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景祐二年正月壬寅 (1035/2/2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景祐二年正月壬寅 (1035/2/27)」
Total 1

卷四十二

4
景祐二年春正月壬寅,徙江東轉運司蔣堂為淮南轉運司兼發運司事。堂在淮南,嵗薦部吏二百員,曰:「十得二三,亦足報國矣」 以度支判官、工部郎中許申為江南東路轉運使。凡鑄銅錢十分,其劑銅居六分,鉛鍚居三分,皆有竒贏,此其大法也。申在三司,景祐元年十月丁巳朔,申始權度判。乃建議以藥化鐡雜鑄銅居三分,鐵居六分,費省而利厚。朝廷從之,即詔申用其法鑄於京師。然大率鑄錢雜鈆錫,則其液流速而易成,雜以鐵則流澁而多不就,工人苦之。初命申鑄萬緡,逾月才得萬錢。申性詭譎,自度言無校,乃求為江東轉運使,欲用其法鑄於江州。朝廷又從之,詔申就江州鑄百萬緡,無漏其法。中外知其非是,而執政主之,以為可行,然卒無成功。就江州鑄百萬緡,實録在二月,今并書。明年十二月,申自江東徙湖南。先是,鹽鐵副使任布請鑄大錢一當十,而申欲以銅鐵雜鑄,朝廷下其議於三司,程琳奏曰:「布請用大錢,是誘民盜鑄而䧟之罪,唐第五琦嘗用此法,訖不可行,申欲以銅鐵雜鑄,理恐難成,姑試之。申詐得售。蓋琳亦主其議故也。考異:李燾曰:琳傳載此事於天聖五年以前,誤也,當是景祐元年五月琳再為三司使時。王子融云:布請鑄大錢,行之京城,程琳集官議,子融時判度支,曰:「今軍營半在城外,獨行大錢城中可也」。事遂寢。與琳傳異,今不取。天章閣待制孫祖徳言:「偽銅法所禁,而官自為之,是教民欺也」。固爭之不従,遂出知兖州。 癸丑,置邇英、延義二閣,冩尚書無逸篇於屏。邇英在迎陽門之北,東向。延義在崇政殿之西,北向。考異:宋史本紀:癸丑,置邇英、延義二閣,冩尚書無逸篇於屏。通鑑續編云詔蔡襄冩。今從長編。是日,御延義閣,召輔臣觀盛度進《讀唐書》,賈昌朝講春秋》。既而曲宴崇政殿。 二月,燕肅等上考定樂器并見工人。戊午,御延福宮臨閲,奉郊廟五十一曲,因問李照樂何如,照對:樂音髙二律,擊黃鍾則為仲呂,擊夾鍾則為夷則,是冬興夏令,春召秋氣。蓋五代之亂,雅樂廢壊,王朴創意造律凖,不合古法,用之本朝,卒無福應,又編鐘鏄鐘無大小、輕重、厚薄長短之差,銅錫不精,聲韻失美,大者陵,小者抑,非中度之器,相𫝊以為唐舊鐘,亦有朴所製者。昔軒轅氏命伶倫截竹為律,復令神瞽協其中聲,然後聲應鳯鳴,而管之參差,亦如鳯翅,其樂傳之夐古不刋之法也。願聴臣依神瞽律法,試鑄編鐘一簴,可使度量權衡協和」。詔許之,仍就錫慶院鑄。 庚申,太常博士、直史館宋祁上大樂圖義二卷。 帝未有儲嗣,取汝南郡王允讓子宗實入宮中,皇后拊鞠之,時生四年矣。丁夘,知兖州范諷責授武昌行軍司馬,不僉書事。廣東轉運司龎籍降授太常博士、知臨江軍。光祿寺丞、館閣校勘石延年落職通判海州,仍下詔以諷罪申飭中外。先是,籍為御史,數劾諷宰相李迪,佑諷弗治,反左遷籍。籍既罷,益追劾諷不置,且言諷放縦不拘禮法,茍釋不治,則敗亂風俗,將如西晉之季,不可不察。㑹諷亦請辨,乃詔即南京置獄,遣淮南轉運使黃總、提㸃河北刑獄張嵩訊之。籍坐所劾諷有不如奏,法當免,諷當以贖論。諷不待論報,擅還兖州。呂夷簡疾諷詭激多妄言,且欲因諷以傾廸,故特寛籍而重貶諷,凡與諷善者皆絀削。延年嘗上書請莊獻太后還政,諷任中丞,欲引延年為屬,延年力辭之,竟坐免。人謂籍劾諷不置,實夷簡隂教之云。李燾曰:辯,據王珪所謂籍神道碑,他書並無有也。 戊辰,工部尚書、平章事李迪罷為刑部尚書、知亳州。先是,帝御延和殿,召呂夷簡、宋綬,決范諷獄,以迪素黨諷,不召,迪惶恐還第,翌日,遂罷相,制辭畧曰:「姻聨之內,險詐相朋,靡先事而上言,頗為臣而有𨼆,然迪性淳直,實不察諷之多誕也」。以樞宻使王曾為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參知政事王隨、樞宻副使李諮並知樞宻院事,參知政事宋綬為樞宻副使,給事中蔡齊、翰林學士承㫖盛度為參知政事,樞宻副使王徳用、御史中丞韓億並同知樞宻院事。 己巳,改新知亳州李迪知相州。庚午,復改授資政殿大學士,留京師,仍班三司使上。庚辰,降李迪為太常卿、知宻州,始迪再入相,自以受不世之遇,盡心輔佐,知無不為,及呂夷簡繼入中書,事頗專制,心忌迪,潛短之于上,迪性直而踈,不悟也。既坐范諷姻黨罷政,怨夷簡,因奏夷簡私交荊王元儼,嘗為補門下僧惠清為守闕鑒義,夷簡請辨,帝遣知制誥胥偃、度支副使張傳即訊,乃迪在中書時所行,夷簡以齋祠不預,迪慚懼待罪,故貶。然補惠清實夷簡意,迪但有文書,顧謂夷簡獨私荊王,蓋迪偶忘之,他日語人曰:「吾自以為宋璟,而以夷簡為姚崇,不知其待我乃如是也」。以右諫議大夫、知天雄軍杜衍為御史中丞,衍奏:「中書樞宻古之三事大臣,所謂坐而論道者也,止隻日對前殿,何以盡天下之事?宜迭召見,賜坐便殿,以極獻替,月不過數四足矣,若末節細務,進穀帛様閲甲胄弓矢、㸃馬補試吏員,特有司之職耳,陛下何必親決?」 三月己丑,以杜衍權判吏部流內銓。先是,選補科格繁長,主判不能悉閲,吏多受賕,出縮為姦。衍既視事,即敕吏取銓法,問曰「盡乎」曰「盡矣」乃閲視,具得本末曲折。明日曉,諸吏無得升堂,各坐曹聴行文書,銓事悉自予奪,由是吏不能為姦利。居月餘,聲動京師。後改知審官院,其裁制如判銓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