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崇寧三年四月乙巳 (1104/4/28)"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崇寧三年四月乙巳 (1104/4/28)」
Total 1

卷九十五

6
三年春正月己夘,安化蠻降。 辛巳,詔上書邪等人毋得至京師。 戊子,鑄當十大錢。 壬辰,増縣學弟子員,大縣五十人,中縣四十人,小縣三十人。 甲午,賜蔡攸進士出身。攸,京長子也。元符中,監在京裁造院,帝時為端王,每退朝,攸適趨局,遇諸塗,必下馬拱立。王問左右,知為攸心,善之,及即位,遂有寵。至是,自鴻臚丞賜進士出身,拜秘書郎。 帝銳意制作,以文太平。蔡京復每為帝言:「方今泉幣所積贏五千萬,和足以廣樂,富足以備禮」。帝惑其說,而制作、營築之事興矣。至是,京擢其客劉昺為大司樂,付以樂政。 甲辰,昺引蜀方士魏漢津見帝,獻樂議,言「伏犧以一寸之器名為含㣲,其樂曰扶桑。女媧以二寸之器名為葦籥,其樂曰光樂。黃帝以三寸之器名為咸池,其樂曰大卷。三三而九為黃鐘之律,後世因之,至唐虞未嘗易。洪水之變,樂器漂蕩。禹效黃帝之法,以聲為律,以身為度,用左手中指三節三寸,謂之君指,裁為宮聲之管。又用第四指三節三寸,謂之臣指,裁為商聲之管。又用第五指三節三寸,謂之物指,裁為羽聲之管。第二指為民、為角,大指為事、為徴,民與事,君臣治之,以物養之,故不用為裁管之法。得三指合之為九寸,即黃鍾之律定矣。黃鍾定餘律從而生焉。商周以來,皆用此法。因秦火樂之法度盡廢,漢諸儒張蒼、班固之徒,惟用累黍容盛之法,遂致差誤。晉永嘉之亂,累黍之法廢,隋時牛𢎞用萬寳常水尺,至唐室田畸及後周王朴,並用水尺之法。本朝為王朴樂聲,太髙令竇儼等裁損,方得律聲諧和,然非古法。今欲請帝三指為法,先鑄九鼎,次鑄帝坐大鐘,次鑄四韻清聲鐘,次鑄二十四氣鐘,然後均絃裁管,為一代之樂。帝從之。漢津本剩員兵士,自云師事唐仙人李良,授鼎樂之法,皇祐中,與房庶俱被召至京,而黍律已成,不得伸所學而退。或謂漢津嘗執役於范鎮,見其制作,因掠取之。蔡京神其說,託以李良授云。然漢津曉隂陽數術,多竒中,嘗語所知曰:不三十年,天下亂矣。 癸夘,太白晝見。 甲辰,鑄九鼎。二月丙午,以淑妃鄭氏為貴妃。 以刋定元豐役法不當,黜錢遹以下九人。 丁未,置漏澤園。 己酉,詔王珪、章惇別為一籍,如元祐黨。 詔自今御後殿許起居郎舎人侍立。 庚申,令天下坑冶金銀悉輸內藏。 辛未,雨雹。 是月,詔翰林學士張康國編類元祐臣寮章疏。 三月辛巳,置文繡院。 丁亥,作圜土,以居強盜貸死者。 甲午,躋欽成皇后神主於欽慈皇后之上。 辛丑,大內災。 壬寅,奉議郎黃輔國言:「元豐中,太學生休假日,引詣武學射㕔習射,紹聖嘗著為令,乞頒其法於諸路州學」。從之。成都府路轉運副使李孝廣遷一官,以㸃檢學生費乂、韋直方、龎汝翼答䇿,詆訕元豐政事故也。三人並送廣南編管,永不得入學。 童貫自京師還至熈州,凡所措置,與王厚皆不異,於是始議大舉,是日,厚貫帥大軍發熈州,出篩金平,隴右都䕶髙永年為統制,諸路蕃漢兵將隨行,知蘭州張誡為同統制,厚恐夏人援助青唐於蘭湟州界侵擾,及河南蕃賊,亦乘虛竊發,騷動新邊,牽制軍勢,乃遣知通逺軍潘逄權領湟州,知㑹州姚師閔權領蘭州,控禦夏國邊面,別遣知河州劉仲武統制兵將駐安強寨,通徃來道路,由是措置完密,無後顧之憂,大軍得以專力西向。 夏四月甲辰朔,尚書省勘㑹黨人子弟,不問有官無官,並令在外居住,不得擅到闕下。因具逐路責降、安置、編管等臣寮姓名以進,凡一百四十四人。 乙巳,以火災降徳音于四京,減囚罪一等,流以下原之。 