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天會丁未年六月乙亥 (1127/7/2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資治通鑑後編
條件: 包含字詞「天會丁未年六月乙亥 (1127/7/27)」
Total 1

卷一百五

4
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康王登壇受命畢,慟哭,遙謝二帝,遂即皇帝位於應天府治,詔改元,詔曰:「亹亹萬幾難,以一日而曠位,皇皇四海,詎可三月而無君?」又曰:聖人何以加孝?朕每懐問寢之思,天子必有所尊,朕欲捄在原之急,嗟我文武之列,若時忠義之家,不食而哭,秦廷士當勇於報國,左袒而為劉氏,人咸樂於愛君,期一徳而一心,佇立功而立事,同徯兩宮之復,終圗萬世之安。大赦張邦昌及應干供奉金國之人,一切不問,命西京留守司修奉祖宗陵寢,罷天下神霄宮,住散青苗錢,應死節及殁於王事者,並推㤙奉使未還者,祿其家一年,中外臣庶許言民間疾苦,雖詆訐,亦不加罪,從臣、監司、郡守、訪求文武才畧出倫之士,雖布衣亦聽舉。蔡京、童觀、王黼、朱勔、李彥、孟昌齡、梁師成、譚稹及其子孫見流竄者,更不收敘。以徽猷閣直學士黃潛善為中書侍郎,顯謨閣直學士汪伯彥同知樞宻院事。元祐皇后在東京,是日撤簾。 辛卯,遙尊靖康皇帝為孝慈淵聖皇帝,元祐皇后為元祐太后。 詔:「宣仁聖烈皇后保祐哲廟,有大功,而姦臣進言,仰誣盛徳,著於史牒,以欺後世,可令國史院據實而修,播告天下」。 壬辰,帝問宰執何以處張邦昌、黃潛善等曰:「邦昌罪在不貸,然為金人所脅,不得已而從權。今自歸,惟陛下所處」帝曰「朕欲馭以王爵,異時金人有詞,使邦昌具書報之,言天下不忘趙氏而歸寳避位之意」於是以邦昌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五日一赴都堂參決大事。帝即命潛善等募忠信能專對之士,奉使通和,除國書外,令邦昌更作書與金人,早遣使行。 癸巳,遥尊母韋賢妃為宣和皇后,遥立嘉國夫人邢氏為皇后。 門下侍郎耿南仲罷為觀文殿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已而言者論其主和謗國罪,詔落職。 甲午,召李綱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初,淵聖悟和議之非,除綱資政殿大學士、領開封府事,綱行次長沙,被命即帥湖南勤王師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至是,召拜右相,趣赴行在,中丞顔岐奏曰:「張邦昌為金人所喜,雖已為三公郡王,更宜加同章事,増重其禮。李綱為金人所惡,雖己命相,宜及其未至罷之」。章五上,帝曰:「如朕之立,恐亦非金人所喜」。岐語塞而退,岐又遣人封其章示綱,覬沮其來。右諌議大夫范宗尹論綱名浮,於實有震主之威,帝亦不聽。汪伯彥、黃潛善自謂有攀附之勢,擬必為相,及召綱於外,二人不恱,遂與綱忤。 罷諸盗及民兵之為統制者,簡其士馬𨽻五軍。 乙未,帝恭謝於鴻慶宫,以生辰為天申節。 詔吏部尚書王時雍罷為提舉玉局觀,以言者論其不臣之罪也。 尚書右丞馮澥罷知潼川府,尋落職,提舉玉局觀。以兵部尚書呂好問為尚書右丞。初,元祐太后遣好問奉手書詣應天,帝勞之曰:「宗廟獲全,卿之力也」至是,除右丞兼門下侍郎。 時金主起燕雲,上中京、遼東西長春、平州,凡八路民兵,𨽻於諸萬戶,分㓂兩河,於是撻不也屯河間,韶合屯真定,馬五屯平陽,銀朱屯太原,婁宿屯河中,而雄、霸、嵐、憲、澤、潞諸州皆有萬戶分屯。至是,金蒙哥進據磁、相,詔統制官馬忠、張換將所部兵五千人自㤙冀趣河間以襲之。 