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武平三年十月 (572/10/22 - 572/11/20)"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通志
條件: 包含字詞「武平三年十月 (572/10/22 - 572/11/20)」
Total 5

卷十四

30
三年春正月癸丑,以尚書右僕射徐陵為尚書僕射。,祀南郊。二月辛巳,祀明堂。丁酉,耕籍田。三月丁丑,大赦。夏四月壬辰,齊人來聘。五月辛亥,髙麗、新羅、丹丹、天竺、盤盤等國並遣使朝貢。六月丁亥,江隂王蕭季卿以罪免。甲辰,封東中郎將、長沙王府諮議參軍蕭彜為江隂王。冬十月乙酉,周人來聘。十二月壬辰司空章昭逹薨。四年春正月丙午,以尚書僕射徐陵為左僕射,中書監王勱為右僕射。二月乙酉,立皇子叔卿為建安王。三月乙丑,扶南、林邑國並遣使朝貢。夏五月癸卯,尚書右僕射王勱卒。是月,周人誅冢宰宇文䕶。秋八月辛未,周人來聘。九月庚子朔,日有食之。辛未,大赦。丙寅,以故太尉徐度、儀同三司杜稜、程靈洗配食武帝廟庭。故司空章昭逹配食文帝廟庭。冬十一月己亥,地震。是嵗周建徳元年。

