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天會丁未年六月甲子 (1127/7/16)"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條件: 包含字詞「天會丁未年六月甲子 (1127/7/16)」
Total 2

卷六

6
甲子,手詔犒設行在將士,撫循百姓,蠲賦役,改弊法,招羣盜,按贓吏。又詔靖康間敢言之士,或致竄逐,宜悉召還,凡七事。始李綱為上言:「靖康間,雖號開言路,然議論鯁峭者皆逺貶,其實塞之也」。上以為然。 正議大夫、守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李綱以覃恩遷正奉大夫。日歴綱、覃、恩轉官在五日癸亥,而綱行狀云六月六日告廷,是日,內殿奏料理兩河事。行狀所云,必得其的,今從之。仍兼御營使。時河東北所失纔十餘郡餘,皆為朝廷固守。綱奏議云:河東惟失太原、忻、代、澤、潞、汾、晉七郡,河北失真、定、懐、衛、濬四郡。按去冬尼瑪哈破威勝軍及絳州,今春、石州繼䧟,不但十一州也。或者此時綱猶未盡知,今第云十餘郡,當考。綱言:「今日中興規模有先後之序,當修軍政,變士風,裕邦財,寛民力,改弊法,省冗費,誠號令,信賞罰,擇帥臣,選監司,使吾政事已修,然後可議興師,而所急者當先理河北、河東,蓋兩路國之屏蔽,今河北惟失真定等四郡,河東惟失太原等六郡,其餘皆在,且推其土豪為首,多者數萬,少者數千,不早遣使慰撫之,臣恐乆之食盡,援兵不至,即為金人用矣。謂宜於河北置招撫司,河東置經制司,擇有才者為使,以宣陛下徳意,有能保一郡者,寵以使名,如唐之方鎮俾自為守,則無北顧之憂矣」。上曰:「誰可任此者?」綱請詢訪得其人以奏,上許之。吕中大事記曰:嗚呼,建炎之初,肩背初失之時也。河北惟失真定等四郡,河東惟失太原等六郡,其他固在也。天下之勢,不進則退,進則當主。李綱經理兩河之議,宗澤留守之計,則不惟故疆可全,而讎耻亦可復也。退則不惟河北、河東不可保,而河南亦不可保,不惟淮甸不可保,退而渡江,退而航海矣。 復帝姬為公主,於是賢徳懿行、大長帝姬封秦魯國,淑慎長帝姬封吳國,二主皆用上登極改命,熊克小厯復帝姬為公主在八月壬寅。按八月乃石端禮為靖懿帝姬,請復封,非事始也。通奉大夫知舒州傅墨卿守禮部尚書,龍圖閣學士知潭州郭三益,試刑部尚書。墨卿,山隂人。先是,其家過江寧,遭周徳之亂,闔門俱死,由是辭不就職。 朝奉大夫周武仲試尚書吏部侍郎,徽猷閣直學士、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曽楙試禮部侍郎。徽猷閣學士、提舉萬夀觀兼侍讀。董耘,試兵部侍郎。武仲,浦城人,宣和末,為御史中丞,坐論童貫事,責黄州安置,至是復用,時右正言鄧肅新進,不知前朝事,上疏論武仲為中司觀望,王黼曽無一言,且嘗建伐燕之謀,乞誅殛以謝天下,上察其非實,不聽。 右文殿修撰、知通州胡安國朝奉郎、提舉杭州洞霄宫許景衡,並試給事中。朝散大夫、提舉亳州明道宮劉珏試中書舎人。景衡,瑞安人。珏,長興人也。靖康末,三人俱在後省,坐黨附,李綱斥去,至是並用之。他日,諌官潘良貴入對,上諭曰:「朕今不用文華之士,已令召許景衡于海濱矣」。景衡、珏聞命,冒暑赴朝,安國辭不至。景衡附傳云上即位之八日,以給事中召,而日厯附此,後省題名亦在六月,不知附傳何以不同,當考。尚書右司員外郎吳巖夫守光祿卿,集英殿修撰、新知亳州翁彥深守太常少卿,朝奉郎李光守秘書少監。巖夫,執中子。執中,崧溪人。大觀,御史中丞。彥深,彥國弟。光,上虞人,靖康中為侍御史,以論事去。 朝奉大夫辛炳守尚書左司郎中。炳,侯官人也。 太中大夫、提舉南京鴻慶宮許翰復延康殿學士,赴行在。日厯作復端明殿學士,蓋誤。翰,襄邑人,靖康中,同知樞宻院事。 朝奉大夫、提舉杭州洞霄宫曽開復顯謨閣待制、知潭州。開,楙弟也。 始,張邦昌既廢京城,都廵檢使范瓊不自安,朝廷以其握兵,是日為降詔,言:「節義所以責士大夫,至於武臣卒伍,理當闊略,惟王宗濋首引衛兵逃遁,致都城失守,不可不責,自宗濋外,一切不問,以責後效」。此據李綱建炎進退志修。乙丑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馬忠河北經制使,措置節制民兵。 召責授鳳州團練使張所直秘閣,通判河陽府。傅亮赴行在。初,李綱既建經撫兩河之議,欲薦用所,然以其嘗言黃潛善之故頗難之。一日過潛善,從容言曰:「今河北未有人,獨一張所可用,又以狂妄抵罪,不得已抆拭用之。如以為臺諌處要地則不可,若使之借官為招撫,冒死立功以贖過,公能先國事,後私怨,為古人之所難,不亦美乎?」潛善許諾,上悅,乃召用焉。熊克小厯云所靖康末嘗至河北募兵,誤也。所但奏遣呂剛中募兵,而遥為提領,詳見七月丙辰註。 保大軍承宣使、御營使司都統制王淵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責朝議大夫李回秘書少監,分司南京,袁州居住。以言者論防河逃棄且受偽命也。 詔自今以絹定罪,並以二千為准。舊制,以絹計贓者千三百為一匹。至是,大理正、權尚書刑部郎中朱端有言所在絹直髙,乃有是命。 詔道州編管人張思正令赴王淵下使喚,候立功日取㫖,以擒捕郭京之勞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