丙申,前簽書樞宻院事曹輔卒。輔從二帝留金,尋歸,至是卒,詔厚恤其家。 時王淵、楊惟忠以河北兵,劉光世以陜西兵,張浚、苗傳以帥府及降盜兵皆在行朝,不相統一,乃置御營司,主行幸,總齊軍政。 丁酉,命黃潛善兼御營使,汪伯彥副之,而以王淵為都統制,劉光世提舉一行事務,韓世忠為左軍統制,張俊為前軍統制,楊惟忠主管殿前公事。 王時雍,黃州安置。 命統制官薛廣、張瓊率所部六千人㑹河北山水砦義兵共復磁、相。 戊戌,以禮部侍郎謝克家為翰林學士,北道副總管顔岐為御史中丞。 贈吏部侍郎李若水觀文殿學士,諡忠愍。 翰林學士莫儔、承㫖呉幵皆奉祠去。 己亥,召太學生陳東赴行在。初,江寧府禁卒周徳等叛,執知府宇文粹中,殺官吏,嬰城自守,尋受招安。至是,李綱行次江寧,因與漕臣權府事李彌遜謀誅首惡五十人餘衆,令提舉常平官王枋部赴行在。 庚子,論靖康大臣主和悞國罪,責李邦彥安置潯州,呉敏栁州,蔡懋英州。李梲、宇文虛中、鄭望之、李鄴皆以使金,請割地安置廣南諸州。 辛丑,詔張邦昌知㡬逹變勲在社稷,宜如文彥博故事,一月兩赴都堂,尋又加太傅。 壬寅,封後宮潘氏為賢妃。 乙巳賜諸路勤王兵還營者錢,人三千。 丙午,以誣謗宣仁聖烈皇后,追貶蔡確、蔡卞、邢恕官。 姚古知河南府,金人陷河中府及解、絳、慈、隰諸州。時馬忠、張換追襲金人於河間,黃潛善等復主和議,請遣宣義郎傅雱為祈請使,又令張邦昌作書貽二帥,仍用靖康誓書畫河為界,且下令不得頒赦文於河東北。又詔河間追襲兵屯大河之南,應機進止。至是,婁宿以重兵壓河中,守臣席益遁去。權府事昌元、郝仲連力戰,外援不至,度不能守,先自殺其家人,己而城陷,與其子致厚皆不屈死。 丁未,太上皇帝至燕山府。上皇自離青城,金人以牛車數百乘載諸王後宮,皆胡人牽駕,不通語言。至邢、趙間,斡離不遣郭藥師迎謝,上皇曰「天時如此,非公之罪」藥師慙而退。斡離不又請王婉容并帝姬與粘沒喝子作婦,許之。 張叔夜從淵聖以北,道中惟時飲水,義不食其粟。至是渡白溝,御者曰:「過界河矣」。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復語,扼吭而死。事聞,贈開府儀同三司,諡忠文。 庚戌,以宗澤知襄陽府。先是,澤上書言「今天下屬望,在於大王,大王行之得其道,則有以慰天下之心。所謂道者,近剛正而逺柔邪,納諌諍而拒諛佞,尚恭儉而抑驕侈,體憂勤而忘逸樂,進公實而退私偽」至是,澤見帝應天,陳興復大計,帝欲留澤,黃潛善等沮之,故出。丙辰,安置監察御史張所於江州。初,靖康中,所以蠟書冒圍募河北兵,士民得書,喜曰「朝廷棄我,獨有一張察院能拔而用之」應募者十七萬人,由是所聲振河北。帝即位,遣所按視陵寢所還,上言曰「河東、河北,天下之根本,昨者悮用奸臣之謀,始割三鎮,繼割兩河,其民怨入骨髄,至今無不扼腕。若因而用之,則可藉以守,否則兩河兵民無所繋,望陛下之事去矣」且請帝亟還汴京,因言「其五利奉宗廟,保陵寢,一也。慰安人心,二也。繋四海之望,三也。釋河北割地之疑,四也。早有定處而一意於邊防,五也。夫國之安危,在乎兵之強弱與將相之賢不肖,而不在乎都之遷與不遷也。誠使兵弱而將士不肖,雖渡江而南,安能自保所」又言黃潛善姦邪,恐害新政潛善引去。帝欲留之,故罷所。 起居舎人衛膚敏言:「前日金人憑陵,都邑失守,朝廷欲存趙氏者,不過一二人而已,其他皆屈節受辱,不以為恥,甚者為敵人斂金帛、索妃嬪,無所不至,求其能詐楚如紀信者無有也。及金人偽立叛臣,僭竊位號,在廷之臣逃避不從,及約㓂退歸位趙氏者,不過一二人而已,其他皆委質求榮,不以為愧,甚者為叛臣稱功徳,說符命,主推戴之議、草勸進之文,無所不為,求其能擊朱泚如段秀實者無有也。今陛下踐阼之初,茍無典刑,何以立國?凡前日屈節敵人,委質偽命者,宜差第其罪,大則族,次則誅,又其次竄殛,下則斥之逺方,終身不齒,豈可猶畀爵祿,使塵班列哉? 