卷十六

44
二年春正月丁巳,詔兼散騎常侍劉儁使於陳。戊寅,以百濟王餘昌為使持節、都督、東青州刺史。二月壬寅,以錄尚書事、蘭陵王長恭為太尉,并省錄尚書事趙彥深為司空,尚書令和士開為錄尚書事,左僕射徐之才為尚書令,右僕射唐邕為左僕射,吏部尚書馮子琮為右僕射。夏四月壬午,以大司馬、琅邪王儼為太保。甲午,陳遣使連和,謀伐周,朝議弗許。六月,段韶攻周汾州,克之,獲刺史楊敷。秋七月庚午,太保、琅邪王儼矯詔殺錄尚書事和士開於南臺,即日誅領軍大將軍庫狄伏連、治書侍御史王子宣等。尚書右僕射馮子琮賜死殿中。月己亥,行幸晉陽。九月辛亥,以太師、任城王湝為太宰,馮翊王潤為太師。己未,左丞相、平原王段韶薨。戊午,曲降并州界內死罪已下有差。庚午,殺太保、琅邪王儼。壬申,陳人來聘。冬十月,罷京畿府入領軍府。己亥,車駕至自晉陽。十一月庚戍,詔侍中赫連子悅使於周。丙寅,以徐州行臺、廣寧王孝珩為錄尚書事。庚午,以錄尚書事、廣寧王孝珩為司徒。癸酉,以右丞相斛律光為左丞相。三年春正月己巳,親祀南郊。辛亥,追贈故琅邪王儼為楚帝。二月己卯,以衛菩薩為太尉。辛巳,以并省吏部尚書高元海為尚書右僕射。庚寅,以左僕射唐邕為尚書令,侍中祖珽為左僕射。是月,勑撰元洲苑御覽》,復改名《聖壽堂御覽》。三月辛酉,詔文武官五品以上各舉一人。是月,周誅冢宰宇文䕶。夏四月,周人來聘。秋七月戊辰,誅左丞相、咸陽王斛律光及其弟幽州行臺、荊山公豐樂。八月庚寅,廢皇后斛律氏為庶人,以太宰、任城王湝為右丞相,太師、馮翊王潤為太尉,蘭陵王長恭為大司馬,廣寧王孝珩為大將軍,安德王延宗為司徒,使領軍封輔相聘于周。戊子,拜右昭儀胡氏為皇后。己丑,以司州牧、北平王仁堅為尚書令,特進許季良為左僕射,彭城王寶德為右僕射。癸巳,行幸晉陽。是月,《聖壽堂御覽》成,勅付史閣,復改為《修文殿御覽》。九月,陳人來聘。冬十月,降死罪已下囚。甲午,拜𢎞德夫人穆氏為左皇后,大赦。十二月辛丑,廢皇后胡氏為庶人。是歲,新羅、百濟、勿吉、突厥並遣使朝貢。於周為建德元年。四年春正月戊寅,以并省尚書令高阿那肱為錄尚書事。庚辰,詔兼散騎常侍崔象使於陳。是月,鄴都、并州並有狐媚,多截人髪。二月乙巳,拜左皇后穆氏為皇后。丙午,置文林館。乙卯,以尚書令、北平王仁堅為錄尚書事。丁巳,行幸晉陽。是月,周人來聘。三月辛未,盜入信州,殺刺史和士休,南兖州刺史鮮于世榮討之。庚辰,車駕至晉陽。夏四月戊午,以大司馬、蘭陵王長恭為太保,大將軍、定州刺史,南陽王綽為大司馬,太尉衛菩薩為大將軍,司徒安德王延宗為太尉,司空、武興王普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宜陽王趙彥深為司空。癸丑,祈皇祠壇壝蕝之內,忽有車軌之轍,案驗傍無人跡,不知車所從來。乙卯,詔以為大慶,班告天下。己未,周人來聘。五月丙子,詔史官更撰《魏書》。癸巳,以領軍穆提婆為尚書左僕射,以侍中、中書監段孝言為右僕射。是月,開府儀同三司尉破胡長孫洪畧等與陳将吳明徹戰於呂梁南,大敗破胡走以免,洪畧戰殁,遂陷秦、涇二州。明徹進陷和、合二州。是月,殺太保、蘭陵王長恭。六月,明徹進軍圍壽陽。壬子,幸南苑,從官暍死者六十人。以錄尚書事高阿那肱為司徒。丙辰,詔開府王師羅使於周。秋九月,校獵于鄴東。冬十月,陳將吳明徹陷壽陽。辛丑,殺侍中崔季舒、張彫虎,散騎常侍劉逖、封孝琰,黄門侍郎裴澤、郭遵。癸卯,行幸晉陽。十二月戊寅,以司徒高阿那肱為右丞相。是歲,高麗、靺鞨並遣使朝貢。突厥使來求婚。五年春正月乙丑,置左右娥英各一人。二月乙未,車駕至自晉陽。朔州行臺南安王思好反。辛丑,行幸晉陽。尚書令唐邕等大破思好,思好投火死,焚其尸,並其妻李氏。丁未,車駕至自晉陽。甲寅,以尚書令唐邕為錄尚書事。夏五月,大旱。晉陽得死魃,長二尺,面頂各二目,帝聞之,使刻木為其形以獻。庚申,大赦。丁亥,陳人冦淮北。秋八月癸卯,行幸晉陽。甲辰,以高勱為尚書右僕射。是歲,殺南陽王綽。

