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建炎四年二月乙未 (1130/4/2)"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條件: 包含字詞「建炎四年二月乙未 (1130/4/2)」
Total 1

卷三十一

31
辛卯,金人陷秀州。先是,兩浙宣撫使周望在平江,有言敵自越州還金陵者,望素不嚴斥堠,但以傳聞之語為信,乃遣統制官陳思恭、張俊此即小張俊也,初見三年八月癸亥。統兵入杭,以規收復之功。思恭至秀州,偵知傳言之妄,間道走湖州之烏墩鎮以觀變。至是,完顔宗弼過秀州,通直郎、權州事鄧根留武翼郎,本州兵馬都監趙士醫乗城拒敵,城陷,士醫為流矢所中而死,後贈武翼大夫,官其二子。此據紹興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士醫家乞贈官狀修入狀中云:「昨知州鄧奉議差充東壁守禦官」。按此時守臣程俱已遁,鄧奉議乃根也。今年六月壬辰正差。望聞金師至崇徳縣,壬辰,調太湖舟千艘赴吳江御之。根,邵武人也。甲午,尚書省言:「淮鹽道路不通,商人皆自京師持引鈔至兩浙請鹽,故溫、台州積下引鈔至多,有至二三年者。乞令行在𣙜貨務換給新鈔,赴閩、廣算請,毎袋貼納通貨錢三千」。從之。 金人過吳江縣,統制官巨師古不戰而潰,更以太湖民舟為嚮導,歸於西山。 直龍圗閣、知蔡州程昌㝢,以王命不通,軍儲乏絶,率軍民棄城南歸。趙甡之遺史:二月壬辰,程昌㝢棄蔡州。壬辰,十九日也。按日歴紹興元年三月二十四日辛卯,蔡州奏:今年二月二十一日,前知本州程昌㝢將帶官兵入衛王室。二十一日,甲午也。甡之小誤,當以奏牘為正。蔡州奏狀以建炎四年遣,故云今年。先是,昌㝢恐金人退師,乃言朝廷除張用知蔡州,已被召命,欲引還直秘閣。京西轉運副使滕膺言用嘗攻圍陳、蔡二州,今令守城懼軍民含恨生事,乞且留昌㝢道梗不報。昌㝢乃以勤王為詞而去,遂與膺偕行。此以紹興六年五月十三日滕膺乞改正狀修入,但狀稱昌㝢於建炎三年正月內詐作被召離任」,恐小誤。 是日,鼎州人鍾相作亂,自稱楚王。初,金人去潭州,羣盗乃大起,東北流移之人相率渡江,武經大夫、濰州團練使孔彥舟,自淮西收潰兵侵據荊南鼎澧諸郡,秘閣修撰、知荊南府唐慤棄城去。相,武陵人,以左道惑衆,自號天大聖」,言有神靈與天通,能救人疾患,隂語其徒,則曰:「法分貴賤貧富,非善法也,我行法當等貴賤、均貧富」。持此語以動小民,故環數百里間,小民無知者,翕然從之,備糧謁相,謂之拜父,如此者二十餘年,相以故家貲鉅萬,及湖湘盜起,相與其徒結集為忠義民,兵士大夫避亂者多依之,相所居村,有山曰天子崗,遂即其處築壘浚濠,以捍賊為名,㑹孔彥舟入澧州,相乗人情驚擾,因托言拒彥舟以聚衆,至是起兵,鼎、澧、荊南之民響應,相遂稱楚王,改元天戰,立妻伊氏為皇后,子子昻為太子,行移稱聖,㫖補授用黃牒,一方騷然,時鼎州闕守臣,而湖南提㸃刑獄公事王彥成、單世卿皆挈家順流東下,僅以身免,賊遂焚官府城市、寺觀及豪右之家,凡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之流,皆為所殺。自是鼎州之武陵、桃源、辰陽、沅江,澧州之澧陽、安鄊、石門、慈利,荊南之枝江、松滋、公安、石首,潭州之益陽、寧鄊、湘隂、江化,陕州之宜都,岳州之華容、辰州之沅陵,凡十九縣,皆為盗區矣。趙甡之遺史,相起兵在此月庚寅,而傅雱奏㨗狀云:「相以二月二十一日僣號,甲午二十一日也,或者庚寅之日起兵甲午之日,僣號亦未可知,今從奏狀附此。乙未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江淮宣撫使杜充罷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充自真州而北,熊克小厯云:充將還行在而道不通。按趙甡之遺史,向子忞約充同赴行在,充不從出西門,自天長軍北去。然則非道不通也。完顔宗弼遣人說充,許以中原地封之,如張邦昌故事。充遂降敵。知真州向子忞以聞,上聞之,不食者累日。御史中丞趙鼎、右諌議大夫富直柔同對,請先罷充,竢得其投降的報,則別議罪,故有是命。 朝奉郎、提舉亳州明道宮邵溥再責汝州團練副使,峡州安置。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