庚戌,王厚、童貫率大軍次湟州,諸將狃於累勝,多言青唐易與,宜徑往取之,厚曰:「不然,青唐諸羌用兵詭詐,若不出弓兵,分道而進,不足以張大聲勢,折賊奸謀。且湟州之北有勝鐸谷,西南有勝宗隘,汪田、丁零宗谷,而中道出綏逺闗,斷我糧道,然後諸部合勢夾攻渇驢嶺、宗哥川之間,勝負未可知也」。於是定議分出三路,厚與貫率三軍由綏逺闗、渇驢嶺指宗哥城,都䕶髙永年以前軍由勝鐸谷沿宗河之北,別將張誡同招納官王端,以其所部由汪田、丁零、宗谷沿宗河之南,期九日㑹于宗哥城下,是日,貫猶以諸將之言為然,先趨綏逺,用馮瓘統選鋒,登渇驢嶺,候騎言青唐兵屯嶺下者甚衆,貫止綏逺,翌日,厚以後軍至始下渇驢嶺溪,鍚羅薩勒遣班禪迎於路,竊覘虛實,勞而遣之,誡曰:「歸語而主欲降,宜亟決,大軍至,鋒刃一交,將無所逃矣。班禪還報,以為我軍不甚衆,初不知分而進也。溪錫羅薩勒喜曰:「王師若止如此,吾何慮哉!」以其衆據朴江古城,俄聞三路兵集,遽退二十里。宗哥城之東,地名葛陂湯,有大澗數重,可恃而戰,賊遂據之。是夕,中軍宿于河之南鷂子隘之左,永年軍于丁零宗谷口。 壬子,厚、貫遣選鋒五將前行,中軍渡河而北,繼永年之後,張誡夹河而行,日未出,至賊屯所,賊衆五六萬人,據地利列陣,張疑兵於北山下,其勢甚鋭,厚命馮瓘統選鋒五將,與賊對陣,王亨統䇿,選鋒繼其後,永年馳前視賊,未知所出,厚謂貫曰:「賊以逸待勞,其勢方熾,日漸髙,士馬飢,不可少緩,宜以中軍越前軍,傍北山整陣而行,促選鋒入戰,破賊必矣!」既行,諜者言溪錫羅薩勒與其用事酋長都爾伯等謂衆曰:「彼張葢者,二太尉也,為我必取之」。貫欲召永年問賊勢,厚曰:「不可,恐失支梧」。貫不聴,及永年至,攬轡久之,無一語,厚謂永年曰:「兩軍相當,勝負在頃刻間,君為前軍將久此何耶?」永年惶恐馳去,時賊軍與我選鋒相持未動,溪鍚羅薩勒以精兵數千騎自衛,登其軍北髙阜之上,張黃屋,列大斾,指揮賊衆,其北山下疑兵望見厚與貫,引中軍傍山,欲來奔衝,厚遣遊騎千餘登山,潛攻其背,賊覺而遁,遊騎追擊之,短兵接,中軍伐鼓大譟,永年遽揮選鋒突陣,賊少卻,張誡以輕騎涉河𢷬其中,堅取溪鍚羅薩勒之斾及其黃屋,乘髙而呼曰:「獲賊酋矣!諸軍鼓聲震地,㑹暴風從東南來,塵大起,賊軍不得視我」。軍士乗勢奮擊,自辰至午,賊軍大敗,追北三十餘里,溪錫羅薩勒單騎趨宗哥城,城閉不納,遂奔青唐,諸將争逐之幾及,㑹暮而還,是日斬首四千三百一十六,降俘三千餘人,大首領都爾伯等被傷逃去,不知所在,宗哥城中偽公主瞎且黙凌珍戬率酋首以城歸順,宗哥城舊名龍支城,留兵將守之,是夕,合軍于河之南。翌日,勝宗首領沁斯結率衆來降。 甲寅,厚貫入安兒城。 乙夘,引大軍至鄯州,偽龜兹公主青伊特結黙及其酋豪李河溫,率囘紇、于闐、班禅諸族大小首領等,開門出降,鄯州平。初,溪錫羅薩勒敗于宗格,夜至青唐,謀為守計,部族莫肯從之者,翌日,挈其長妻逃入谿蘭宗山中,厚遣馮瓘統輕銳萬騎由州南青唐谷入,賊復覺之,遁于青海之上,追捕不獲。 丙辰,下林金城西,去青海約二百里,置兵將守之。 己未,王厚等帥大軍入廓州界,大首領羅實結令結率其衆降。 辛酉,厚入廓州,馳表稱賀,大軍駐于城西,河南部族日有至者,厚諭以朝廷撫存恩意。宗哥戰敗所誅禍福之因,戒其不得妄作逆,自取屠戮,皆唯諾聽命。 乙丑,罷講議司。 詔:「王厚、童貫提兵出塞,曽未數月,青唐一國境土盡復,其以厚為武勝軍留後,熈河蘭㑹經畧安撫使、兼知熈州,貫為景福殿使、襄州觀察使,依舊勾當內東門司」。 丁夘,羣臣以盡復青唐故地稱賀。 己巳,曲赦陜西。 庚午,王厚過湟州,沿蘭州大河並夏國東南境上,耀兵巡邊,歸于熈州。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