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景祐四年五月乙巳 (1037/6/19)"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景祐四年五月乙巳 (1037/6/19)」
Total 1

卷四十四

4
寳元元年三月戌戌朔,宰臣王隨罷為彰信節度使、同平章事,陳堯佐罷為淮康節度使、同平章事、判陳州。韓億罷為戶部侍郎,石中立罷為戸部侍郎、資政殿學士。初,呂夷簡罷,宻薦隨與堯佐二人為相,其意引援非才居己下者用之,覬他日帝或見思而復相己,及隨與堯佐、億、中立等議政,數忿爭於中書,隨尋屬疾在告,詔五日一朝,日赴中書視事,而堯佐復年高,事多不舉,時有「中書翻為養病坊之語,又轉運使王軫求三路於隨,隨以閭閻鄙詞罵之。一日,隨方食,堂吏白事迕意,隨食未下,咽而遽斥之,美汚其面,中外恥笑,㑹災異仍見琦,論隨等疏凡十上,堯佐亦先自援漢故事求策免,於是四人者俱罷。考異:李燾曰:王巖叟作韓魏公遺事録云:「公言天下事不能必如人意,仁宗時王隨、陳堯佐為宰相,皆老病,又不和,中書事多不決,韓億、石中立二人,又頗以私害公,公時為諫官,屢疏不納,後物議益喧,公復上章乞廷辨,上廹於正論罷四人者,當時天下之望,在王沂公、呂申公、杜岐公、范希文,而公亦引薦之,及宣麻日,乃張士遜昭文章,徳象集賢、宋庠、晁宗慤參政,天下人失望,公曰:事固不可知,人意亦不能必也。案:巖叟此録中,誤宋庠參政在寳元二年十一月,晁宗慤參政在康定元年九月,不與士遜、得象同入中書明甚。宗慤此時在翰苑才二年,庠實初除翰苑,然上意本用庠,偶以䜛止更一年餘卒用之,或傳間疑似致此,而范希文二年前權知開封府,纔落天章閣侍制,去冬補外,方自饒徙潤,獨未後職,驟遷政府,恐亦無此例,魏公自言必不差巖叟聴之不畨,又不加參考,遽筆之於書耳。又汪藻書陳堯佐舊事云:文惠陳公相仁宗,毎內有御封至私第,公不啟封,來日,䄂至楊前,屏奏曰:今中宮虛位,張貴妃有寵,恐奸人附會,請正母儀,非陛下本意,有不得已者,若誠此事,臣不敢啟封以示同列。仁宗首肯曰:姑置之。貴妃即追冊溫成后也,當時於墓刻神道碑不敢書。公薨百餘日,公之曽孫右中大夫、直秘閣兖始録以示人。嗚呼!兹舉也,天下之治,亂繫馬文,惠公不動聲色,開悟轉移于談笑之頃,一旦致其主於漢唐賢君之上,使當時有秋毫容悅之心,其失可勝計哉?可謂仁人之言而一言興邦矣。自古妃匹之愛,父不能得之子,君不能得之臣,所謂難言骨肉之間者也,文惠公及此固社稷之臣,非吾仁宗有從諫之聖,亦安能容其臣如是之大乎?後世于此,可以觀一時君臣之盛,而為萬世法矣。按文惠以景祐四年四月拜相,寳元元年三月罷。溫成以康定元年十月自御侍遷才人,距文惠罷相凡二年餘,雖當時已被寵幸,不應諛臣便有正位,中宫之請,汪藻所見,恐文惠之孫餙說非事實也,今不取。以判河南府張士遜為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戸部侍郎、同知樞宻院事章得象以本官平章事,同知樞宻院事王鬷、權知開封府李若谷並參知政事,權三司使王博文、知永興軍陳執中,並同知樞宻院事。初,韓琦數言執政非才,帝未即聴琦,又言曰:「豈陛下擇輔弼未得其人故耶?若杜衍、孔道輔、胥偃、宋郊、范仲淹,衆以為忠正之臣,可備進擢,不然,嘗所用者王曽、呂夷簡、蔡齊、宋綬亦人所屬望,何不圖任也?」