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89556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
條件: 提到「胡奮
Total 4

卷八十·晋纪二 武帝泰始九年至十年 咸宁元年至五年

26
秋七月丙寅,皇后楊氏殂。初,帝以太子不慧,恐不堪為嗣,常密以訪后;常,當作嘗。后曰:「立子以長不以賢,《春秋公羊傳》之言。長,知兩翻。豈可動也!」鎭軍大將軍胡奮女為貴嬪,晉制:貴人、夫人、貴嬪,是為三夫人,皆金章紫綬。嬪,毗賓翻。有寵於帝,后疾篤,恐帝立貴嬪為后,致太子不安,枕帝膝泣曰:枕,職任翻。「叔父駿女芷有德色,言有德有色也。願陛下以備六宮。」帝流涕許之。
56
祜上疏請伐吳陸抗沒,羊祜始抗疏請伐吳。上,時掌翻。曰:「先帝西平巴、蜀,見七十八卷魏元帝景元四年。南和吳、會,見七十八魏元帝咸熙元年。庶幾海內得以休息;而吳復背信,事見上卷泰始元年。幾,居希翻。背,蒲妹翻。使邊事更興。夫期運雖天所授,而功業必因人而成,不一大舉掃滅,則兵役無時得息也。蜀平之時,天下皆謂吳當幷亡,自是以來,十有三年矣。景元四年蜀亡,至是十三年。夫謀之雖多,決之欲獨。凡以險阻得全者,謂其勢均力敵耳。若輕重不齊,強弱異勢,雖有險阻,不可保也。蜀之為國,非不險也,皆云一夫荷戟,千人莫當。荷,下可翻。及進兵之日,曾無藩籬之限,乘勝席卷,徑至成都,漢中諸城,皆鳥栖而不敢出,謂漢、樂諸城也。非無戰心,誠力不足以相抗也。及劉禪請降,諸營堡索然俱散。索,昔各翻。今江、淮之險不如劍閣,孫晧之暴過於劉禪,吳人之困甚於巴、蜀,而大晉兵力盛於往時,不於此際平壹四海,而更阻兵相守,使天下困於征戍,經歷盛衰,不可長久也。謂兵將以盛壯之年出戍,經歷營陳,至於衰者也。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王濬、唐彬統梁、益兵。荊、楚之衆進臨江陵,荊、楚,祜所統也。平南、豫州直指夏口,胡奮為平南將軍;王戎豫州刺史。夏,戶雅翻。徐、揚、青、兗並會秣陵;徐、揚,王渾所統;青、兗,琅邪王伷所統。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衆,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蕩,雖有智者不能為吳謀矣。其後平吳皆如祜所規。吳緣江為國,東西數千里,所敵者大,無有寧息。孫晧恣情任意,與下多忌,將疑於朝,將,卽亮翻。朝,直遙翻。士困於野,無有保世之計,一定之心;平常之日,猶懷去就,兵臨之際,必有應者,終不能齊力致死,已可知也。其俗急速不能持久,弓弩戟楯不如中國;唯有水戰是其所便,一入其境,則長江非復所保,還趣城池,趣,七喻翻。去長入短,非吾敵也。官軍縣進,縣,讀曰懸。人有致死之志,吳人內顧,各有離散之心,如此,軍不踰時,克可必矣。」帝深納之。而朝議方以秦、涼為憂,謂樹機能未平也。朝,直遙翻。祜復表曰:復,扶又翻。「吳平則胡自定,但當速濟大功耳。」議者多有不同,賈充、荀勗、馮紞尤以伐吳為不可。祜歎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言吳可取而不取,機會一失,經見其事者,豈不有後時之恨!更,工衡翻。唯度支尚書杜預、魏置度支尚書。度,徒洛翻。中書令張華與帝意合,贊成其計。
58
十二月,以后父鎭軍將軍駿為車騎將軍,封臨晉侯。國號晉而封后父為臨晉侯,不祥之徵也。尚書褚䂮、郭奕皆表駿小器,不可任社稷之重。䂮,離灼翻。任,音壬。帝不從。駿驕傲自得,胡奮謂駿曰:「卿恃女更益豪邪!歷觀前世,與天家婚,未有不滅門者,但早晚事耳。」駿曰:「卿女不在天家乎?」天子尊無二上,故曰天家,言其尊如天也。奮曰:「我女與卿女作婢耳,何能為損益乎!」
100
冬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鎭軍將軍琅邪王伷出涂中,伷,音胄。吳主權作堂邑涂塘卽其地。蓋從今滁州取眞州路。涂,讀曰滁。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今和州出橫江渡路。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鎭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軍魯國唐彬下巴、蜀,監,古銜翻。東西凡二十餘萬。命賈充為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魏文帝以曹眞都督中外諸軍事,假黃鉞。明帝大和四年,司馬懿征蜀,加號大都督。此仍魏制也。武王伐紂,左杖黃鉞。黃鉞,天子之器,非人臣所得專用,故曰假。使,疏吏翻。以冠軍將軍楊濟副之;冠,古玩翻。充固陳伐吳不利,且自言衰老,不堪元帥之任,帥,讀從所類翻。詔曰:「君若不行,吾便自出。」充不得已,乃受節鉞,將中軍南屯襄陽,為諸軍節度。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