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24659"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白孔六帖
條件: 提到「荀淑
Total 2

卷八十七

19
白《周禮》「九兩,繫邦國之民」。四曰儒,以道得民。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衣逢掖之衣僻儒,《漢藝文志》:或者既失精㣲,僻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茍以譁衆取寵,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此僻之患耳。儒服。漢王入彭城,叔孫通儒服降,漢王憎之,乃變服服。短衣,楚制。儒者博學乎六藝之文。 博而寡要儒者六藝,傳以千萬數,世不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㓜之序,雖百家不能易也。平當傳經術以言得失。古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者,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以日用少,畜徳多,三十而立五經立也。叔孫通曰:「儒者難以進取,可以樂成。 儒於道最高,《賈山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醇,不雜也。渉獵厯覽,不專精也,河間王被服儒術,造次必於儒者被服言常居處其中,造次所適,皆行籯金遺子黃金滿籯,不如一經,匡衡尤精力過絶人。諸儒語曰:「無說詩,匡鼎來鼎,力也匡說詩解人頥」。 宣帝曰:「俗儒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言厯覽不専。問事不休賈長頭後漢賈逵景伯,誦《左傳》及《五經》,本以大小夏矦,《尚書》教授長八尺二寸。諸儒謂之曰:「問事不休」。賈長頭尤明《左氏傳》荀淑季和,博學而不為,俗所非也,井丹通五《經》語曰:「五經紛綸,井大春」。周舉宣光短陋,而博學洽聞,為儒者所宗《京師語》曰:「五經縱橫,周宣光」。。徒見二千石不如一逢掖皇甫規見王符。《記》曰:「博聞強識」。 博古洽聞。 賜書,班游博學有俊才,與劉向校秘書,受詔進讀羣書,上噐其能,賜以秘書。以道得民,周禮:太宰以九兩繫國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亂世崇儒,後漢劉琨,字桓公,受施氏易教授,弟子常五百人。王莽時,教授不輟,毎春秋享社,備典儀,以素木瓠葉為俎豆,桒弧、蓬矢以射。盤盂諸書,漢田蚡封武安矦學盤盂諸書注云:孔甲盤盂二十六篇,書盤盂中,所以為戒也。雜家書:儒、墨、名法也。孔蕭瑀、愛經術王義方,淹究經術。託儒為姦,祝欽明賛曰:後之託儒為姦者,可少戒云。專意經術,崔元暐少頗屬辭,晚以非已長,不復構思,專意經術。博貫文史,令狐徳棻博貫文史。博貫經術,栁公權博貫經術,於詩、書、左氏春秋、國語,莊周書尤邃,毎解一義,必數十百言。學無不覽,盧景亮少孤,學無不覽。以講道為娯。商侑幼有志於學,不治貲産,長通經術,以講道為娯。崔郾拜侍講謝曰:「陛下使臣侍講,歴半歳不一問經義,臣無功不足副厚恩」。帝慙曰:「朕少間當請益高鈛」。適在旁,因言:「陛下樂善而無所咨詢,天下之人不知有嚮儒意」。帝重咎謝,咸賜錦幣。郾與高重類六經要言為十篇上之,以便觀省。薛放帝甞問:「朕欲學經與史,何先放曰:「六經者,聖人之言,孔子所發明,天人之極也。史記:道成敗得失,亦足以鑒然,謬於是非,非六經比。