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建隆二年五月庚寅 (961/7/13)"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建隆二年五月庚寅 (961/7/13)」
Total 1

卷二

9
漢初,犯私麴者棄市,周令至五斤死。帝以其法尚峻,庚申,詔民犯私麴十五斤,以私酒入城至三斗者,始處極典,其餘罪有差。考異、李燾長編,繋以壬申日。按四月無壬申,今從本紀。又以前朝鹽法太峻,定令官鹽䦨入禁地,貿易至十斤、煑鹻至三斤者,乃坐死。民所受蠶鹽入城市三十斤以上者,奏裁。考異:李燾云:「按太宗實録:「先是,官貨鹽于民,蠶事既畢,即以絲絹償官,謂之蠶鹽,令民從夏秋賦租償其直。食貨志云:唐有蠶鹽,皆賦于民,隨夏稅收錢絹。與實録少異,當再考之。 是月,遼主射鹿不視朝。 五月癸亥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以皇太后疾赦,雜犯死罪巳下。 詔司天少監王處訥等重覈欽天厯。先是,欽天、厯成,處訥私謂王朴曰:「此厯不久即差」。因指其當差處以示朴,朴深然之。 初,周世宗命國子司業兼太常博士洛陽聶崇義崇義,初見顯徳四年。詳定郊廟器玉,崇義因取三禮舊圖,考正同異,別為新圖二十卷。至是來上,詔加褒賞,仍命太子詹事尹拙集儒臣參議。拙多所駁難,崇義復引經解釋,乃悉以下工部尚書竇儀裁處,至當頒行。 甲戌,令殿前、侍衛司及諸州長吏閲所部兵,驍勇者升其籍,老弱怯懦者去之。初置剰員,以處退兵。考異按:李燾云:此但令諸州揀去老弱者耳。部送強壯以補兩司之闕,乃乾徳三年八月事,兵志及經武聖畧等多并言之,非是。今從實録。 罷常參官。序遷法,舊制皆以嵗月序遷,帝謂宰相曰:「是非循名責實之道」。會監門衛將軍魏仁滌等治市征,有羨利,並詔増秩,自是不以序遷矣。庚寅,供奉官李繼昭坐盜賣官船棄市。 詔諸州勿復調民給,𫝊置悉代以軍卒。 五代以來,州郡牧守多武人任獄吏,恣意用法,時金州民有馬漢恵者,殺人,無頼閭里患之,其父母及弟共殺漢恵,防禦使仇超、判官左扶悉按誅之,帝怒超等持法深刻,並除名流扶海島,自是人知奉法。 六月甲午,皇太后杜氏崩於滋徳殿。太后聰明有智度,每與帝㕘决大政,猶呼趙普為書記,嘗撫之曰:「趙書記且為盡心,吾兒未更事也」尤愛光義,毎出,輒戒之曰:「必與趙書記偕行」。疾革,召普入受遺命,太后問帝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帝嗚咽不能對。太后曰:「吾方語汝以大事,而但哭耶?」問之如初。帝曰:「此皆祖考及太后之餘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柴氏使㓜兒主天下,羣心不附故耳。汝與光義皆吾所生,汝後當傳位汝弟。考異:薛應旂、王宗沐宋元通鑑皆作后,云汝百嵗後當傳位,光義、光義傳光美,光美傳徳昭。又王洙、史質云遺命光義、光美、徳昭以次傳位。今案宋史、東都事畧及陳桱通鑑續編但云傳位於汝弟,並無傳光、美、徳、昭語,李燾辨之甚詳,今不取薛王之說。四海至廣,能立長君,社稷之福也」。帝頓首泣曰:「敢不如太后教」。因謂普曰:「汝同記吾言,不可違也」。考異東都事畧云:后因謂趙普曰:爾。同記哥,言不可違也」。按是時太宗不在帝旁辨,見長編註中,今不取。普即就榻前為誓書於紙尾署曰:「臣普記藏之金匱,命謹宻宮人掌之」。考異:李燾曰:司馬光記聞稱太后欲傳立二弟,其意謂大宗及秦王廷美也。今從正史及新録,而舊録無有是事。按太后以周鄭王㓜羣情不附,故令太祖授天下於大宗,大宗當是時年二十三矣,太祖母弟也。若并及廷美,則無謂廷美。當是時纔十四歲,而太祖之子魏王徳昭亦十嵗,其齒蓋不甚相逺也。舍嫡孫而立庶子,人情殆不然。然則太后顧命,獨指太宗記聞誤也。正史新録稱太宗亦入受顧命,而記聞不載,今從記聞。按太宗初疑趙普有異論,及普上章自訴,且發金匱,得普所書,乃釋然。若同於牀下受顧命,則親見普書矣。又何竢普上章自訴,且發金匱乎?盖正史、新録容有潤色。按太祖實録載普自訴章,其辭畧與記聞同,當顧命時,太宗實不在旁也。正史、新録別加刪修,遂失事實耳,故必以太宗實録及記聞為正。王禹偁建隆遺事又云廷美與太祖、大宗皆杜太后所生。今本傳以廷美為大宗乳母王氏所生,非也。