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淳化二年四月辛巳 (991/5/28)"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淳化二年四月辛巳 (991/5/28)」
Total 1

卷十四

6
二年春正月丙子,遣商州團練使翟守素帥兵援趙保忠于夏州。 二月,帝修正殿,頗施綵繪,左正言謝泌上疏諌。癸丑,命悉去彩繪,塗以赭堊。 監察御史祖吉,坐知晉州日為姦贓,棄市。 丁巳,涼州觀察使、判雄州事劉福卒,贈太傅、忠正節度使。福武人,不知書,御下有方畧,為政簡易。在雄州五年,境內寜謐,百姓遮轉運使,願追述治迹,以其狀聞,詔許立遺愛碑。諸子嘗勸福建大第,福怒曰:「我受祿甚厚,足以僦舍自庇,汝曺固當以身許國,既無尺寸之效,豈可營居,第為自安計乎?」卒不許,沒後,帝聞其言,以白金五千兩賜其子,令市宅以居焉。三司嘗建議劍外賦税輕,詔監察御史張觀乗傳按行諸州,因令稍増之,觀上疏言:「逺民易動難安,専意撫之,猶慮其失所,況増賦以擾之乎?」帝深然其言,因留不遣,其後,觀復上疏言:「臣竊見陛下天慈優容,多與近臣論政,徳音往復,頗亦煩勞,至于有司職官,承意將順,簿書叢脞,咸以上聞,豈徒䙝凟至尊,實亦輕紊國體。願陛下聴斷之暇,宴息之餘,體貌大臣,與之揚㩁,使沃心造膝,極意論思,則治體化源,何所不至?豈與較量金穀,剖析毫釐,以有限之光隂,役無涯之細務者,可同年語哉?」帝覽而善之,召賜五品服,以為度支判官。 閏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以鄭文寳為陜西轉運副使,許便宜從事㑹,嵗歉,文寳誘豪民出粟三萬斛,活飢者八萬六千餘人。 庚辰,以瀛州防禦使安守忠知雄州。守忠嘗與僚屬宴飲,有軍校謀變,衷甲及門,閽吏狼狽入白,守忠言笑自若,徐顧坐客曰:「此輩酒狂耳,擒之可也」。人服其量。 己丑,詔:「京城無賴輩蒱博開櫃坊,屠牛馬驢狗以食,銷鑄銅錢為器用雜物,令開封府戒坊市,謹捕之,犯者斬匿不以聞及居人邸舍,僦與惡少為櫃坊者同罪」。是月,命翰林學士賈黃中、蘓易簡領差遣院,李沆同判吏部流內銓。學士領外司,自此始也。 三月乙丑,辛仲甫罷參知政事。 己巳,帝以嵗旱蝗,詔呂蒙正等曰:「元元何罪?天譴如是,蓋朕不徳之所致也!卿等當於文徳殿前築一臺,朕將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譴」。蒙正等惶恐謝罪,匿詔書,翌日而雨,蝗盡死。先是,帝召近臣問時政得失,樞宻直學士冦凖對曰:「《洪範天人之際,其應若影響。大旱之證,蓋刑有所不平。頃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賕,贓數萬計,吉既伏誅,家且籍沒,而淮以參知政事沔之母弟,止杖於私室,仍領定逺主簿,用法輕重如是,亢暵之咎,殆不虛發也」。帝大悟,明日見沔,切責之。 是月,翰林學士宋白等上新定淳化編敕三十卷。 夏四月庚午朔,詔罷端州嵗貢石硯。辛巳,以樞宻副使張齊賢、給事中陳恕並參知政事,僉書樞宻事張遜為樞宻副使,樞宻直學士溫仲舒、冦凖並為樞宻副使,樞宻副使張宏罷為吏部侍郎。宏性懦謹,無他策畧,居內廷,見胥吏必先勞揖吝,嗇好聚畜,不為時所重。 初,王沔與張齊賢同掌樞務,頗不叶。齊賢出代州,沔遂為副使。參知政事陳恕筦鹽鐡,性苛察,亦嘗與沔忤。于是齊賢與恕並在中書,沔不自安,慮官屬有以中書舊事告二人者。己丑,左司諫王禹偁上言:「請自今羣官詣宰相及樞宻院使,並須朝罷於都堂請見,不得於本㕔延接賓客,以防請託」。沔喜,即白帝施行之,仍令御史臺宣布中外。左正言謝泌上言:「伏覩明詔,不許兩府接見賓客,是疑大臣以私也。天下至廣,萬幾至繁。陛下以聰明寄于輔臣,茍非接見羣官,何以悉知外事?古人有言曰:疑則勿用,用則勿疑。若國祚衰季,彊臣擅權,當此之時,可以為慮。今陛下鞭撻宇宙,總覽豪傑,朝廷無巧言之士,方面無姑息之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奈何疑執政大臣為衰世之事乎!使非其人,當斥而去之,既得其人,任之以政,又何疑也?設若杜公堂請謁之禮,豈無私室乎?塞相府請求之門,豈無他徑乎?此非陛下推赤心以待大臣,大臣展四體以報陛下之道也。王禹偁識量庸淺,昧於大體,妄率胸臆以蔽聰明,狂躁之言,不可行用」。帝覽奏嘉歎,即命追還前詔,仍以泌所上表送史館。 五月庚子,置諸路提㸃刑獄官。 乙巳復置折博倉。折博倉,即折中倉也,端拱二年九月初置,尋以嵗旱中止,今乃復之。 左正言謝泌數論時政得失,帝嘉其忠藎,丙辰,擢右司諫,賜金紫并錢三十萬。泌一日得對便殿,帝復面加賞激,泌謝曰:「陛下從諫如流,故臣得以竭誠。昔唐末有孟昭圖者,朝上諫疏,暮不知所在,前代如此,安得不亂!」帝動容久之。 六月甲戌,忠武節度使、同平章事潘美卒,贈中書令,諡武恵。 乙酉,汴水決浚儀縣,壊連堤,泛民田,帝昩旦,乗步輦出乾元門,宰相、樞宻使迎謁于路,上謂曰:「東京養甲兵數十萬,居人百萬家,轉漕仰給在此一案,朕安得不顧?」車駕入泥淖中,行百步,従官震恐,殿前都指揮使戴興捧承步輦出泥淖中,詔興督步卒數千塞之,日未昧而堤岸屹立,水勢遂定,始就次,大官進膳,親王、近臣皆泥濘沾水,知縣事宋炎亡匿不敢出,帝特赦其罪。 秋七月,李繼遷聞翟守素將兵来討,恐懼,奉表歸順。丙午,授繼遷銀州觀察使,賜以國姓,名曰保吉。趙保忠又薦其親弟繼沖,帝亦賜姓,改名保寜,授綏州團練使。封其母㒺氏西河郡太夫人。見王禹偁草繼遷制詞。 帝欽恤庶獄,慮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詆,八月乙卯,置審刑院于禁中,以樞宻直學士李昌齡知院事,兼置詳議官六員。凡獄具上奏者,先由審刑院印訖,以付大理寺、刑部斷覆以聞,乃下審刑院詳議申覆,裁決訖,以付中書,當者即下之,其未允者,宰相復以聞,始命論決。 丁亥,并州言戎人四百餘口內附。帝因謂近臣曰:「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皆可預防,惟姦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帝王用心,常須謹此」。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