戊午,西道總管王襄、北道總管趙野坐勤王稽緩,並分司襄陽、青州居住。尋責襄、永州、野邵州並安置。 范宗尹罷,遣周望使金,通問二帝。 是月,以東道副總管朱勝非為中書舎人兼直學士院。時事皆草創,詔書填委,而院無几案。勝非嘗憑敗鼓草詔,文義嚴重如平時。 時在京𣙜貨務鬻鹽鈔茶引,而道途未通,發運使梁楊祖請權於真州置司,詔楊祖兼領其事,於是嵗入六百萬緡。 六月己未朔,李綱至行在,入見,涕泗交集,帝為動容,因奏曰:「金人不道,專以詐謀取勝,中國不悟,一切墮其計中,頼天命未改,陛下總師於外,為天下臣民所推戴,內修外攘,還二帝而撫萬邦,責在陛下與宰相,臣自視缺然,不足以副委任。且臣在道,顔岐嘗封示論臣章,謂臣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如臣之愚,但知有國,不知有金人,宜為所惡,然謂臣不足以勝宰相則可,謂金人所惡,不當為宰相則不可」。因力辭,帝已出范宗尹,至是復命岐奉祠,綱猶力辭,帝曰:「朕知卿忠義智畧久矣,欲使敵國畏服,四方安寜,非相卿不可,卿其勿辭」。綱頓首謝,且言:「昔唐明皇欲相姚崇,崇以十事要說,皆中一時之病,今臣亦以十事仰干天聽,陛下度其可行者,賜之施行,臣乃敢受命。一曰議國是,謂中國之御四裔,能守而後可戰,能戰而後可和,而靖康之末皆失之,今欲戰則不足,欲和則不可,莫若先自治,專以守為䇿,俟吾政事,修士氣奮,然後議大舉。二曰議巡幸,謂車駕不可不一至京師見宗廟,以慰都人之心,度未可居,則為巡幸之計,以天下形勢而觀,長安為上,襄陽次之,建康又次之,皆當詔有司預為之備。三曰議赦令,謂祖宗登極,赦令皆有常式,前日赦書,乃以張邦昌偽赦為法,如赦惡逆及罪廢官盡復職,皆泛濫不可行,宜悉改正。四曰議僭逆。謂:「張邦昌為國大臣,不能臨難死節,而挾金人之勢,易姓改號,宜正典刑,垂戒萬世。五曰議偽命,謂「國家更大變,鮮有仗節死義之士,而受偽官、屈膝於其庭者,不可勝數。昔肅宗平賊,汚偽命者以六等定罪,宜倣之以厲士風。六曰議戰,謂軍政久廢,士氣怯惰,宜一新紀律,信賞必罰,以作其氣。七曰議守。謂敵情狡獪,勢必復來,宜於沿河江淮,措置控禦,以扼其衝。八曰議本政。謂政出多門,綱紀紊亂,宜一歸之中書,則朝廷尊。九曰議久任,謂靖康間進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宜慎擇而久任之,以責成功。十曰議修。徳謂:上始膺天命,宜益修孝弟恭儉,以副四海之望,而致中興翼日班綱議於朝,惟僭逆、偽命二事,留中不出。 以王宗濋引衛士遁逃,致都城失守,責官,邵州安置。 庚申,封靖康軍節度使仲湜為嗣濮王。 金尼瑪哈還屯雲中。 命新任郎官未經上殿者,並引對。 李綱言:「僭逆、偽命二事,乃今日刑政之大者。邦昌當道君朝,在政府者十年,淵聖即位,首擢為相。方國家禍難,金人為易姓之謀,邦昌如能以死守節,推明天下戴宋之義,以感動其心,金人未必不悔禍而存趙氏,而邦昌方自以為得計,偃然正位號,處宮禁,擅降偽詔,以止四方勤王之師。及知天下之不與,乃不得已而請。元祐太后垂簾聽政而議奉迎。邦昌僭逆始末如此,而議者不同。臣請以春秋之法斷之,人臣無將將而必誅,趙盾不討賊書以弑君。今邦昌已僭位號,敵退而止勤王之師,非特將與不討賊而已。劉盆子以漢宗室為赤眉所立,其後以十萬衆降光武,但待之以不死。邦昌以臣易君,罪大於盆子,不得已而自歸,朝廷既不正其罪,又尊崇之,此何理也?陛下欲建中興之業,而尊崇僭逆之臣以示四方,其誰不解體?又偽命臣僚,一切置而不問,何以厲天下士大夫之節?時執政有異議者,帝召黃潛善等語之,潛善主邦昌甚力,帝顧呂好問曰:卿昨在圍城中,知其故,以為何如?好問附潛善持兩端,綱言:邦昌僭逆,豈可留之朝廷,使道路指目曰:此亦一天子哉!因泣拜曰:臣不可與邦昌同列,當以笏撃之。