謹按廷美與趙廷俊同母母,耿氏實太宗親語宰相,國史著之,其迹明甚,不知遺事果何所據,廼云爾。就使廷美真杜太后所生,有罪黜廢,於親親之道奚損,而太宗特設此虚偽以自欺耶?其不然决矣。或者杜太后愛廷美,與親所生不異,故流俗因有是說。且太后享年六十崩逝,時廷美纔十四嵗,逆數之,則生廷美,時太后巳四十七也。然宮掖事秘,要不可用傳聞無驗語,改國史明迹,況所謂建隆遺事者,亦不必皆禹偁所記耶?臣燾嘗辨之,具開寶九月十月、興國六年九月。 己亥,羣臣請聽政,從之。庚子,以太后䘮,權停時享。辛丑,見百官於紫宸殿。 庚申,帝釋服。是日,唐主景卒於南都,遺令留𦵏西山,累土數尺為墳,且曰:「違我言,非忠臣孝子也」。考異唐主死日,宋史作八月甲辰,東都事畧作八月庚子,皆誤。今從南唐書。 壬戌,以太后殯,不受朝。 秋七月唐主喪歸金陵。考異:按王舉天下大定録,景喪歸在七月,而南唐書則云八月至金陵。今長編以大定録為據,從之。有司議梓宮不宜復大內,太子從嘉不可,乃殯於正寢。從嘉即位,改名煜,尊母鍾氏為太后。后父名泰章,易其號曰聖尊后。立妃周氏為國后,大赦境內。罷諸道屯田務歸本州縣。先是,唐主用尚書員外郎李徳明議,興復曠土為屯田,以廣兵食,所使典掌者多非其人,侵擾州縣,豪奪民利,大為時患。至是,悉罷使職,委所屬縣令佐與常賦俱徴,隨所租入,十分賜一以為祿廩,民稍休息焉。 初,帝既誅李筠及重進,一日,召趙普問曰:「自唐季數十年來,帝王凡易八姓,戰鬭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普曰:「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糓,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時石守信、王審琦等皆帝故人,各典禁衛,普數言於帝,請授以他職,帝曰:「彼等必不吾叛,卿何憂?」普曰:「臣亦不憂其叛也,然熟觀數人者,皆非統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軍伍間萬一有作孽者,彼臨時亦不得自由耳」。帝悟,於是召守信等飲,酒酣,屏左右謂曰:「我非爾曹之力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艱難,殊不若為節度使之樂,吾終夕未嘗高枕臥也」。守信等請其故,帝曰:「是不難知,居此位者誰不欲為之?」守信等頓首曰:「陛下何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誰敢復有異心?」帝曰:「卿等固然,其如麾下有欲富貴者,一旦以黃袍加汝身,汝雖欲不為,其可得乎?」守信等頓首涕泣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帝曰:「人生如白駒過隙,所為好富貴者,不過欲多積金錢,厚自娱樂,使子孫無貧乏耳。卿等何不釋去兵權,出守大藩,擇便好田宅市之,為子孫立永逺之業,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懽,以終其天年?朕且與卿等約為婚姻,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守信等皆拜謝曰:「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稱疾請罷,帝從之,賞賚甚厚。庚午,以石守信為天平節度使,高懐徳為歸徳節度使,王審𤦺為忠正節度使、張令鐸為鎮寧節度使,皆罷軍職,獨守信兼侍衛都指揮使如故,其實兵權不在也。殿前副都㸃檢自是亦不復除授云。考異:李燾曰:按司馬光記聞,云守信等皆以散官就第,誤矣。王氏筆録盖得其實,今從之。文詞多取記聞,稍益以丁謂談録。大祖與趙普意,但不欲守信等典軍耳,豈不令守信等各居方鎮耶?太祖云為天子不若為節度使」,樂是欲守信等出為節度使也。及開寳三年冬十月,乃罷王彥超等節度使,蓋記閒誤併二事為一耳。邵伯溫見聞録又云王審𤦺坐擅入禁中救火,故罷。不知同時罷者四人,初不縁入禁中救火也,今不取。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