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69892"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舊五代史
條件: 提到「李國昌
Total 15

武皇紀上

1
太祖武皇帝,諱克用,本姓朱耶氏,其先隴右金城人也。始祖拔野,唐貞觀中為墨離軍使,從太宗討高麗、薛延陀有功,為金方道副都護,因家于瓜州。太宗平薛延陀諸部,於安西、北庭置都護屬之,分同羅、僕骨之人,置沙陀督府。蓋北庭有磧曰沙陀,故因以為名焉。永徽中,以拔野為都督,其後子孫五世相承。曾祖盡忠,貞元中,繼為沙陀府都督。既而為吐蕃所陷,乃舉其族七千帳徙于甘州。盡忠尋率部眾三萬東奔,俄而吐蕃追兵大至,盡忠戰歿。祖執宜,即盡忠之長子也,收合餘眾,至于靈州,德宗命為陰山府都督。元和初,入為金吾將軍,遷蔚州刺史、代北行營招撫使。《新唐書·沙陀傳》:元和三年,盡忠款靈州塞,詔處其部鹽州置陰山府,以執宜為府兵馬使。朝長安,授特進、金吾衛將軍。從攻鎮州,進蔚州刺史。破吳元濟,授檢校刑部尚書長慶初,破賊深州,入朝留宿衛,拜金吾衛將軍。太和中,授陰山府都督、代北行營招撫使。莊宗即位,追謚為昭烈皇帝,廟號懿祖。烈考國昌,本名赤心,唐朔州刺史。咸通中,討龐勛有功,入為金吾上將軍,賜姓李氏,名國昌代州有《唐故龍武軍統軍檢校司徒贈太保隴四李公神道碑》云:公諱國昌,字德興。仍係鄭王房。出為振武節度使,尋為吐渾所襲,退保于神武川。武皇鎮太原,表為代北軍節度使。中和三年薨。莊宗即位,追謚為文皇,廟號獻祖
2
武皇獻祖之第三子也。母秦氏,以大中十年丙子歲九月二十二日,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在妊十三月,載誕之際,母艱危者竟夕。族人憂駭,市藥于鴈門,遇神叟告曰:「非巫醫所及,可馳歸,盡率部人,被甲持旄,擊鉦鼓,躍馬大噪,環所居三周而止。」族人如其教,果無恙而生。是時,虹光燭室,白氣充庭,井水暴溢。武皇始言,喜軍中語,齠齔善騎射,與儕類馳騁嬉戲,必出其右。年十三,見雙鳧翔于空,射之連中,眾皆臣伏。新城北有毗沙天王祠,祠前井一日沸溢,未察其禍福,惟天王若有神奇,可與僕交卮談。」奠酒未已,有神人被金甲持戈,隱然出于壁間,見者大驚走,惟武皇從容而退,由是益自負。
3
獻祖之討龐勛也,武皇年十五,從征,摧鋒陷陣,出諸將之右,軍中目為「飛虎子」。賊平,獻祖振武節度使武皇為雲中牙將。嘗在雲中,宿于別館,擁妓醉寢,有俠兒持刃欲害武皇;及突入曲室,但見烈火熾赫于帳中,俠兒駭異而退。又嘗與達靼部人角勝,達靼指雙雕于空曰:「公能一發中否?」武皇彎弧發矢,連貫雙雕,邊人拜伏。及壯,為雲中守捉使,事防禦使支謨,與同列晨集廨舍,因戲升郡閣,踞謨之座,謨亦不敢詰。
5
乾符五年,黃巢渡江,其勢滋蔓,天子乃悟其事,以武皇大同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冬,獻祖出師討黨項,吐渾赫連鐸乘虛陷振武,舉族為吐渾所擄。武皇至定邊軍迎獻祖歸雲州,雲州守將拒關不納。武皇略蔚、朔之地,得三千人,屯神武川之新城。赫邊鐸晝夜攻圍,武皇昆弟三人四面應賊,俄而獻祖自蔚州引軍至,吐渾退走,自是軍勢復振。天子以赫連鐸為大同軍節度使,仍命進軍以討武皇
6
乾符六年春,朝廷以昭義節度使李鈞北面招討使,將上黨、太原之師過石嶺關,屯于代州,與幽州李可舉會赫連鐸同攻蔚州。獻祖以一軍禦之,武皇以一軍南抵遮虜城以拒李鈞。是冬大雪,弓弩弦折,南軍苦寒,臨戰大敗,奔歸代州,李鈞中流矢而卒。
7
廣明元年春,天子復命元帥李涿率兵數萬屯代州。武皇令軍使傅文達起兵于蔚州,朔州刺史高文集與薛葛、安慶等部將縛文達送于李涿。六月,李涿引大軍攻蔚州,獻祖戰不利,乃率其族奔于達靼部。居數月,吐渾赫連鐸密遣人賂達靼以離間獻祖,既而漸生猜阻。武皇知之,每召其豪右射獵于野,或與之百步馳射馬鞭,或以懸針樹葉為的,中之如神,由是部人心伏,不敢竊發。俄而黃巢自江、淮北渡,武皇椎牛釃酒,饗其酋首。酒酣,諭之曰:「予父子為賊臣讒間,報國無由。今聞黃巢北犯江、淮,必為中原之患。一日天子赦宥,有詔徵兵,僕與公等向南而定天下,是予心也。人生世間,光景幾何,曷能終老沙堆中哉!公等勉之。」達靼知無留意,皆釋然無間。
10
中和二年八月獻祖自達靼部率其族歸代州。十月武皇率忻、代、蔚、朔、達靼之軍三萬五千騎赴難于京師。先移檄太原,鄭從讜拒關不納,武皇以兵擊之,進軍至城下,遣人齎幣馬遺從讜;從讜亦遣人饋武皇貨幣、饗餼、軍器。武皇南去,自陰地趨晉、絳。十二月武皇至河中。
12
是時,武皇既收長安,軍勢甚雄,諸侯之師皆畏之。武皇一目微眇,故其時號為「獨眼龍」。是月武皇仗節赴鎮。遣使報鄭從讜,請治裝歸朝。武皇次于郊外,因往赴鴈門寧覲獻祖八月,自鴈門赴鎮河東,時年二十有八。十一月,平潞州,表其弟克修為昭義節度使。潞帥孟方立退保于邢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