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96067"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江西通志
條件: 提到「方言
Total 1

卷一百三十六

36
泰和曽氏農器譜序      周必大,紹聖初元,蘇文忠公軾南遷,過泰和邑人宣徳郎致仕曽公安止,獻所著禾譜,文忠美其溫雅詳實,為作秧馬歌,又惜不譜農器,時曽公已喪明,不暇為也。後百餘年,其姪孫來陽令之謹,始續成之,凡耒耕、耨鎛、車戽、蓑笠、銍、刈蓧、蕢、杵、臼、斗斛、釜甑、倉庾,厥類惟十,附以雜記,勒成三卷,皆考之經傳,參合古制無不備,是可補伯祖之書,成蘇公之志矣。其叙牛犂,蓋一編之錧鎋,予嘗學稼,因演其說。山海經曰:后稷之孫叔均,始作牛耕。世以為三代。予謂不然,牛若常在畎畝,武王平定天下,何不歸之三農而放之桃林之野乎?攷周禮祭牛之外以享賔、駕車、犒師而已,未及耕也,不然,牽以蹊田,正使藉稻,何足為異,乃設奪而罪之之喻耶?在詩有云: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又曰:有畧其耜,俶載南畝。以明竭作於春,皆人力也。至於穫之積之,如墉如櫛,然後殺時犉牡有捄其角,以為社稷之報。若果使之耕,曽不如迎貓迎虎,列於蜡祭乎?厥後王弼、傅易,以為稼穡之資。宋景文公祁闢之曰:古者牛惟服車,書肇牽車牛,易服牛乘馬,漢趙過始敎牛耕。葢本賈勰齊民要術。予謂輔嗣固失矣,賈氏及景文亦未為得也。按論語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舎諸」。此聖人格言也。葢犂田之牛純雜牝牡皆可,祭牛則非純非牡不可,故曰騂且角也。注疏乃以犂為雜色,騂為赤純色,角為周正。近世諸儒並從此義。今觀周禮,牧人時祀,牲必用牷。牷,純色也。外祭毁事用尨尨,雜色也,是則純雜之辨也。封人設其楅衡,魯頌夏而楅衡,白牡騂剛,是則言角之意也。竊疑耕牛起於春秋之間,故孔子有犂之言,而弟子冉耕亦字伯牛。彼禮記吕氏月令,季冬出土牛,示農,耕早晚。賈誼新書、劉向新序俱載鄒穆公曰:百姓飽牛而耕,暴背而耘。大率在秦、漢之際,何待趙過過,特教人耦犂,其一牛費省而功倍爾。易傳出於魏晉,苐見牛耕,不復考其初。而賈公彥考工正義遂謂起於後漢,其失尤甚。然則《山海經》果荒誕歟?曰班固《藝文志》《山海》一篇,而劉歆所較凡三十二篇,定為一十八篇,固已不同。歆又云出於唐虞之際。今考《史記》以不窋為稷子譙周,已謂世代不合,況叔均乎?故無錫尤袤定為先秦之書,非夏禹及伯翳所作甚明。其在《春秋》之後,無可疑者。世人習熟見聞,多惑是說,予之譫諄,亦可哂哉?若杷之屬揚雄方言》,往往三名來陽,既書之矣。遂使它日枚舉名物,採方言而附之,非所謂後世復有子雲者也。續修《宜春志序》。        張嗣古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