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大定六年七月 (1166/7/29 - 1166/8/26)"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大定六年七月 (1166/7/29 - 1166/8/26)」
Total 3

卷一百二十四

5
淳熈元年春正月乙未,禁淮西諸闗採伐林木。 丙午,禁兩淮耕牛出境。 以交阯入貢,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 二月壬戌,金以完顔璋之來,宋使人就館奪其書而重賂之,杖璋百五十,除名,仍以所受禮物入官。 癸酉,四川宣撫使、雍國公虞允文卒。先是,帝嘗謂允文曰:「丙午之耻,當與丞相共雪之」。故允文許帝以恢復使蜀,一歲無進兵期,帝密詔趣之。允文言軍需未備,帝不樂。至是,遣二介持御札賜之,而允文已卒,不知其所言。後數年,帝幸白石,大閲,見軍皆少壯,謂輔臣曰:「此虞允文行沙汰之效也」。尋贈太傅,諡忠肅。允文慷慨磊落有大志,言動有則望,而知為任重之器,早以文學致身臺閣,晚際時艱,出入將相垂二十年,夙夜忠勤,無與二焉。 辛巳,為郭浩立廟于金州。 三月甲午,金主謂大臣曰「海陵純尚吏事,當時宰執止以案牘為功,卿等當思經濟之術,不可狃於故常也」 丙申,參知政事鄭聞罷為四川宣撫使。金完顔璋既以來使獲罪,因遣刑部尚書梁肅為宋國詳問使,其書略曰:「盟書所載,止於帝加皇字,免奉表稱臣稱名再拜,量減歳幣,便用舊儀,親接國書,兹禮一定,於今十年。今知歲元國信使到彼,不依禮例引見,輒令廹取於館姪,國體當如是耶?往問其詳,宜以誠報」。 癸丑,肅入見帝,仍立接國書。肅還,附書謝。金主大喜,欲以肅為執政。左丞相赫舍哩、良弼曰「梁肅可相,但使宋還即為之,宋人自此輕我矣」。乃止。 夏四月乙丑,金主諭宰臣曰「聞愚民祈福,多建佛寺,雖已條禁尚多犯者,宜申約束,無令徒費財用」。 戊寅,遣張子顔等使金報聘。 己卯,以姚憲參知政事,戶部尚書葉衡僉書樞密院事。 六月丙辰朔,詔禮官討論別建四祖廟,正太祖東向之位,從禮部侍郎李燾議也。 癸酉,改江陵府為荊南府。 戊寅,右丞相曽懐罷。先是,臺官詹亢宗季棠論事,因中懐懐,遂求退,且乞辯明誣謗,大理寺根究無實,乃貶責亢宗,及棠言者,追論參知政事姚憲與亢宗等通謀陷懐,以取相位,乃罷憲,甲申,落職與祠,以葉衡參知政事。 秋七月丁亥,復以四川宣撫使鄭聞參知政事。 壬辰,復以觀文殿大學士曽懐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己酉,詔姚憲南康軍居住。 八月乙未,知樞密院事張說罷。以徽猷閣學士楊倓僉書樞密院事。帝亷知說欺罔數事,命侍御史范仲芑究之,遂與祠。諫官湯邦彥又劾其姦贓,乃責居撫州,後許自便,數年死。 九月乙酉朔,以曽覿為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月乙卯朔,金圖畫功臣于衍慶宮。金主思太祖、太宗創業艱難,求當時羣臣勲業最著者二十一人,圖畫于衍慶宮聖武殿之左右廡。遼王舍音、金源郡王薩噶、遼王鄂特本、秦王尼瑪哈、宋王斡里雅布、梁王烏珠、金源郡王蘓卜實、金源郡王鄂羅、金源郡王固紳、金源郡王羅索、楚王摩囉歡、魯王棟摩、金源郡王尼楚赫、隨國公阿里罕、金源郡王烏庫納、豫國公蒲嘉努、金源郡王薩里罕、兖國公劉彥宗、特進鄂羅古、齊國公韓企先特進錫錫。 辛酉,立金銀出界罪賞。 丙寅,參知政事鄭聞卒。 壬午,以魏王愷判明州。 