卷十七

32
四年春正月辛卯朔,以齊武成殂故,廢朝,遣司㑹李綸等會𦵏於齊。二月戊辰,帝御大德殿,集百僚、道士、沙門等討論釋老。夏四月己巳,齊人來聘。五月己丑,帝製象經成,集百僚講說。封魏廣平公子元謙為韓國公,以紹魏後。丁巳,柱國、吳公尉綱薨。六月,築原州及涇州東城。秋七月,突厥遣使獻馬。柱國、昌寧公長孫儉薨。五年春三月甲辰,初令宿衞官住闗外者,将家累入京,不樂者觧宿衞。夏四月甲寅,以柱國宇文盛為大宗伯。省帥都督官。丙寅,遣大使廵察天下。六月丙子,以皇女生故,降宥罪人,并免逋租懸調。冬十月辛巳朔,日有蝕之。丁酉,太傅、鄭公逹奚武薨。十一月丁夘,柱國、豳公廣薨。十二月癸巳,大將軍鄭恪帥師平越嶲,置西寧州。是月,齊將斛律光侵邉,於汾北築城,自華谷至龍門。六年春正月己酉朔,以露門未成,故廢朝。丁夘,以大將軍王傑、譚公㑹、鴈門公田𢎞、魏公李暉等並為柱國。三月己酉,齊公憲自龍門度河,斛律光退保華谷,憲攻㧞其新築五城。夏四月戊寅朔,日有蝕之。辛夘,信州蠻反,遣大將軍趙誾帥師討平之。庚子,以大將軍司馬消難、侯莫陳瓊、大安公閻慶、神武公竇毅、南陽公叱羅恊、平髙公侯伏侯龍恩並為柱國。五月癸亥,遣納言鄭諍使於陳。丙寅,以大將軍李虎、中山公訓、把公亮、上庸公陸騰、安義公宇文邱、北平公㓂紹、許公宇文善、犍為公高琳、鄭公逹奚震、隴東公楊纂、常山公于翼並為柱國。六月乙未,以大將軍、太原公王秉為柱國。是月,齊將段孝先攻䧟汾州。秋七月乙丑,以大將軍越公盛為柱國。八月癸酉,省掖庭四夷樂後宮羅綺工五百餘人。冬十月壬午,冀公通薨。乙未,遣右武伯谷㑹琨使於齊。壬寅,上親帥六軍講武於城南。十一月壬子,以大將軍梁公侯莫陳芮、大將軍李意並為柱國。丙辰,齊人來聘。丁巳,行幸散闗。十二月己丑,還宮。是冬,牛疫者十六七。建德元年春正月戊午,帝幸元都觀,親御法座講說,公卿道俗論難,事畢還宮,降死罪及流罪一等,其五歳刑已下並宥之。二月癸酉,遣大將軍、昌城公深使於突厥,司宗李際使於齊。乙酉,柱國、安義公宇文邱薨。三月癸夘朔,日有蝕之。齊人來聘。丙辰,誅大冡宰、晉公䕶及其子柱國譚公㑹,并柱國侯伏侯龍恩及其弟大將軍萬壽、大將軍劉勇等。大赦,改元。罷中外府。癸亥,以太傅尉遲㢠為太師,柱國竇熾為太傅,大司空李穆為太保,齊公憲為大冡宰,衞公直為大司徒,趙公招為大司空,柱國辛威為大司寇,綏德公陸通為大司馬。詔曰:「人勞不止,則星動於天,作事不時則石言於國。頃興造無度,徴發不已。加以頻歳師旅,農畝廢業,去秋災蝗,年糓不登。自今正調以外,無妄徵發」。夏四月甲戌,以代公達、滕公逌並為柱國。己卯,詔公卿已下,各舉所知。遣工部代公逹使於齊。丙戌,詔百官軍人上封事,極言得失。丁亥,詔斷四方非常貢獻。庚寅,追尊略陽公為孝閔皇帝。癸巳,立魯公贇為皇太子,大赦,百官各加封級。五月壬戌,以大旱,集百官於庭,詔之曰:「亢陽不雨,豈朕德薄,刑賞乖中歟?將公卿大臣或非其人歟?宜盡直言,無有所隠」。公卿各引咎自責。其夜澍雨。六月庚子,改置宿衞官員。秋七月辛丑,陳人來聘。九月庚子朔,日有蝕之。庚申,扶風掘地得玉盃以獻。冬十月庚午,詔江陵所獲俘虜充官口者,悉免為百姓。辛未,遣小匠師楊勰使於陳。大司馬、綏德公陸通薨。十一月丙午,上親御六軍,講武于城南。庚戌,行幸羌橋,集京城東諸軍都督以上,頒賜各有差。乙夘,還宮。壬戌,以大司空趙公招為大司馬。十二月壬申,行幸斜谷,集京城以西諸軍都督以上,頒賜有差。丙戌,還宮。己丑,帝御正武殿,親錄囚徒,至夜而罷。庚寅,幸道會苑,以上善殿壮麗,遂焚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