帝曰:吾聞學者白首不能通一經,安得其要乎!對曰:「論語六經之菁華也。孝經,人倫之本也。漢時論語首立於學官,光武令虎賁士皆習孝經,元宗親為注訓,蓋人知孝慈,則氣感和樂也。帝曰:聖人以孝為至徳要道信然。稡擷經史,鄭澣帝使稡擷經史為要錄,愛其博而精試,舉諸條摘問之,隨即酬析無留荅。邃儒術,曹確邃儒術,器識方重,動循法度。西域鬻異書,西域智湛子名昭,好學,有鬻異書者,毋顧笥中金,歎曰:何愛此不使子有異聞乎!盡持易之。求純樸經術士,王琚或說帝曰:王琚、麻嗣宗皆詭譎縱横,可與履危,不可與共安。方天下已定,宜益求純樸經術士以自輔。帝悟,稍䟽之。劉子𤣥議孝經,甞議孝經鄭氏學非康成注,舉十二條,左證其謬,當以古文為正。續五說,劉迅續詩書春秋禮樂五說:書成,語人曰:天下滔滔,知我者希。終不以示人。不讀非聖書,栁公綽屬文典正,不讀非聖書。博知書傳,王龜博知書傳。竒難字,遣使者問。曹憲撰桂苑珠叢:太宗嘗讀書有竒難字,輒遣使者問憲,憲具為音注,援驗詳復,帝咨尚之。精故訓學,顔師古少博覽,精故訓學。名重海內,孔頴逹嘗造同郡劉焯,焯名重海內,初不之禮,及請質所疑,遂大畏服。馬嘉運以孔頴逹正義繁釀,故掎摭其疵,當世諸儒服其精。九經庫谷那律淹識羣書,禇遂良嘗稱為九經庫。五經指南,王元感,魏知古見其書,歎曰:「五經指南」也。嗜學,王紹宗少貧嗜學。覃思經術,尹知章為陸渾令,輒棄官去。時散騎常侍解婉亦罷,㱕與知章覃思經術,舉訢訢然。好學,多所研總,栁沖好學,多所研總。五總龜殷踐猷愽學賀知章嘗號為五總龜,謂龜十年五聚,問無不知也。儒術於我何有哉!杜甫醉時歌。以儒學顯,顔師古父思魯以儒學顯。淹該經術,啖助淹該經術。雅厚雄邁,富嘉謨異少微,天下文章尚徐、庾,獨嘉謨少㣲本經術,雅厚雄邁。書簏,李善淹貫古今,不能屬辭,故人號書簏。假直秘書,李邕見特進李嶠,自言讀書未徧,願一見祕書。嶠曰:「秘閣萬卷書,豈時日能習邪!邕固請,乃假直秘書。未幾辭去。嶠警試問奥篇隱帙,了辯如響,嶠嘆曰:「子且名家」。文選五臣注,呂向嘗以李善釋文選為繁釀,與呂延濟、劉良、張詵、李周翰等更為詁解,時號五臣注。問內黄:李珽、梁太祖幸河北,至內黄。顧珽曰:何謂內黃?」珽曰:河南有外黃、下黃,故此名內黃。太祖曰:外黃下黃何在?」珽曰:「秦有外黃都尉,在今雍邱下。黃為北齊所廢,在今陳留。太祖平生不愛儒者,聞珽語,大喜。五代史五十四。萬卷暗誦,羣書萬卷,常暗誦孝經一通看在手,杜甫可嘆詩。弱不好弄,盧肇進海潮賦狀:志在業儒弱不好弄。詭然而蛟,龍翔蔚然而虎鳯躍,文粹諸史百子皆搜抉無隱。𣲨瀾卓踔奫泫澄,深詭然而蛟龍翔,蔚然而虎鳯躍,鏘然而韶鈞發,日光玉絜,周情孔思,千態萬貌,卒歸於道徳,仁義炳如也。韓文公集序:李漢。不知儒術,文粹:㑹昌一品,序周勃、霍光雖有勲伐,而不知儒術鄭亞。六籍奴婢,劉蕡精於儒術,嘗看文中子,忿然而言曰:「才非上聖擬上聖述作不亦過乎!客曰:文中子於六籍如何?蕡曰:若以人望人文中子于六籍,猶奴婢之於即主耳。後人遂以文中子為六籍奴婢,出南部新書。極聖人之規矩,恢作者之聞見。栁宗元不能探奥義,窮章句,為腐爛之儒,雖或寘力於文學,勤勤懇懇于歲時,然而未能極聖人之規矩,恢作者之聞見,勞費翰墨,徒爾拖逢,掖曳大帶,游於朋齒,且有愧色。言其學則皆揔攬羅絡,橫豎雜博,天旋地縮,鬼神交錯,栁文:耒耜、筆硯間,杜牧上知巳啓。腹溢儒書,口盈憲章,桞宗元起廢荅,腹溢儒書,口盈憲章,包今統古,進退齊良。言泉百氏,腹笥九經,文粹,陳章甫書。行道之儒,以是為駕說之儒,曷若為行道之儒耶!貯之於心有經實,施之於事有古道,猶不愈於堆案滿架、矻矻於筆硯間耶?劉軻與馬植書。博學,蕭頴士言裴子野當著書,其所許可當世者,孔述睿之博學而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