十一月甲申朔,日有食之。 戊戌,以禮部侍郎龔茂良參知政事,僉書樞密院事楊倓罷。茂良先為廣東提刑,建學右文,掩骼埋胔,有善政,為江西運判救荒,功尤著。除禮部侍郎,帝亟欲用之,手詔問國朝典故,有從官徑除執政例,遂拜參知政事,奏事賜坐,帝顧葉衡及茂良曰:「兩參政皆公議所與」。衡等起謝,帝從容曰:「自今諸事毋循私,若鄉曲親戚,未須援引,朕每存公道設有誤,卿等宜力爭,君臣之間,不可事形迹」。茂良曰:「大臣以道事君,遇有不可,自當啟沃,豈容迹見於外?」因上言:「官人之道,在朝廷則當量人才,在銓部則宜守成法。法本無弊,例實敗之法者,公天下而為之者也。例者,因人而立,以壊天下之公者也。昔之患在於用例破法,今之患在於因例立法。諺稱吏部為例部,今七司法雖不無踈略,然守之亦可以無弊,而徇情廢法,相師成風,蓋用例破法其害小,因例立法其害大,法令繁多,官曹冗濫,職由此也。望令重行考定,非大有抵梧者弗去,稍涉寛縱者悉刋止之,庶幾賕謝之姦絶,冒濫之門塞矣」。乃詔有司刋定七司法。 金主諭尚食局使曰:「大官之食,皆民脂膏。日者品味太多,不可徧舉,徒為虛費。自今進可口者,數品而已」 丙午,右丞相曽懐罷。戊申,以葉衡為右丞相兼樞密使。衡有才智,由小官,不十年至宰相,人謂出於曽、覿云。 十二月丁巳,以吏部尚書李彥頴僉書樞密院事。丙辰,罷鐵錢,改鑄銅錢。 壬申,葉衡等上真宗玉牒,臣僚言:「出賣官田,二年之間,三省、戶部困於文移,監司、州郡疲於出賣,上下督察,不為不至。始限一年,繼限二年,已賣者纔十三,已輸者纔十二。蓋賣産之家,無非大姓,估價之初,以上色之産,輕立價貫,揭榜之後,率先投狀,若中下之産無人屬意,所立之價,輕重不均,莫若且令原佃之家著業輸租,猶可歲得數十萬斛」。從之。二年春正月癸巳,前宰相曽懐、梁克家坐擅改堂除,克家落職,懐降職。 三月乙巳,詔武舉第一人補秉義郎,堂除諸軍計議官。 夏四月乙卯,賜禮部進士詹騤以下四百三十六人及第、出身。蜀人楊申對䇿,言恢復之志不堅者二事。一謂妃嬪滿前,聖意幾於惑溺,一謂䇿士之始,以談兵為諱,上覽不悅,置之第五等,是科得羅㸃。 己巳,宴輔臣于玉津園。帝謂葉衡等曰:「朕嘗觀無逸篇,見周公為成王歴數,商、周之君享國久,速真後世」龜鑑、衡等奏曰「陛下能以無逸為鑑,真社稷無窮之福也」帝又曰「朝廷用人,止論其賢否,如何不可有黨。如唐之牛、李,其黨相攻,四十年不解,皆緣主聽不明,所以至此。文宗乃言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朕嘗笑之。為人主者,但公是公非,何緣有黨?」又曰:「近來士大夫好倡為清議,此語一出,竊恐相師成風,便以趨事赴功者為猥俗,以矯激沽譽者為清髙,駸駸不已。如東漢激成黨錮之風,深害治體,豈可不戒。卿等宜書諸紳」。 龔茂良與周必大薦宜黃知縣劉清之,召入對,首論民困兵驕,大臣退託,小臣茍媮,願陛下廣覽兼聽,并謀合智,清明安定,提要挈綱而力行之,古今未有俗不可變、弊不可革者,變而通之,亦在陛下方寸之間耳。又言用人四事:「一曰辯賢否。道義之臣,大者可當經綸,小者可為儀刑,功名之士,大者可使臨政,小者可使立事,至於謀富貴利達者下也。二曰正名實。今百有司職守不明,非曠官則侵偪,願詔史官考究設官之本意,各指其合主何事,制㫖親定,載之命書,依開寳中差諸州通判故事,使人人曉然知之而行賞罰焉。三曰使材能軍旅、武臣錢穀能吏,必臨之以忠信不欺之士,使皆得以效其所長。四曰聽換授。謂文武之官不可用,違其才,然不當許之自列,宜令文武臣四品以上,各以性行材略及文武藝,每歲互舉堪充左右選者一人,於合入資格外,例與優奬。