將大有為,憂國愛民之心雖切於己,尊賢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方董夔門之師,遽遺鼎湖之泣,豈期遺恨,竟勿克終。肆予衝人,渡江之後,蓋將深入焉,乃聞國中重以僉軍之擾,黎民驚駭,若不能一朝居者。予為此懼,驛騎馳歸。目前之急雖紓,境外之兵未戢,乃會群議,以輯良規。不意宗盟輒先推戴,左右萬里,名王巨臣,不召而至,不謀而同。咸謂:國家之大統不可久曠,神人之重寄不可暫虛。求之今日,太祖嫡孫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賢以長,止予一人。雖在征伐之間,每存仁愛之念,博施濟眾,實可為天下主。天道助順,人謀與能,祖訓傳國大典於是乎在,孰敢不從。朕峻辭固讓,至於再三,祈懇益堅,誓以死請,於是俯徇輿情,勉登大寶。自惟寡昧,屬時多艱,若涉淵水,罔知攸濟。爰當臨御之始,宜新弘遠之規,祖述變通,正在今日,務施實德,不尚虛文。雖承平未易遽臻,而饑渴所當先務。嗚呼。歷數攸歸,欽應上天之命,勳親斯托,敢忘烈祖之規。體極建元,與民更始,朕所不逮,更賴我遠近宗族,中外文武,同心協力,獻可替否之助。誕告多方,體予至意。
17
夏四月蒙古阿里不哥忽必烈即位,命阿藍荅兒發兵於漠北諸部,分遣腹心,易置將佐,散金帛,賚士卒,又命劉太平、霍魯懷拘收關中錢榖。時渾都海自先朝將兵屯六盤,太平等陰相結納。渾都海復分遣人約成都密里霍者、青居乞台不花同舉事。阿里不哥遂自稱帝於和琳。
19
二年冬十月蒙古忽必烈阿里不哥違命,自將討之,與戰於昔木土之地。諸王合丹等殺其兵三千人,塔察兒分道奮擊,大破之,追北五十里。忽必烈率諸軍躡其後,合三路蹙之,其部將多降。阿里不哥北遁,忽必烈引還。
20
五年秋七月蒙古阿里不哥自昔木土之敗,不復能軍。至是,與諸王玉龍荅失、阿速帶、昔里給,及其謀臣不魯花、阿里察、脫忽思等,自歸於上都。蒙古主以諸王皆太祖之裔,並釋不問,其謀臣不魯花等伏誅。

卷一百二蒙古南侵

2
理宗寶祐四年六月蒙古諸王亦孫哥、駙馬也速兒等請伐宋。蒙古主命諸王阿里不哥居守和林,阿藍荅兒輔之,自將南侵,由西蜀以入。先命張柔從忽必烈攻鄂,趨杭州,塔察兒攻荊山。又詔兀良合台自交、廣引兵會
23
大懼,乃密遣宋京詣蒙古營,請稱臣納幣,忽必烈不許。會合州守臣王堅使阮思聰踔急流走鄂,以蒙古計聞,似道再遣京往。忽必烈亦聞阿藍荅兒等謀立阿里不哥,遣脫忽思括民兵,因召群臣議事。郝經曰「《易》言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國家自平金以來,惟務進取,老師費財,三十年矣。今國內空虛,塔察、旭烈諸王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一有狡焉,或啟戎心,先人舉事,腹背受敵,大事去矣。且阿里不哥已令脫里察行尚書省,據燕都,按圖籍,號令諸道,行皇帝事矣。雖大王素有人望,且握重兵,獨不見金世宗、海陵之事乎。若彼果稱遺詔,便正位號,下詔中原,行赦江上,欲歸得乎。願大王以社稷為念,與宋議和,割淮南、漢上、梓、夔兩路,定疆界、歲幣,置輜重,率輕騎而歸,直造燕,都則彼之奸謀,冰釋瓦解。遣一軍逆大行靈舁,收皇帝璽。遣使召旭烈、阿里不哥、莫哥諸王會喪林。差官於諸路,撫慰安輯。命王子真金鎮守燕都,示以形勢,則大寶有歸而社稷安矣」忽必烈以為然。會宋京至,請稱臣,割江南為界,歲奉銀絹匹兩各二十萬。忽必烈許之,遂拔砦而去,留張傑、閻旺,以偏師候湖南兀良合台之兵。賈似道奏鄂州圍解,詔論功行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