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至元十八年十二月丁未 (1282/1/26)"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至元十八年十二月丁未 (1282/1/26)」
Total 1

卷一百五十三

6
十八年春正月辛丑,召阿喇哈、范文虎、囊嘉特同赴闕受訓諭,以巴圖、張珪、李庭留後,命實都洪茶丘軍,陸行抵日本,兵甲則舟運之,所過州縣,給其糧食,用范文虎言,益以漢軍萬人,文虎又請馬二千給圗實,呼斯軍及囘囘砲匠,帝曰:「戰船安用此?」皆不從。 癸夘,發鈔及金銀付博囉,以給貧民。 丁未,敇江南州郡兼用蒙古囘囘人,凡諸王位下合設逹嚕噶齊,並令赴闕。 丙辰,帝幸漷州。 癸亥,邵武民髙日新據龍樓寨為亂,擒之。二月辛未,帝幸栁林。 乙亥,立上都留守司。 陞敘州為路,𨽻安西省。 移潭州省治鄂州,徙湖南宣慰司于潭州,從湖廣平章政事阿里哈雅請也。阿里哈雅所定荆南、淮西、江西、海南、廣西之地,凡得州五十八,峒夷山獠不可勝計,大率以口舌降之。未甞專事殺戮,又其取民,悉定從輕賦民,所在立祠祀之。 丙戌,征日本軍啓行。先是,翰林學士王磐聞師行有期,入諫曰:「日本小夷,海道險逺,勝之則不武,不勝則損威,臣以為勿伐便」。帝震怒,謂非所宜言,且曰:「此在吾國法,言者不赦,汝豈有他心而然耶?」磐對曰:「臣赤心為國,故敢以言,苟有他心,何為從叛亂之地,冒萬死而來歸乎?今臣年已八十,且無子嗣,他心欲何為耶?」明日,帝遣侍臣以溫言慰撫,使無憂懼,後閲內府珍玩,有碧玉寳枕,因出賜之。 己丑,福建省左丞蒲壽庚言,詔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五十,民實艱苦。詔止之。 乙未,皇后鴻吉哩氏崩。后性明敏,逹於事機,國家初政,左右匡正,與有力焉。四集,賽奏割京城外近地牧馬,帝許之,后將諫,先陽責劉秉忠曰:「汝何不諌,若初定都時,以地牧馬則可,今軍民分業已定,奪之可乎?」事遂止。后嘗於太府監支繒帛表裏各一,帝謂后曰:「此軍國所需,非私家物,后何可得支?」后自是率宮人親執女工,拘諸舊弓弦練之,緝為紬以製衣,其靱宻比綾綺,宣徽院羊臑皮置不用,后取之,合縫為地毯,其勤儉有節而無棄物,類如此。宋亡,㓜主入朝,后不樂,帝曰:「江南平,自此不用兵甲,人皆喜之,爾何獨不樂?」后曰:「自古無千嵗之國,毋使吾子孫及此,則幸矣」。帝以宋府庫物置殿庭,召后視之,后一視而反。帝遣宦者追問后何欲,后曰:「宋人貯蓄以貽子孫,子孫不能守,而歸於我,我又何忍取之?」宋太后全氏至京,不習風土,后奏乞令回江南,帝不允,至三奏,帝乃答曰:「爾婦人無逺慮,若使之南還,或浮言一動,即廢其家,非所以愛之也。若愛之,但時加存恤可耳」。后退,益厚待之。 丙申,帝還宮,以中書右丞、行江東道宣慰使阿喇哈為中書左丞相、行中書省事、江西道宣慰使、兼招討使。伊徳黙色參知政事、行中書省事。以遼陽、懿、蓋、北京、大定諸州旱,免今年租税之半。 遣皇太子行邊,復以巴延佐之。帝諭太子曰:「巴延才兼將相,忠於所事,故俾從汝,汝毋以常人遇之也」 三月戊戌,國子祭酒致仕許衡病革,㑹家人祀,先衡曰:「吾一日未死,寕可不有事於祖考?」起奠獻如儀。既徹而卒,年七十三。衡、甞語其子曰:「我平生為虛名所累,竟不能辭官,死後,慎勿請,諡勿立碑,但書許某之墓」四字,使子孫識其處足矣」。衡善教,其言煦煦,雖與童子言,如恐傷之,故所至無貴賤賢不肖,皆樂從之,服其教者,如金科玉條,終身不敢忘,或未嘗及門,傳其緒餘,而折節力行為名,世者往往有之,丞相安圗一見衡,語同列曰:「若此輩自謂不相上下,葢十百與千萬也」。