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宋書 |
條件: 提到「呂安國」 |
Total 8 |
《卷八本紀第八 明帝》
35 | 閏月戊子,驃騎大將軍、荊州刺史晉平王休祐以本號為南徐州刺史,征南將軍、湘州刺史巴陵王休若為征西將軍、荊州刺史,輔師將軍孟陽為兗州刺史,義陽太守呂安國為司州刺史。十二月戊戌,司徒建安王休仁解揚州刺史。己未,以征北大將軍、南徐州刺史桂陽王休範為中書監、中軍將軍、揚州刺史,吳興太守建平王景素為湘州刺史,輔師將軍建安王世子融為廣州刺史。庚申,分荊、益州五郡置三巴校尉。 |
《卷九本紀第九 後廢帝》
14 | 九月壬辰,以遊擊將軍呂安國為兗州刺史。丁酉,以尚書令、新除衛將軍袁粲為中書監,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領司徒;加護軍將軍褚淵尚書令;撫軍將軍、揚州刺史安成王進號車騎將軍。冬十月庚申,以新除侍中王蘊為湘州刺史。甲子,以遊擊將軍陳顯達為廣州刺史。十一月丙戌,御加元服,大赦天下。賜民男子爵一級;為父後及三老孝悌力田者爵二級;鰥寡孤獨篤癃不能自存者,穀五斛;年八十以上,加帛一匹。大酺五日,賜王公以下各有差。十二月癸亥,立第八皇弟躋為江夏王,第九皇弟贊為武陵王。 |
《卷十本紀第十 順帝》
5 | 癸亥,司空袁粲鎮石頭。丁卯,原除元年以前逋調;復郡縣祿田。戊辰,崇拜帝所生陳昭華為皇太妃。庚午,司空長史謝朏、衛軍長史江斅、中書侍郎褚炫、武陵王文學劉侯入直殿省,參侍文義。齊王固讓司空,庚辰,以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九月己丑,詔曰:「昔聖王既沒,淳風已衰,龜書永湮,龍圖長秘。故三代之末,德刑相擾。世淪物競,道陂人諛。然猶正士比轂,奇才接軫。朕襲運金樞,纂靈瑤極,負扆巡政,日晏忘疲,永言興替,望古盈慮。姬、夏典載,猶傳緗帙,漢、魏餘文,布在方冊。故元封興茂才之制,地節創獨行之品。振維務本,存乎得人。今可宣下州郡,搜揚幽仄,摽采鄉邑,隨名薦上。朕將親覽,甄其茂異。庶野無遺彥,永激遐芬。」己酉,廬陵王暠薨。冬十一月己酉,倭國遣使獻方物。丙午,員外散騎侍郎胡羨生行越州刺史,以交州刺史沈景德為廣州刺史。十二月丁巳,以驍騎將軍王廣之為徐州刺史。車騎大將軍、荊州刺史沈攸之舉兵反。丁卯,錄公齊王入守朝堂,侍中蕭嶷鎮東府。戊辰,內外纂嚴。己巳,以郢州刺史武陵王贊為安西將軍、荊州刺史,征虜將軍、雍州刺史張敬兒進號鎮軍將軍。右衛將軍黃回為平西將軍、郢州刺史,督諸軍前鋒南討。征虜將軍呂安國為湘州刺史,都官尚書王寬加平西將軍。庚午,新除左衛將軍齊王世子奉新除撫軍將軍、揚州刺史晉熙王燮鎮尋陽之盆城。壬申,以驍騎將軍周槃龍為廣州刺史。是日,司徒袁粲據石頭反,尚書令劉秉、黃門侍郎劉述、冠軍王蘊率眾赴之。黃回及輔國將軍孫曇瓘、屯騎校尉王宜興、輔國將軍任候伯、左軍將軍彭文之密相響應。中領軍劉韞、直皞將軍卜伯興在殿內同謀。錄公齊王誅韞等於省內。軍主蘇烈、王天生、薛道淵、戴僧靜等陷石頭,斬粲於城內。秉、述、蘊躍城走,追擒之,並伏誅;其餘無所問。豫州刺史劉懷珍、雍州刺史張敬兒、廣州刺史陳顯達並舉義兵。司州刺史姚道和、梁州刺史范柏年、湘州行事庾佩玉擁眾懷貳。甲戌,大赦天下。乙亥,以尚書僕射王僧虔為尚書左僕射,新除中書令王延之為尚書右僕射。吳郡太守劉遐據郡反,輔國將軍張環討斬之。閏月辛巳,屯騎校尉王宜興有罪伏誅。癸巳,沈攸之攻圍郢城,前軍長史柳世隆固守。攸之弟登之作亂於吳興,吳興太守沈文秀討斬之。己亥,內外戒嚴。 |