帝深然之。 五月辛卯,諭宰相以朝政闕失,士民皆得獻言。趙雄奏事,帝曰:「今夏蠶麥甚熟,絲米價平可喜」雄奏:「《孟子》論王道始於不饑不寒」帝曰「近世士大夫好髙論,恥言農事,微有西晉風。豈知《周禮》與《易》言理財,周公、孔子曷嘗不以理財為務。且不獨此,士夫諱言恢復,不知其家有田百畝,內五十畝為人所據,亦投牒理索否?」雄曰:「陛下志在大有為,敢不布堯言,書之《時政記》。 茶㓂賴文政起湖北,轉入湖南官軍,數為所敗。庚子,命鄂州都統李川調兵捕之。 乙巳,詔知縣三年為任。 六月庚戌朔,以四川宣撫使沈夏同知樞密院事。 辛酉,罷四川宣撫司。 以倉部郎中辛棄疾為江西提刑,節制諸軍,討捕茶冦,用葉衡之薦也。 丁卯,以左司諫湯邦彦言蔣芾、王炎並落職,芾建昌軍,炎袁州居住。張說落節度使,撫州居住。 是月,茶冦自湖南犯廣東。 秋七月辛丑,有星孛于西方。 八月丙辰,江西總管賈和仲以捕茶冦失律,除名、賀州編管。 甲子,賜安南國王印。 丁卯,蠲湖南、江西被冦州縣租稅。 丁丑,遣左司諫湯邦彥使金申議。 九月乙卯朔,湯邦彥請分揚廬州、荊南、襄陽府、金州、興元府、興州為七路,每路文臣一人充安撫使以治民,武臣一人充都縂管以治兵,三載視其成,以議誅賞。從之。 乙酉,振恤淮南水旱州縣。辛卯,髙麗西京留守趙位寵以慈悲嶺至鴨淥江四十餘城,叛附于金,金主曰:「朕懐綏萬邦,豈助叛臣為虐?」執其使付髙麗位,寵尋伏誅。 乙未,右丞相葉衡罷。初,帝諭執政,選使求河南陵寢地,衡奏湯邦彦有口辯,宜使邦彥請對,知薦出於衡,恨之,因奏衡對客,有訕上語。帝大怒,即日罷衡。 丁未,同知樞密院事沈夏罷。 贈趙鼎太傅,追封豐國公。 閏月丁巳,以李彥頴參知政事,翰林學士王淮僉書樞密院事。 是月,辛棄疾誘賴文政殺之,茶冦平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全、賴文政、陳子明、李峒相繼竊發,皆能一呼嘯聚千百,殺掠吏民,至煩大兵翦滅,良由州以趣辦財賦為急,吏有殘民害物之狀,而州不敢問,縣以並緣科歛為急吏,有殘民害物之狀,而縣不敢問,田野之民郡,以聚歛害之,縣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盜賊以剽奪害之,民不為盜,去將安之?夫民為國本,而貪吏迫使為盜,今年𠞰除,明年剗盪,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損則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盜之由,講求弭盜之術,無徒恃平盜之兵,申飭州縣,以恵養元元為意,有違法貪冒者,使諸司各揚其職,勿但按舉小吏,以應故事,自為文過之地」,詔奬諭之。 冬十月壬午,加上徳夀宮尊號曰光堯夀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徳經文緯武太上皇帝,夀聖齊明廣慈太上皇后。 庚戌,麗正門內火。 初,金唐古部族節度使伊喇摩多之子殺其妻而逃,金主命捕之。至是,皇姑梁國公主請赦之,金主謂宰臣曰:「公主婦人不識典法,罪尚可恕。摩多請託至此,豈可貸宥」。不許。 戊午,提㸃坑冶王揖進羨餘十萬緡,詔卻之。 十二月辛巳,班《淳熈吏部七司法》。 甲午,立春,帝以上皇來年夀七十,預於是日詣徳夀宮行慶夀禮,大赦,文武官封父母,賞諸軍,議放天下苖税三之一,大臣言國用不足,乃止。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