翰林承㫖王磐,氣槩一世,少所與可,獨心折於衡曰:「先生神明也」。後贈司徒,追封魏國公,諡文正。 辛酉,立登聞鼓院,許有寃者撾鼓以聞。 夏四月癸酉,復頒中外官吏俸。 辛巳,通、泰二州飢,發粟二萬一千六百石賑之。 五月庚申,嚴鬻人之禁,乏食者量加賑貸。 六月丙寅,敇謙州織工百四十二戸貧甚,以粟給之,其所鬻妻子,官與贖還。 庚寅,以阿喇哈有疾,詔安塔哈統率軍馬征日本。壬辰,以中書左丞呼圗特穆爾為中書右丞、行中書省事,御史中丞、行御史臺事呼勒色為中書左丞,行尚書省事。 秋七月己亥,阿喇哈卒于軍。 庚戌,以松州知州布薩圗格前後射虎萬計,賜號萬虎將軍。 辛酉,索多征占城,賜駞蓬,以辟瘴毒。 入月甲子朔,招討使方文言擇守令、崇祀典、戢姦吏、禁盜賊、治軍旅、奨忠義六事,詔廷臣及諸老議舉行之。 丙寅,熒惑犯諸侯西第三星。 庚午,䝉固岱為中書右丞,行中書省事。 ,詔征日本軍回,所在官為給糧。先是,命安塔哈代阿喇哈,分戍三海口,就招海中,餘㓂未至,而實都洪茶丘、范文虎、李庭、金方慶等已航海至平壺島,遇颶風敗舟,諸將各擇堅艦乗之遁去,棄士卒十餘萬于島,衆推張百戸者為帥,方伐木作舟為歸計,日本覘知之,率衆來襲,盡殺䝉古、高麗、漢人,謂新附軍為唐人,不殺而奴之,十萬之衆得逃還者于閶莫青、呉萬五三人而已。文虎部將楚鼎率千餘人渡海,大風忽至,舟壞,鼎挟破舟板,漂流三晝夜,至一山㑹文虎船,因得逹高麗之金州,合浦海屯駐散兵亦漂泛来集,遂領之以歸。 閏月癸巳朔,安塔哈乞以戍三海口軍擊福建賊陳弔眼,詔以重勞不從。 丁巳,括江南戸口税課。 壬戌,兩淮轉運使阿喇斯迪音坐盜官鈔二萬一千五百錠,盜取和買馬三百四十四疋。朝廷宣命格而弗頒。又以官員所佩符擅與家奴往来貿易,伏誅。 九月癸未,京兆等路嵗辦課額,自一萬九千錠增至五萬四千錠,阿哈瑪特尚以為未實,欲覈之。帝曰:「阿哈瑪特何知?」事遂止。 少府為諸王昌童建宅于太廟南,太常丞田忠良往仆其柱,少府奏之,帝問忠良,對曰:「太廟前豈諸王建宅所耶?」帝曰:「卿言是也」。又奏曰:「太廟前無馳道,非禮也」。即敇中書闢道。國制,十月上吉,有事于太廟。或請牲不用牛,忠良奏曰:「梁武帝用麫為犧牲,後何如耶?」從之。忠良,中山人也。 冬十月乙未,享于太廟,貞懿順聖昭天睿文光皇后祔。 己亥,降詔諭安南國,立日烜之叔遺愛為安南國王,仍發新附軍千人衛送入安南。 帝方信桑門之教,詔樞宻副使張易等參校道書。易等言,惟道德經為老子所著,餘皆後人偽撰。己酉,詔悉焚之。 立行中書省于占城,以索多為右丞,劉深為左丞。 兵部侍郎伊黙色參知政事。 庚戌,敇以海船百艘,新舊軍及水手合萬人,期以明年正月征海外諸番,仍諭占城郡王給軍食。 壬子,用和爾郭斯言,於揚州、隆興、鄂州、泉州四省,置蒙古提舉學校官各二員。 癸丑,皇太子至自北邊。 漳州盜陳弔眼聚衆十萬,連五十餘寨,扼險自固,高興攻破十五寨,弔眼走保千壁嶺。興上至山半,誘與語,接其手,掣下擒斬之,漳境悉平。甲子敇誅弔眼餘黨並收其兵仗,繫送京師。 高麗國金州等處置鎮邊萬戸府,以控制日本。 高麗國王請完濱海城防日本,不允。 十二月甲午,以翁吉喇特為中書右丞相。 己亥,罷日本行中書省。 丁未,議選侍衛軍萬人練習,以備扈從。 癸丑,敇免益都、淄莱、寕海、開河夫今年租賦,仍給其傭直。是嵗,改漳州為路。 保定路清苑縣水,平陽路松山縣旱,高唐、夏津、武城等縣蟊害稼,並免今年租,計三萬六千餘石。 蜀初定,帝閔其地乆受兵,百姓傷殘,擇近臣撫安之,以東宮典文書伊勒濟爾海為嘉定路逹嚕噶齊,時方以闢田、均賦、弭盜、息訟諸事,課守令伊勒濟爾海奉詔甚謹,民安之,使者交薦其能,㑹盜起雲南,號數十萬,聲言欲㓂成都,伊勒濟爾海馳入告急,言辭懇切,繼以泣涕,大臣疑其不然,帝曰:「雲南朕所經理,未可忽也」。