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惠恭王丙辰年六月 (776/6/21 - 776/7/1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條件: 包含字詞「惠恭王丙辰年六月 (776/6/21 - 776/7/19)」
Total 1

卷41 經部·小學類二

1
張參撰。里貫未詳。《自序》題「大歷十一年六月七日」,結銜稱「司業」,蓋代宗時人。《唐書儒學傳序》,稱文宗定《五經》劖之石,張參等是正訛文,誤也。考《後漢書》,熹平四年春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於太學門外。參書立名,蓋取諸此。凡三千二百三十五字,依偏旁為百六十部。劉禹錫《國學新修五經壁記》云:「大歷中名儒張參,為國子司業,始詳定《五經》,書於講論堂東、西廂之壁。積六十餘載,祭酒皞、博士公肅再新壁書,乃析堅木負墉而比之。其制如版牘而高廣,背施陰關,使眾如一」。觀此言,可以知《五經文字》初書於屋壁,其後易以木版,至間成間乃易以石刻也。朱彞尊《跋》云:「《五經文字》獨無雕本,為一闕事。」考《冊府元龜》,稱周顯德二年尚書左丞兼判國子監事田敏獻印版書《五經文字》,奏稱「臣等自長興三年校勘雕印《九經》書籍。」然則此書刻本在印版書甫創之初已有之,特其本不傳耳。今馬曰璐《新刻版本跋》云:「舊購宋拓石經中有此,因舊樣繕寫,雕版於家塾。」然曰璐雖稱摹宋拓本,今以石刻校之,有字畫尚存而其本改易者。又下卷《幸部》脫去「睾」字注十九字,「盩」字並注凡八字。今悉依石刻補正,俾不失其真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