《卷八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宗越 吳喜 黃回》
60 | 先是,王蘊為湘州,潁川庾佩玉為蘊寧朔府長史、長沙內史。蘊去職,南中郎將、湘州刺史南陽王翽未之任,權以佩玉行府州事。先遣中兵參軍、臨湘令韓幼宗領軍戍防湘州,與佩玉共事,不美。及沈攸之為逆,佩玉、幼宗各不相信,幼宗密圖,佩玉知其謀,襲殺幼宗。回至郢州,遣輔國將軍任候伯行湘州事,候伯以佩玉兩端,輒殺之。湘州刺史呂安國之鎮,齊王使安國誅候伯。 |
《卷八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蕭惠開 殷琰》
22 | 二年正月,太宗遣輔國將軍劉勔率寧朔將軍呂安國西討,休祐出鎮歷陽,為諸軍總統。時徐州刺史薛安都亦據彭城反,募能生禽琰、安都,封千戶縣侯,賜布絹各二千匹。二月,勔進軍小峴。初,合肥戍主、南汝陰太守薛元寶委郡奔子勛,前太守硃輔之據城歸順。琰遣攻輔之,輔之敗走。琰以前右軍參軍裴季為南汝陰太守,季又歸順,太宗即而授之。琰所用象縣令許道蓮亦率二百人歸降,太宗以為馬頭太守。三月,上又遣寧朔將軍劉懷珍、段僧愛、龍驤將軍姜產之馬步三軍,助勔討琰。 |
27 | 勔聞之,軍副呂安國曰:「劉順精甲八千,而我眾不能居半,相持既久,彊弱勢殊,茍復推遷,則無以自立,所賴在彼糧將竭,我食有餘耳。若使叔寶米至,非唯難可復圖,我亦不能持久。今唯有間道襲其米車,出彼不意。若能制之,將不戰走矣。」 |
36 | 初,廬江太守王子仲棄郡奔尋陽,廬江人起義,休祐遣員外散騎侍郎陸悠之助之。劉胡遣其輔國將軍薛道標渡江煽動群蠻,規自廬江掩襲歷陽,悠之眾弱,退保譙城。司徒建安王休仁遣參軍沈靈寵馳據廬江,道標後一日方至,悠之自譙城來會,因與道標相持。七月,龐孟虯至弋陽,勔遣呂安國、垣閎、龍驤將軍陳顯達、驃騎參軍孟次陽拒之。孟虯軍副呂興壽與安國有舊,率所領降。安國進軍,破孟虯於蓼潭,義軍主陳肫又破之於汝水,孟虯走向義陽;義陽已為王玄謨子曇善起義所據,乃逃於蠻中。淮西人鄭叔舉起義擊常珍奇,以為北豫州刺史。 |
41 | 南賊降者,太宗並送琰城下,令與城內交言,由是人情沮喪。琰將降,先送休祐內人出城,然後開門。時琰有疾,以板自輿,與諸將帥面縛請罪。勔並撫宥,無所誅戮,自將帥以下,財物資貨,皆以還之,纖毫無所失。虜騎救琰,至師水,聞城陷,乃破義陽,殺掠數千人而去。垣式寶尋復反叛,投常珍奇。以平琰功,劉懷珍封艾縣侯,食邑四百戶,垣閎樂鄉縣侯,孟次陽攸縣子,王廣之蒲圻縣子,陳顯達彭澤縣子,呂安國鐘武縣子,食邑各三百戶,黃回葛陽縣男,食邑二百戶。送琰及偽節還京都。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