乃推食以勞之,又語伊勒濟爾海曰:「南人生長亂離,豈不厭兵畏禍耶?御之乖方,保之,不以其道故為亂耳。其歸以朕意告諸将,叛則討之,服則舍之,毋多殺以傷主意,則人必定矣!伊勒濟爾海至蜀,宣布上㫖,雲南乃安。 益都等路宣慰使、都元帥來阿巴齊發兵萬人開運河,往来督視寒暑不輟,有兩卒自傷其手,以示不可用,阿巴齊檄樞宻府并行省奏聞,斬之,以懲不律。運河既開,遷膠莱海道漕運使阿巴齊,寜夏人也。 嘉議大夫、太史令王珣居父喪哀毀,日飲勺水,帝遣內侍慰諭之。未幾卒,年四十七。後追封定國公,諡文肅。 河東按察使伊勒蘓哈遷南臺中丞,帝出內中寳刀賜之曰:「以鎮外臺」。時丞相阿哈瑪特之子庫克新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恃勢貪穢,伊勒蘓哈發其姦,得贓鈔八十一萬錠,奏請誅之,并劾江南釋教總統嘉木揚喇勒智諸不法事,諸道竦動。十九年春正月丙寅,罷征東行中書省。 丁夘,諸王札喇呼至自軍中,時皇子北平王以軍鎮阿里瑪圖之地以禦海都,諸王錫里濟與托克托特穆爾等謀刧北平王以叛,欲與札喇呼結援於海都,海都不從。色埒黙悔過,執錫里濟等,北平王遣札喇呼以聞。 妖民張圓光伏誅。二月辛夘朔,帝幸栁林。 修宮城、太廟、司天臺。 癸巳,遣使往乾山造江南戰船千艘。 壬寅,命軍官陣亡者其子襲職,以疾卒者授官降一等,具為令。 乙巳,立廣東按察司。 戊申,帝還宮。 己酉,減省部冗員。 徙浙東宣慰司于溫州。 分軍戍守江南,自歸州以及江隂至三海口,凡二十八所。 壬子,遣諸王相輝和爾擊緬。初,尼雅斯迪音自緬還,言熟其國形勢可擊,遂以塔卜為右丞,伊克徳濟為參政,命相輝和爾督諸軍復往擊之。 甲寅,帝幸上都。 申嚴漢人軍器之禁。 三月戊寅,益都千戸王著以中書左丞相阿哈瑪特蠧國害民,與髙華善合謀殺之。著素志疾惡,因人心憤怨,宻鑄大銅鎚,自誓願擊阿哈瑪特首,㑹髙華善以祕術行軍中,無驗而歸,詐稱死,殺其徒,以尸欺衆逃去,人亦莫知。著乃與合謀,結八十餘人,夜入京城,時皇太子從帝如上都,而阿哈瑪特留守京師,著以太子素惡其奸,乃遣二西僧至中書,詐稱皇太子,與國師還都建佛事,省中疑之,時髙觿、張九思皆宿衛宮中,詰之,倉皇失對,遂以二僧屬吏訊之,不伏,觿、九思乃集衛士及官兵,各執弓矢以備。壬午,著復矯太子令,俾樞宻副使張易發兵,夜㑹東宮,易不察,遽以兵往,觿問:果何為易附耳語,曰:太子來誅左相也」。既而省中遣使出迎,悉為偽太子所殺,奪其馬入健德門,夜二鼓,觿等忽聞人馬聲,遥見燭籠儀仗,將至宮門,其一人前呼啓關觿,謂九思他時殿下還宮,必以旺扎勒、賽音二人先請得見二人,然後啟,關觿呼二人不應,即語之曰:皇太子平日未嘗行此門,今何来此也?賊計窮,趨南門,觿留張子政等守西門,亟走南門伺之,偽太子立馬指揮,呼省官至前,責阿哈瑪特數語,著即牽去,以所袖銅鎚碎其腦,立斃,繼呼左丞郝禎至,殺之,囚右丞張恵觿,乃與九思大呼曰:此賊也,叱衛士亟捕之,留守司逹嚕噶齊博敦遂持梃前擊立馬者墜地,弓矢亂發,衆奔潰,多就擒,高華善等逃去,著挺身請囚中丞額森特穆爾馳奏,帝時方駐蹕察罕諾爾,聞之震怒,即日至上都,命樞宻副使博羅、司徒和爾郭斯、參政阿里等馳驛至上都討為亂者,庚辰,獲高華善于髙梁河。辛巳,博囉等至,壬午,誅王著、高華善于市,皆醢之,并殺張易著臨刑,大呼曰:王著為天下除害,今死矣!異日必有為我書其事者,復以張易從著為亂,將傳首四方。張九思曰:易應變,不審則有之,坐以與謀則過矣,乞免傳首」。從之。初,著作佐郎湘潭張康,旁通術數,嘗上奏,嵗壬午,太一理艮宫,主大将客參將囚,直符治事,正屬燕分,明年春,京城當有盜兵,事干將相,至是其言果驗。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