陛下必欲用邦昌,第罷臣。帝頗感動。汪伯彥乃曰:李綱氣直,臣等所不及。癸亥,帝乃出綱奏,責授邦昌昭化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並安置王時雍、徐秉哲、吳幵、莫儔、李擢、孫覿於高、梅、永、全、柳、歸州,而顔博文、王紹以下論罪有差。 以黃潛善為門下侍郎。 以知懐州霍安國、河東宣撫使劉韐死節,贈安國延康殿學士。韐資政殿學士。仍詔:「有死節者,諸路詢訪以聞」。 甲子,命李綱兼御營使,綱入對,言曰:「今國勢不逮,靖康逺甚,然而可為者,陛下英斷於上,羣臣輯睦於下,庶㡬中興可圗,然非有規模而知先後緩急之序,則不能以成功。夫外禦強敵,內銷盜賊,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寛民力,改弊法,省冗官,誠號令以感人心,信賞罰以作士氣,擇帥臣以任方面,選監司郡守以奉行新政,俟吾所以自治者,政事己修,然後可以問罪金人,迎還二聖,此所謂規模也。至於所當急而先者,則在於料理河北河東,蓋河北、河東國之屏蔽也,料理稍就,然後中原可保,而東南可安。今河東所失者恒代太原澤路,汾晉餘郡猶存也,河北所失者,不過真定、懐、衛、濬四州而已,其餘三十餘郡,皆為朝廷守兩路士民兵將所以戴宋者,其心甚堅,皆推豪傑以為首領,多者數萬,少者亦不下萬人,朝廷不因此時置司遣使以大慰撫之,分兵以援其危急,臣恐糧盡力疲,坐受金人之困,雖懐忠義之心,援兵不至,危廹無告,必且憤怨朝廷,金人因得撫而用之,皆精兵也,莫如於河北置招撫司,河東置經制司,擇有材畧者為之使,宣慰天子㤙徳,所以不忍棄兩河於敵國之意,有能全一州、復一郡者,以為節度防禦團練使,如唐方鎮之制,使自為守,非惟絶其從敵之心,又可資其禦敵之力,使朝廷永無北顧之憂,最今日之先務也」。帝善其言,問誰可任者,綱薦張所、傅亮,又立軍法,五人為伍,伍長以牌書同伍四人姓名,二十五人為甲甲正,以牌書伍長五人姓名。百人為隊,隊將以牌書甲正四人姓名。五百人為部,部將以牌書隊将正副十人姓名。二千五百人為軍,統制官以牌書部長、正、副十人姓名,命招置新軍及御營司兵,並以此法團結,有所呼召使,令按牌以遣。 丁卯,立格買馬。 辛未,皇子旉生,故事當肆赦,李綱言:「陛下登極曠蕩之㤙,獨遺河北、河東,而不及勤王之師,夫兩河為朝廷堅守,而赦令不及,人皆謂己棄之,何以慰忠臣義士之心?勤王之師,在道路半年,擐甲荷戈,冒犯霜露,雖未効用,亦己勞矣,加以疾病死亾,㤙恤不及,後有急難,何以使人?願因今赦,廣示徳意」。帝從之,於是人情翕然,間有以㨗書至者。金人圍守,州郡之兵往往引去,而山砦應招撫、經制二司,募者甚衆。 籍天下神霄宮錢榖充經費,拘天下職田錢,𨽻提刑司,還元祐黨籍及元符上書人恩數。 癸酉,詔陜西、山東諸路守臣依御營法團練軍民互相應援。 乙亥,宗室叔向以所募勤王兵屯京師,或言為變,命劉光世捕誅之。 戊寅,以汪伯彥知樞宻院事。 遣宣義郎傅雱使金軍,通問二帝。初,黃潛善白,遣雱為祈請使,又遣太常少卿周望為通問使,俱未行,李綱上言:「堯、舜之道,孝弟而已。今日之事,正當枕戈嘗胆,內修外攘,使刑政修而中國強,則二帝不俟迎請而自歸,不然,雖冠蓋相望,卑辭厚禮,恐亦無益。今所遣使,但當奉表通問,致思慕之意可也」。遂命綱草表付雱以往,且致書於尼瑪哈。己卯,置沿河江淮帥府,從李綱請也。凡十有九府,要郡三十九次,要郡三十八,帥府兼都總管,守臣兼鈐轄、都監,總置軍九十六萬七千五百人,別置水軍七十七將,造舟江淮諸路,置三省樞宻院賞功司。 庚辰,以二帝未還,禁州縣用樂。 金右副元帥斡里雅布卒,斡里雅布間,帝即位,議歸上皇以講好,尼瑪哈未之許,會其死,事遂中輟。 壬午,以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