帝惟聴琦,罷王隨等,更命士遜及得象為相,士遜猶以東宮舊恩,或言又夷簡,宻薦之,得象入謝,帝謂曰:「往者太后臨朝,羣臣邪正,朕皆嘿識,惟卿清忠無所附,且未嘗有干請,今日用卿,由此也。 以知應天府夏竦為三司使,知制誥宋郊為翰林學士。帝初欲用郊同知樞宻院事,中書言故事無自知制誥除執政者,乃先召入翰林,左右知帝遇郊厚,行且大任矣。學士李淑害其寵,欲以竒中之,言於帝曰:「宋,受命之號也。郊,交也,合姓名言之為不祥」。考異:東都事畧、宋庠傳:李淑言於仁宗曰:「宋郊姓符,國號名應祀,天不祥也。今從長編》及《宋史。帝弗為意,他日以諭郊,因改名庠。 己亥,發邵、澧、潭三州駐泊兵討安化蠻。 甲寅,御崇政殿試禮部奏名進士,乙夘試諸科。丙辰,試特奏名。庚辰,賜進士呂溱等二百人及第,一百十人同出身。特奏名一百六十五人,同諸科出身。辛酉,賜諸科四百十四人及第,并出身。其特奏名被恩賜者又九百八十四人。瓊林宴,初賜大學篇。先是,帝以開封所解鎖㕔進士陳博古等嘲謗籍籍,宻詔博古及韓億子孫四人,并兩家門下士范鎮家靜試卷,皆勿考。鎮,成都人。靜,眉山人,考官奏鎮靜實有文乆,馳聲場屋,非附兩家之勢而得者,乃聴考而降其等級。鎮,禮部奏名為第一。故事,禮部第一人賜第,未有第二甲者,雖近下猶升之。呉育、歐陽修,殿庭唱第過三人,亦抗聲自陳,鎮獨黙然,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無一言,衆以是稱之。禮部第一人在第二甲,自鎮始。初,薛奎知益州,還朝,與鎮俱,或問奎入蜀所得,奎曰:「得一偉人,當以文學名世也」。夏四月庚午,詔天下毋得連用真宗皇帝藩邸舊名。癸酉,給事中、同知樞宻院事王博文卒。始,博文為三司使,言於帝曰:「臣且死,不得復望兩府之門」。因泣下,帝憐之,後數日,與陳執中並命位樞宻,凡三十六日,計至,趣駕臨奠,贈吏部侍郎。博文以吏事進,多任繁劇,為政務平恕,嘗語諸子曰:「吾平生決罪至流刑,未嘗不隂擇善水土處,汝曹志之」。然治曹汭獄,希莊獻㫖,縱羅崇勲,傳致其罪,議者少之。 乙亥,以權御史中丞張觀同知樞宻院事。帝初諭中書,候兩府闕官,則用宋庠。及王博文卒,中書以庠名進,帝曰:「觀先朝狀,元合先用」。蓋譖者之說已行也。 賜河南府嵩陽書院田十頃。 壬辰,除宜、融州夏税。 乙未,詔自今試舉人,非國子監見行經書,毋得出題。從翰林侍讀學士李淑請也。 五月乙巳,録繫囚。 六月戊寅,罷天下舉念書童子。皇祐三年九月可考。帝留意農事,毎以水旱為憂,甲申,詔天下諸州毎旬上兩雪狀,著為令。 戊子,權知司天少監楊惟徳等,言來嵗己夘閏十二月,則庚寅嵗正月朔日當食,請移閏於庚辰,嵗則日食在前正月之晦。帝曰:「閏所以正天時而授民事,其可曲避乎!」不許。張唐英正要云:景祐四年冬,司天上言:「明年正旦日食,此謂三朝之始,人君尤忌之,請移閏月以避之」。上亦以為然,問大臣,參知政事程琳曰:「日者,陽之長,人君之象。今有所食,蓋陛下乾剛之道,或有所虧而致,惟修徳政可以免」。上曰:「卿言極是,朕亦思之。不如自責,可以答天變」。帝畏天之變,不為日者,所惑如此。 戊戌,詔以冬至有事於南郊,乗輿服御等物,令三司務從簡約。 癸丑,賜襄州學田五頃。丙辰,羣臣表上尊號曰寳元體天法道欽文聰武聖神英睿孝徳帝,不許。羣臣五上表,帝謂宰相張士遜曰:「唐穆宗云:強我懿號,不若使我為有道之君,加我虛尊,不若處我於無過之地。朕毎愛斯言,卿等亦宜悉此」。士遜請不已,帝乃詔削「英睿」二字而受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