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27000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提到「拾遺錄
Total 4

卷32 經部·孝經類

1
不著編輯者名氏。以宋司馬光、范祖禹之說合為一書。案宋《中興藝文志》曰:「自唐明皇時議者排毀古文,以《閨門》一章為鄙俗,而古文遂廢按此說舛誤、辨已見《孝經正義》條下。至司馬光始取古文為《指解》。」又范祖禹《進孝經說札子》曰:「仁宗司馬光在館閣,為《古文指解》表上之。臣妄以所見,又為之說。」《書錄解題》載光書、祖禹書各一卷。此本殆以二書相因而作,故合編也。王應麟《玉海》載光書進於至和元年,時為殿中丞直秘閣,與祖禹說小異。然《光集》所載《進表》,稱「嘗撰《古文孝經指解》,皇祐中獻於仁宗皇帝,竊慮歲久不存,今繕寫為一卷上進」云云,則祖禹所說者初進之本,應麟所說者重進之本耳。《孝經》今文、古文,自《隋志》所載王劭、劉炫以來,即紛紛聚訟。至唐而劉知幾主古文,司馬貞主今文。其彼此駁議,《唐會要》具載其詞,至今說經之家亦多遞相左右,然所爭者不過字句之間。觀光從古文而句下乃備載唐元宗今文之注。使二本南轅北轍,可移今文之注以注古文乎?宋黃震《日鈔》有曰:「按《孝經》一爾,古文、今文特所傳微有不同。如首章今文云:『仲尼居,曾子侍。』古文則云:『仲尼閒居,曾子侍坐。』今文云:『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古文則曰:『子曰參先王有至德要道。』今文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古文則曰:『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文之或增或減,不過如此,於大義固無不同。至於分章之多寡,今文《三才章》『其政不嚴而治』與『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通為一章,古文則分為二章;今文《聖治章》第九『其所因者本也』與『父子之道天性』通為一章,古文則分為二章;『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古文又分為一章。章句之分合,率不過如此,於大義亦無不同。古文又云:『閨門之內具禮矣乎,嚴父嚴兄,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此二十二字,今文全無之,而古文自為一章,與前之分章者三,共增為二十二。所異者又不過如是。非今文與古文各為一書也。」其說可為持平。光所解及祖禹所說,讀者觀其宏旨以求天經地義之原足矣。其今文、古文之爭,直謂賢者之過可也。胡爌拾遺錄》嘗譏祖禹所說以光注「言之不通也」句誤為《經》文。今証以朱子刊誤》,爌說信然。然亦非大義所系,今姑仍原本錄之,而附載爌說,以糾其失焉。按:注《孝經》者駁今文而遵古文,自此書始;五六百年門戶相持,則自朱子用此本作《刊誤》始:皆逐其末而遺其本也。今特全錄黃震之言,發其大凡,以著詬爭之無謂。餘一切紛紜之說,後不複載,亦不複辨焉。

卷35 經部·四書類一

4
書中字義,惟「折枝」訓按摩之類不取其說,餘亦多取之。蓋其說雖不及後來之精密,而開闢荒蕪,俾後來得循途而深造,其功要不可泯也。胡爌拾遺錄》據李善《文選注》引《孟子》曰「墨子兼愛摩頂致於踵。」趙岐曰:「致,至也。」

卷119 子部·雜家類三

子部二十九·雜家類三·拾遺錄》一卷江西巡撫採進本

卷127 子部·雜家類存目四

2
坐議大禮,謫潞州府同知。事跡附見《明史薛蕙傳》。是書雜採經史故事及小說家言,其曰《真珠船》者,陸佃詩注引元稹之言,謂讀書每得一義,如得一真珠船也。此佃詩注今不傳,此據胡爌拾遺錄》所引。然徵引拉雜,考証甚疏。如以北曲為朝廟之音,信王子年《拾遺記》,謂七言昉於寧封皇娥等歌。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