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9464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沈作喆
Total 6

卷2 經部·易類二

1
陳瓘撰。瑩中,了翁其自號也。延平人。元豐二年進士甲科。建中靖國初為右司諫,嘗移書責曾布及言蔡京、蔡卞之姦,章數十上,除名編隸合浦以死。事跡具《宋史》本傳。此本為紹興中其孫正同所刊。馮椅謂嘗從其孫大應見了翁有《易全解》,不止一卷,多本卦變,與朱子發之說相類。胡一桂則謂尚見其初刊本,題云《了翁易說》,並未分卷。此本蓋即一桂所見也。邵伯溫《聞見錄》,稱瓘說得康節之學。沈作喆寓簡》則曰「陳瑩中嘗以邵康節說《易》,講解象數,一切屏絕,質之劉器之,器之曰:《易》固經世之用,若講解象數,一切屏絕,則聖人設卦立爻,復將何用?惟知其在象數者皆寓也,然後可以論《易》。故曰: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方其未得之際而遽絕之,則吉凶與民同患之理將何以兆?恐非筌蹄之意」云云。然則瓘之《易》學,又嘗質之劉安世,不全出邵子矣。其造語頗詰屈,故陳振孫書錄解題》病其辭旨深晦。然晁公武讀書志》謂其以《易》數言天下治忽多驗,則瓘於《易》實有所得,非徒以艱深文淺易者,正未可以難讀廢矣。

卷121 子部·雜家類五

1
沈作喆撰。作喆明遠,號寓山,湖州人。紹興五年進士,以左奉議郎為江西漕司干官。據書中所敘,當和議初成之時,賜諸將田宅,作喆為岳飛作謝表忤秦檜,則似嘗在飛幕中。又自稱嘗官維揚,亦不知為何官。惟《梅磵詩話》記其官江西時作哀扇工詩,忤漕帥魏道弼,捃深文劾之,坐奪三官。後從人使金,韓元吉贈之以詩,有但如王粲賦從軍,莫為班姬詠團扇句,盡指是事。此書自序題甲午歲,以長歷推之,為孝宗淳熙元年,乃放廢以後所作。開卷一條,即以古詩諷諫為說,蓋由此也。作喆與葉夢得相善,然夢得之學宗王安石,作喆之學則出於蘇軾,非惟才辨縱橫與軾相似,即菲薄王安石,抵牾伊川程子,以及談養生,耽禪悅,亦一一皆軾之緒餘。又為丞相沈該之從子,有《易小傳》六卷,作喆沿其家傳,是書亦頗言易理,然所言與該頗殊。其解帝乙歸妹,以為人君之德與帝者相甲乙,故能正人倫,頗為好異。其解卦終於未濟,以為即道家所謂神轉不回,回則不轉,釋家所謂不住無為,不斷有為,亦竟以二氏詁經。然其論乾鑿度太乙行九宮之法出於黃帝《素問》,則能抉讖緯之本根。論五行者經世之用,紀歲時,行氣運,不可闕一,邵堯夫《皇極經世》用揚雄之四數,加以本無之一,而去其本有之二,為不合於古,亦能判術數之牽合。至于謂劉敞《解春秋》新作南門為僭天子,其說本陸龜蒙《兩觀銘》。謂子路結纓在獲麟之後二年,《公羊傳》所記孔子之言為妄。謂蘇軾《解論語》患得之當作患不得之,証以韓愈《圬者王承福傳》,知古本原如是。謂揚雄之姓從手不從木,楊修箋不應稱修家子云。

卷153 集部·別集類六

2
事跡具《宋史》本傳。史稱攽未冠通五經,博覽群書。沈作喆寓簡》亦曰:「國朝六經之學,自賈文元倡之,而原父兄弟為最高。」司馬光修《資治通鑒》,自闢所屬,極天下之選,而任《史記》、前後《漢書》者,攽也。其知兗、亳二州,以不能奉行新法,黜監衡州鹽倉。哲宗初,起知襄州。入為秘書少監。錢勰草制,極稱其詞藝之富。後以直龍圖閣出知蔡州。孫覺、胡宗愈、蘇軾、範百祿交薦之,言攽博記能文章,政事侔古循吏,身兼數器,守道不回。乃召拜中書舍人蘇軾草制,稱其能讀典、墳、邱、索之書,習知漢、魏、晉、唐之故。其沒也,曾鞏祭文有曰:「強學博敏,超絶一世。肇自載籍,孔墨百氏。太史所錄,俚聞野記,延及荒外,陰陽鬼神,細大萬殊,一載以身。下至律令,老吏所疑,故事舊章,盈廷不知。有問於子,歸如得師。直貫傍穿,水決矢飛。一時書林,眾俊並馳。滿堂賢豪,視子麈揮」云云。蓋一時廷評士論,莫不共推。即朱子於元祐諸人,自洛黨以外多所不滿。而《語錄》云:「貢父文字,工於摹仿,學《公羊》、《儀禮》亦複稱之。」豈非攽學問博洽,詞章奧雅,有不可遏抑者乎!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