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 |
條件: 提到「彭宣」 |
Total 10 |
《卷三十三·汉纪二十五 成帝绥和二年 哀帝建平元年》
28 | 傅太后從弟右將軍喜,好學問,有志行。從,才用翻。好,呼到翻。行,下孟翻;下同。王莽旣罷退,衆庶歸望於喜。初,上之官爵外親也,外親,外家之親。喜獨執謙稱疾;傅太后始與政事,數諫之;與,讀曰豫。數,所角翻。由是傅太后不欲令喜輔政。庚午,以左將軍師丹為大司馬,封高鄕亭侯;按《丹傳》及《恩澤侯表》,皆云封高樂侯,國於東海。賜喜黃金百斤,上右將軍印綬,以光祿大夫養病;以光祿勳淮陽彭宣為右將軍。大司空何武、尚書令唐林皆上書言:「喜行義修潔,忠誠憂國,內輔之臣也。言可為內朝輔弼之臣。今以寢病一旦遣歸,衆庶失望,皆曰:『傅氏賢子,以論議不合於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為國恨之。為,于僞翻。忠臣,社稷之衞;魯以季友治亂,師古曰:謂季氏亡則魯不昌。治,直吏翻。楚以子玉輕重,師古曰:謂楚殺子玉而晉侯喜可知。魏以無忌折衝,事見六卷秦莊襄王三年。項以范增存亡。事見《高帝紀》。百萬之衆,不如一賢;故秦行千金以間廉頗,事見五卷周赧王五十五年。間,古莧翻。漢散萬金以疏亞父。事見十卷高帝三年。疏,與疎同。喜立於朝,陛下之光輝,傅氏之廢興也。」如淳曰:傅喜顯則傅氏興,其廢亦如之。晉灼曰:用喜於陛下有光明,而傅氏之廢復得興也。師古曰:如說是。余謂晉說未可厚非。上亦自重之,故尋復進用焉。明年,復進用喜。復,扶又翻。 |
39 | 孔光、何武奏:「迭毀之次當以時定,自元帝時貢禹建毀廟之議。韋玄成、匡衡皆踵其說,以為太祖以下五廟,其親廟四,親盡而迭毀。迄于成帝,終莫能定。今二府復奏。請與羣臣雜議。」於是光祿勳彭宣等五十三人皆以為「孝武皇帝雖有功烈,親盡宜毀。」太僕王舜、中壘校尉劉歆議曰:「禮,天子七廟。七者其正法數,可常數者也。《禮記》曰: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廟而七。宗不在此數中,宗變也。師古曰:言非常數,故云變也。苟有功德則宗之,不可預為設數。臣愚以為孝武皇帝功烈如彼,孝宣皇帝崇立之如此,不宜毀!」立世宗廟,見二十四卷宣帝本始元年。上覽其議,制曰:「太僕舜、中壘校尉歆議可。」 |
《卷三十五·汉纪二十七 哀帝元寿元年至二年 平帝元始元年二年》
15 | 鮑宣上書曰:「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養黎民;卽位以來,父虧明,母震動,子訛言相驚恐。今日食於三始,如淳曰:正月一日為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猶始也。誠可畏懼。小民正朔日尚恐毀敗器物,敗,補邁翻。何況於日虧乎!陛下深內自責,避正殿,舉直言,求過失,罷退外親及旁仄素餐之人,徵拜孔光為光祿大夫,發覺孫寵、息夫躬過惡,免官遣就國,衆庶歙然,莫不說喜。師古曰:歙,音翕。天人同心,人心說則天意解矣。說,讀曰悅。乃二月丙戌,白虹干日,虹,日旁氣也。白,兵象。干,犯也。連陰不雨,此天下憂結未解,民有怨望未塞者也。塞,悉則翻。侍中、駙馬都尉董賢,本無葭莩之親,但以令色、諛言自進,令,善也。諛,諂也。孔安國曰:令色,無質。巧言,無實。賞賜無度,竭盡府臧,臧,讀曰藏;音徂浪翻。幷合三第,尚以為小,復壞暴至。師古曰:時以三第總為一第,賜賢,猶嫌陿小,復取暴室之地以增益之也。復,扶又翻;下同。賢父、子坐使天子使者,言其驕慢也。將作治第,將作大匠,掌治宮室,使為之治第。治,直之翻。行夜吏卒皆得賞賜,師古曰:為賢第上持時行夜者。行,音下孟翻。