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65023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海國圖志
條件: 提到「意大里
Total 2

卷五十九

6
《美理哥國誌略》曰:美理哥洲,處於極西,自古無有海外之人至此地者,直至明代西洋明理之士,遙思地圓如球,東西二方,未必遂無土地。於是有伊大理人,名哥倫布,稟其國王,求發船以往,國王不允。複求於葡萄牙國王,亦不允。複連稟西班雅國王,延至八年始蒙許之。以大船一隻,小船二隻,共百餘人,於宏治五年八月初,向西啟行。二十餘日不見厓岸,同舟水手,防致絕糧,皆欲返棹。船督哥倫布,再三勸勉,後漸見空中有島,遠有堤岸,由是用千裏鏡而遠眺,乍見人煙,鼓棹前驅。船至傍岸,手執小旗,禱謝上帝。眾皆托足,在此過冬。明年舟旋返國,迨弘治十年,複有船主亞美理哥至此久駐,故後人即以其名名此地焉。正德年間,有歐羅巴人,解纜西行,先到美理哥洲,而後過亞細亞之中華,之印度,又過利未亞以還歐羅巴。亦有解纜東行,先過利未亞,再過印度,過中華,而後西至美理哥洲以返歐羅巴。可知自西而東,自東而西,皆圜圓如球明矣。初有葡萄牙人名嘉奴者,稟請發船五隻,東行旋繞至西圜地而返,返之日,王賜以銀鑄小地球,上刻字云:始圜地而旋者,其嘉奴乎。今則海道益習洋船,自東往西,或由西返東,圜地而返計不過八九月之間,即可周行全地,皆前人開創之功也。美理哥地,又分南北二方,廣闊相似,中有狹地相沛。南北二方所屬,各有數國,北方之極處,則屬英吉利鄂羅斯二國,但其腹地則為美理哥兼攝邦國焉美理哥國全圖惜未之見
45
新國中,原無亞細亞內,中華、日本、暹羅、越南各國人至。惟有歐羅巴內,伊大理、法蘭西、荷蘭英吉利西班雅等國之人而已。各國亦不過年來年返,其久同處者,惟英吉利為多。故新國人物規模體製皆不異於英吉利。其後法蘭西、荷蘭等國,三五成群而居。由是新國戶口日盛一日。康熙二十八年,約有十二萬丁。乾隆二十一年,約百萬丁。乾隆四十年,約三百萬丁。乾隆五十五年,計三百九十二萬一千三百二十八丁前未設計戶口之法,故舉大數而言。至此而始立十年一計之法也嘉慶五年,五百三十一萬六千五百七十七丁。嘉慶十五年,七百二十三萬九千九百零三丁。嘉慶二十五年,九百六十三萬八千一百八十一丁。道光十年,一千二百八十六萬六千九百二十丁內為奴者約二百萬。生齒雖日繁,終未憂人稠地狹。中華已過三萬萬,況新國之未過一千三百萬者乎。近見英吉利國著書稱美利哥國,原是英吉利罪人,充軍至此,所衍苗裔,其言荒謬無稽之甚,不過英吉利人遷於喬木矣。惟其風教技藝實賴歐羅巴人,始開耳按:英吉利禁奉加特力教之人,故加特教中三百餘人遷往新地,而英吉利因造為罪人流謫之說,以詆彌利堅人。其實彌利堅國豈盡此三百餘人之裔,即此三百餘人,亦因不肯改教而遷他國,並非謫戍罪人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