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建隆三年正月癸未 (962/3/3)"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建隆三年正月癸未 (962/3/3)」
Total 1

卷二

12
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朔,以喪不受朝賀。 己巳,命淮南道官吏發倉廩以賑飢民。初,戸部郎中沈義倫使吳越歸,言「揚、泗饑民多死,郡中軍儲尚百餘萬可貸民至秋乃收新粟。沮之者曰:「若歲薦饑,將無所取償,孰執其咎?」帝以詰義倫,對曰:「國家以廩粟濟民,自宜感召和氣,立致豐稔,寧復憂水旱邪?」帝悅,故有是命。考異義,倫名,犯太宗偏諱,故史稱沈倫。李燾曰:倫傳不載其年,故事稱元年。寳訓稱二年,亦不知的是何日。按倫於元年二月壬戌初除戸部郎中,四月乙卯受詔分督在京諸倉,則使吳越必在督倉以後,安得尚指秋粟,其稱元年者誤也。稱二年者亦無所証據,而此年正月乃有是命,疑此即太祖用倫之言,故載於此。倫於此年十一月丙寅,乃自戸部郎中除給事中。 甲戌,廣皇城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令諸州長吏勸課農桑。自後歲首必下此詔。 詔州縣不得役僑居民。 癸未,幸國子監。 丁亥,以監察御史劉湛為膳部郎中。湛𣙜茶,蘄春歲入増倍,遷拜越級,非舊典也。 二月庚寅,令翰林學士、文班常參官、曽任幕職、州縣者,各舉堪為賔佐令録者一人,聽內舉,貪濁畏懦,舉主坐之。 甲午,詔翰林學士、文班常參官,毎五日內殿起居,以次轉對,須指陳時政得失,朝廷急務,刑獄寃濫百姓疾苦關急切者,許非時上章,無以觸諱為懼。己亥,更定竊盜律,贓滿五千足陌者乃處死。 蜀主以秦王𤣥詰為皇太子。 壬寅,帝謂侍臣曰:「朕欲武臣盡令讀書,俾知為治之道」。左右皆莫對。考異:李燾曰:「賜崔頌等酒果」。據實録在此年六月,崔頌𫝊亦云三年夏始聚生徒,而寳訓載武臣讀書事乃因賜頌等,誤也,今不取。 丁未,詔宰相、樞宻使、帯平章事、兼侍中、中書令、節度使者,納禮錢,宰相、樞宻使,三百千,藩鎮五百千,充中書門下公用,依唐制也。 甲寅,北漢冦潞、晉二州,守將撃走之。丙辰,幸國子監,遂幸迎春苑,宴從官。 三月戊午朔,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尹勲配𨽻許州,為教練使勲,督浚五丈河,陳留丁夫夜潰,勲擅斬其隊長十人,又追獲亡者七十人,皆刖其左耳,有詣闕稱寃者,兵部尚書李濤臥病家居,力疾草奏,乞斬勲以謝百姓,濤家人曰:「公宜自愛,朝廷事,姑置之」。濤憤然曰:「死者人之常,吾豈能免,但我掌兵柄,軍校無辜殺人,豈得不論?」帝覧其奏,嘉之,然念勲忠勇,止薄責焉。 帝謂宰臣曰「五代諸侯跋扈,多枉法殺人,朝廷置而不問,刑部之職幾廢。自今決大辟者,録案聞奏,委刑部詳覆」。 戊寅,詔三司春冬送戍卒衣,並官給車粟,毋得調發民丁。 己卯,封邱縣令蘇允元坐申雨降不實免官。 丁亥,徙北漢降民於邢、洺州,計口賦粟。 禁民火𦵏。 初,泉州節度使留從效卒,兄從願之子紹鎡嗣,領軍務。未幾,衙將臨淮陳洪進誣紹鎡謀附錢氏,執送於唐,推統軍副使張漢思為留後。洪進,初見開運元年。漢思亦見開運元年。洪考異。李燾曰:留從效傳,從效寢疾,為牙校張漢思、陳 進所刦,漢思自稱留後,洪進為副。而陳洪進傳乃稱從效卒,紹鎡掌留務月餘,洪進乃執紹鎡,推漢思自相矛盾,以他書參考,洪進傳得其實,而從效傳誤也。從效病當在二年冬,其死在今年春。大定録於三月載從效卒,然不知的是何日。十國紀年亦不載日。 夏四月乙未,延、寧二州大雨雪,溝洫氷。 丙申,以趙贊為彰武節度使,別受密㫖,許便宜從事,贊將至延州,乃分置步騎,前後絡繹,林莽之中,逺見旌旗,羌渾迎者,莫測其數,無不畏服。贊,延壽子也。贊,初見天福十二年。帝注意謀帥,既令贊屯延州,又命董遵誨屯環州,王彥昇守原州,馮繼業鎮靈武,以備西夏,李漢超屯關南,馬仁瑀守瀛州、韓令坤鎮常州,賀惟忠守易州,何繼筠領棣州,以拒契丹,又以郭進控西山,武守琪戍晉州、李謙溥守隰州、李繼勲鎮昭義,以禦太原諸臣家族在京者,撫之甚厚,郡中筦𣙜之利,悉與之,恣其圖囘貿易,免所過征税,由是邊臣皆富於財,得以養募死士,使為間諜,洞知蕃情,毎入冦,必能先知預備,設伏掩撃,自此累年無西北之虞,得以盡力東南,取荊湖川廣、吳越之地。 邢州言北漢民四百十人來降。 乙巳,贈兄光濟為邕王,弟光贊為夔王。追册會稽郡夫人賀氏為皇后。北漢冦麟州,防禦使楊重勲撃走之。 定難節度使李彛興遣使貢馬三百匹,帝方命玉工治𢃄,即遣使以帯賜之,彛興感服。 甲子,幸相國寺禱雨,遂幸迎春苑宴射。 乙亥,發潞州民開太行道,通餽運。 河北諸州旱,遣使乗𫝊檢旱苖。 甲申,復幸相國寺。禱雨,詔撤樂,太官進蔬食。 乙酉,大治宫闕倣西京制,命韓重贇董其役。 六月癸巳,以樞宻使吳延祚為雄武節度使,代知秦州。高防,秦州夕陽鎮古伏𦍑縣地,西北接大藪,材植所出,戎人久擅其利,及尚書左丞高防知秦州,建議置采造務,取其材以給京師,蕃部尚頗裕帥衆來争,異:宋史太祖本紀:「六月壬子,蕃部尚頗裕等爭采造務,以兵犯渭北,知秦州高防撃走之」。按是月癸巳,以吳延祚代防,如紀所書之日,則撃走在命延祚後二旬,恐誤。今從長編。防以狀聞,帝不欲邊境生事,乃遣延祚先一日謂之曰:「卿年高,久掌樞務,今與卿秦州,庶均勞逸。明日制出,恐卿以離朕左右,不能無憂,故先告卿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