上冢有會,輒太官為供。為之供具也。為,于僞翻;下同。海內貢獻,當養一君,今反盡之賢家,豈天意與民意邪!天不可久負,暴殄天物以私嬖倖,是為負天。厚之如此,反所以害之也!誠欲哀賢,宜為謝過天志,解讎海內,免遣就國,收乘輿器物還之縣官,此所謂謝過解讎也。為,于僞翻。乘,繩證翻。可以父子終其性命;不者,海內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孫寵、息夫躬不宜居國,可皆免,以視天下。師古曰:視,讀曰示。復徵何武、師丹、彭宣、傅喜,曠然使民易視,以應天心,建立大政,興太平之端。」上感大異,納宣言,徵何武、彭宣;拜鮑宣為司隸。 |
21 | 八月,何武徙為前將軍。辛卯,光祿大夫彭宣為御史大夫。 |
27 | 是時,成帝外家王氏衰廢,唯平阿侯譚子去疾為侍中,去,羌呂翻。弟閎為中常侍。閎妻父中郎將蕭咸,前將軍望之子也,賢父恭慕之,欲為子寬信求咸女為婦,為,于僞翻。使閎言之。咸惶恐不敢當,私謂閎曰:「董公為大司馬,册文言『允執其中』,此乃堯禪舜之文,《論語》: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道統之傳,此乎出也。非三公故事,言考之漢家故事,册三公者未嘗有此語也。長老見者莫不心懼。長,知兩翻。此豈家人子所能堪邪!」師古曰:家人,猶言庶人也。蓋咸自謂。閎性有知略,知,讀曰智。聞咸言,亦悟;乃還報恭,深達咸自謙薄之意。恭歎曰:「我家何用負天下,而為人所畏如是!」意不說。說,讀曰悅;下同。後上置酒麒麟殿,師古曰:在未央宮中。賢父子、親屬宴飲,侍中、中常侍皆在側,上有酒所,師古曰:言酒在體中。從容視賢從,千容翻。笑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王閎進曰:「天下乃高皇帝天下,非陛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周成王剪桐葉為珪,與小弱弟戲曰:「以封汝。」周公入賀。王曰:「戲也。」周公曰:「王者不可戲!」乃封小弱弟於唐。古亡、無通。上默然不說,左右皆恐。於是遣閎出歸郎署。三署郎各有署舍;遣出,不得侍禁中也。《考異》曰:《董賢傳》但云「遣閎出不得復侍宴。」自「歸郎署」以下,皆《漢紀》所載也。荀《紀》無《漢書》外事,不知此語荀悅何從得之。又云:「閎歸郎署二十日,長樂宮深為閎謝。又御史大夫彭宣上封事,言國安危繼嗣事,上覺寤,召閎。」按太皇太后居長信宮;云長樂宮,誤也。余按《漢書注》,長信宮以長樂宮中長信殿為稱,亦可言長樂宮也。 |
31 | 五月甲子,正三公官分職。成帝綏和二年,置三公官。哀帝建平三年,罷。今復正三公官名。分職,謂大司馬掌兵事,大司徒掌人民事,大司空掌水土事。分,扶問翻。大司馬、衞將軍董賢為大司馬;丞相孔光為大司徒;彭宣為大司空,封長平侯。《恩澤侯表》:長平侯,國於濟南。 |
40 | 大司空彭宣以王莽專權,乃上書言:「三公鼎足承君;一足不任,則覆亂美實。師古曰:美實,謂鼎中之實也。《易·鼎卦》九四《爻辭》曰:鼎折足,覆公餗。餗,食也。故宣引以為言。任,音壬。臣資性淺薄,年齒老眊,師古曰:眊,與耄同。鄭玄曰:耄,惛忘也。數伏疾病,數,所角翻。昏亂遺忘,忘,巫放翻。願上大司空、長平侯印綬,上,時掌翻。乞骸骨歸鄕里,竢窴溝壑。」竢,古俟字。窴,與塡同。莽白太后策免宣,使就國。莽恨宣求退,故不賜黃金、安車、駟馬。宣居國數年,薨。 |
41 | 班固贊曰:薛廣德保縣車之榮,平當逡巡有恥,彭宣見險而止,異乎苟患失之者矣!薛廣德縣車,在元帝永光元年。平當不肯受封,在建平三年。《通鑑》因彭宣事以班《贊》繫之於此。縣,讀曰懸。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