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75781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朱長文
Total 11

卷68 史部·地理類一

1
朱長文撰。長文伯原,蘇州人。未冠,登進士乙科,以足疾不仕。後以蘇軾薦,充本州教授,召為太常博士,遷秘書省正字樞密院編修。書成於元豐七年,上卷分《封域》、《城邑》、《戶口》、《坊市》、《物產》、《風俗》、《門名》、《學校》、《州宅》、《南園》、《倉務》、《海道》、《亭館》、《牧守》、《人物》十五門,中卷分《橋梁》、《祠廟》、《宮觀》、《寺院》、《山水》六門,下卷分《治水》、《往跡》、《園第》、《塚墓》、《碑碣》、《事志》、《雜錄》七門。徵引博而敘述簡,文章爾雅,猶有古人之風。首有長文自序一篇,末有後序四篇:一為元祐元年常安民作,一元祐七年林虙作,一為元符二年祝安上作,一為紹興四年孫佑作。州郡志書,五代以前無聞。北宋以來,未有古於《長安志》及是記者矣。朱彞尊跋《咸淳臨安志》,歷數南北宋地志,不及是記。知彞尊未見其書,為希覯之本也。長文自序,稱古今文章,別為《吳門總集》,書中亦屢言某文見《總集》。今其書已不傳,是記亦幸而僅存耳。

卷112 子部·藝術類一

1
朱長文撰。長文有《吳郡圖經續記》,已著錄。是編論書學源流,分為八門。每門又各析次第,凡字學一,筆法二,雜議二,品藻五,贊述三,寶藏三,碑刻二,器用二,皆引古人成書而編類之。蒐輯甚博,前代遺文,往往藉以考見,間附己說,亦極典核。後來《書苑菁華》諸編,雖遞有增益,終不能出其範圍。

卷113 子部·藝術類二

1
朱長文撰。長文有《吳郡圖經續記》,已著錄。是書專述琴典。前五卷紀自古通琴理者一百四十六人,附見者九人,各臚舉其事跡。後一卷分十一篇,一曰瑩律,二曰釋弦,三曰明度,四曰擬象,五曰論音,六曰審調,七曰聲歌,八曰廣制,九曰盡美,十曰志言,十一曰敘史。凡操弄沿起,制度損益,無不咸具。

卷155 集部·別集類八 北宋四

1
朱長文撰。長文有《吳郡圖經續記》,已著錄。長文著述甚富。所撰詩詞、賦辨、表章、雜說凡一百卷。以所居名樂圃,故名之曰《樂圃集》。南渡以後,盡毀於兵。其從孫知漢陽軍思裒集遺文,得詩百六十有三、記五、序六、啟七、墓志五、雜文六。重為編次,類為十卷。又以墓銘、表傳為《附錄》一卷。鋟木以傳。以非《樂圃集》之全本,故名之曰《餘稿》。歲久版佚。藏書家遞相傳錄,惟寫本僅存。康熙壬辰,其裔孫嶽壽即舊本重刊,複行於世。外附補遺詩一首、贊一首,則明嘉定陸嘉穎所掇拾增入也。稿中墓銘皆署其父公綽名,蓋長文少時,代其父作。思從石刻錄出,亦可見當時搜討之勤矣。葉夢得《避署錄話》曰:「元豐間淮浙士人以疾不仕,因以行義聞於鄉里者二人。楚州徐積仲車,蘇州朱長文伯原。」則長文在南北宋間,與徐積齊名。然積之學問主精研事理,長文之學問主博考古今;積之文章多怪偉駭俗,長文之文章多平易近人。其所造則各有不同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