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至元十八年正月 (1281/1/22 - 1281/2/19)"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元史
條件: 包含字詞「至元十八年正月 (1281/1/22 - 1281/2/19)」
Total 12

卷十一

14
十八年春正月戊戌朔,高麗國王王春遣其簽議中贊金方慶來賀,兼奉歲幣。辛丑,召阿剌罕、范文虎、囊加帶同赴闕受訓諭,以拔都、張珪、李庭留後。命忻都、洪茶丘軍陸行抵日本,兵甲則舟運之,所過州縣給其糧食。用范文虎言,益以漢軍萬人。文虎又請馬二千給禿失忽思軍及回回炮匠。帝曰:「戰船安用此?」皆不從。癸卯,發鈔及金銀付孛羅,以給貧民。丁未,畋於近郊。敕江南州郡兼用蒙古、回回人。凡諸王位下合設達魯花赤,並令赴闕,仍詔諭諸王阿只吉等知之。己酉,改黃州陽羅堡復隸鄂州。辛亥,遣使代祀嶽瀆后土。壬子,高麗王王春遣使言日本犯其邊境,乞兵追之,詔以戍金州隘口軍五百付之。丙辰,車駕幸漷州。改符寶局為典瑞監,收天下諸司職印。丁巳,制以六祖李全祐嗣五祖李居壽祭斗。癸亥,邵武民高日新據龍樓寨為亂,擒之。賞忻都等戰功,賜征日本諸軍鈔。

卷二百八

16
十八年正,命日本行省右丞相阿剌罕、右丞范文虎忻都洪茶丘等率十萬人征日本二月,諸將陛辭。帝敕曰:「始因彼國使來,故朝廷亦遣使往,彼遂留我使不還,故使卿輩為此行。朕聞漢人言,取人家國,欲得百姓土地,若盡殺百姓,徒得地何用。又有一事,朕實憂之,恐卿輩不和耳。假若彼國人至,與卿輩有所議,當同心協謀,如出一口荅之。」五月日本行省參議裴國佐等言:「本省右丞相阿剌罕、范右丞、李左丞先與忻都、茶丘入朝。時同院官議定,領舟師至高麗金州,與忻都、茶丘軍會,然後入征日本。又為風水不便,再議定會於一岐島。今年三月,有日本船為風水漂至者,令其水工畫地圖,因見近太宰府西有平戶島者,周圍皆水,可屯軍船。此島非其所防,若徑往據此島,使人乘船往一岐,呼忻都、茶丘來會進討為利。」帝曰:「此間不悉彼中事宜,阿剌罕輩必知,令其自處之。」六月,阿剌罕以病不能行,命阿塔海代緫軍事。八月,諸將未見敵,喪全師以還,乃言:「至日本,欲攻太宰府,暴風破舟,猶欲議戰,萬戶厲德彪、招討王國佐、水手緫管陸文政等不聽節制,輒逃去。本省載餘軍至合浦,散遣還鄉里。」未幾,敗卒于閶脫歸,言:「官軍六月入海,七月至平壺島,移五龍山。八月一日,風破舟。五日,文虎等諸將各自擇堅好船乘之,棄士卒十餘萬于山下。衆議推張百戶者為主帥,號之曰張緫管,聽其約束。方伐木作舟欲還,七日日本人來戰,盡死。餘二三萬為其虜去。九日,至八角島,盡殺蒙古、高麗、漢人,謂新附軍為唐人,不殺而奴之。閶輩是也。」蓋行省官議事不相下,故皆棄軍歸。久之,莫青與吳萬五者亦逃還,十萬之衆得還者三人耳。

卷二百一十

5
十八年正月,自泉州入海,行三月,抵僧伽耶山,舟人鄭震等以阻風乏糧,勸往馬八兒國,或可假陸路以達俱藍國,從之。四月,至馬八兒國新村馬頭,登岸。其國宰相馬因的謂:「官人此來甚善,本國船到泉州時官司亦嘗慰勞,無以為報。今以何事至此?」庭璧等告其故,因及假道之事,馬因的乃託以不通為辭。與其宰相不阿里相見,又言假道。不阿里亦以它事辭。五月,二人蚤至館,屏人,令其官者為通情實:「乞為達朝廷,我一心願為皇帝奴。我使札馬里丁入朝,我大必闍赤赴算彈華言國主也。告變,算彈籍我金銀田產妻孥,又欲殺我,我詭辭得免。今算彈兄弟五人皆聚加一之地,議與俱藍交兵;及聞天使來,對衆稱本國貧陋。此是妄言。凡回回國金珠寶貝盡出本國,其餘回回盡來商賈。此間諸國皆有降心,若馬八兒既下,我使人持書招之,可使盡降。」時哈撒兒海牙與庭璧以阻風不至俱藍,遂還。哈撒兒海牙入朝計事,期以十一月俟北風再舉。至期,朝廷遣使令庭璧獨往。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