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天會丁未年六月己未 (1127/7/11)"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條件: 包含字詞「天會丁未年六月己未 (1127/7/11)」
Total 2

卷六

4
建炎元年六月己未朔,新除尚書右僕射李綱至行在,先是,右諫議大夫范宗尹力主議和,乃言綱名浮於實,而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章,三上不報,綱行至寳應,乃聞拜相之命,次泗上㑹,有詔四方勤王之師還本道,綱遂留昇潭兵於泗,而獨與數百人詣南都,詔中使王嗣昌趣綱入覲,綱至榖熟,御史中丞顔岐遣人持劾副遺綱,封以御史臺印,上聞綱且至,命徽猷閣學士、提舉萬夀觀、兼侍讀董耘徃勞,又命執政燕綱於金果園,綱力辭,上趣召入見於內殿,綱涕泣,上亦感動,綱辭新命,且言:「臣愚惷,但知有趙氏,不知有金人,固宜為其所惡,然岐之論臣,謂材不足以任宰相則可,謂為金人所惡,不當為相則不可,且為趙氏之臣,而金人喜之而反可以為相,則自古賣國以與人者,皆為忠臣矣!外廷之論如此,臣豈敢當此任,願乞身以歸田里。至於陛下命相於金人所喜所惡之間,更望曲留聖慮」。上曰:「朕知卿忠義智略甚久,在靖康時嘗慾言於淵聖,使逺人畏服,四方安寧,非相卿不可。今朕此志已定,卿其勿辭」。綱頓首謝,詔幹辦御藥院邵成章宣押赴都堂視事。中興姓氏録云:淵聖即位,內侍用事者多貶罷超擢,成章知入內內侍省事。按李綱自記成章乃御藥幹辦,今從之。時日已夕,上命黃潛善等留省中以竢之,綱復固辭,猶未受命也。侍御史王賔言責授秘書少監王襄、趙野罪大謫,輕移襄、永州、野邵州,並安置。 徽猷閣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徐秉哲假資政殿學士、領開封尹,充大金通問使。王時雍既貶,上釋秉哲之罪,使諭敵求和,秉哲不受。奉國軍節度使王宗濋責授定國軍節度副使,邵州安置,坐首引衛兵逃遁,致都城失守也。 言者請减州縣及五司官以省費,而中書侍郎黄潛善乞差官討論,乃以起居郎滕康、舎人汪藻並兼檢討官。 詔太傅張邦昌特給節度使俸。 龍圖閣學士、新知襄陽府,自衛南分兵屯河上,以數百騎赴南都,是日入對,澤首上三事,其一論人主不可以喜怒為賞罰。其二論人主職在任相,願於稠人廣衆中,不以親踈,不以逺近虛心,謹擇㕘以國人左右之言,爰立作相,而毋使小人參之。其三論諌官人主耳目,臣下有懐姦藏慝、嫉賢蔽善者,當使耳目之官瀝心彈紏,毋有所隠,以絶後艱,上納其言,将留澤,而黃潛善、汪伯彥惡之,乃令之襄陽澤除襄陽,日厯在五月庚戌,汪伯彥中興日厯在五月壬辰,澤遺事在六月癸亥,三書俱不同,意者澤先已外除,至南都始受命耳,今從日厯,乃畧刪潤,令不牴牾庚申,詔李綱立新班奏事,執政退,綱留身上十議,且言陛下度其可施行者,願賜施行,臣乃敢受命。其一曰議國是,大略謂今日之事,欲戰則不足,欲和則不可,竊恐國論猶以和議為然,蓋以二聖播遷非和,則所以速二聖之禍,臣竊以為不然。漢髙祖與項羽戰于滎陽,太公為羽所得,置之机上者屢矣,髙祖不顧其戰,彌厲羽卒,不敢害而還太公,然則不顧其親而戰者,乃所以還太公之術也。昔金人與契丹二十餘戰,戰必割地厚,賂以講和,既和則又求釁以戰,卒滅契丹,今又以和惑中國,至於破都城,隳宗社,易姓改號,而朝廷猶以和議為然,是将以天下畀之,敵而後已。為今之計,莫若一切罷和議,専務自守之䇿,建藩鎮於要害之地,置帥府於大河及江淮之南,修城壁,治器械,教水軍,習車戰,使其進無抄掠之得,退有邀擊之患,則雖有出沒,必不敢深入,三數年間,軍政益修,甲車咸備,然後大舉以討之,報不共戴天之仇,雪振古所無之耻,彼知中國自強如此,豈徒不敢肆橫,而二聖有可安之理矣!且金人之於國家,雖奉藩稱臣,竭天下以予之,亦未為徳也,必至於混一區宇而後已,故今日法勾踐嘗膽之志則可,法其卑詞厚賂則不可。臣謂正當嵗時遣使奉問二聖,至於金國,我不加兵,専以守為䇿,竢吾政事,修士氣振,然後可以大舉。六月丁夘,下詔守兩河己夘,置帥府要郡及水軍丙戍,教車戰,招軍買馬,乙亥,遣傅雱奉表兩宫。二曰議廵幸,大略謂天下形勢,闗中為上,襄、鄧次之,建康又次之。今四方多故,除四京外,宜以長安為西都,襄陽為南都,建康為東都,各命守臣葺城池,治宮室,積糗糧,以備廵幸,三都成而天下之勢安矣。陛下用臣此䇿,其利有三:一則藉廵幸之名,使國勢不失於太弱,二則不置定都,使敵國無所窺伺。三則四方望幸,使姦雄無所覬覦,議者或欲留應天,或欲幸建康,臣以為皆非計。夫汴梁宗廟,社稷之所在,天下之根本也,陛下即位之始,豈可不一見宗廟,以安都人之心?願先降勑榜,以修謁陵寝為名,擇日廵幸,計無出於此者。六月壬戍施行三曰議赦令。大略謂惡逆不當赦,選人不當盡循資,罪廢之人不當盡復,今登寳位赦書,一切比附張邦昌偽赦非是,宜改正以法祖宗六月壬戌施行四曰議僭逆。大略謂:張邦昌乆與機政,擢冠宰司,國破而資之以為利,君辱而攘之以為榮,易姓建邦四十餘日,逮金人之既退,方降赦以収恩,考其四日之手書,猶用周朝之故事,今方冒處王爵,極其褒崇,秋髙馬肥,敵騎縱橫,挾借其勢,陛下將何以制之?願肆諸市朝,以為亂臣賊子之戒。六月癸亥施行。五曰議偽命,大略謂國家更大變,士大夫屈膝于偽庭者,不可勝數,冝依唐肅宗六等定罪,以勵士風。六月癸亥,七月辛丑施行六曰議戰,大略謂軍政久廢,宜一新紀綱,信賞必罰六月乙亥施行。七曰議守大略,謂於㳂河及江淮措置抗禦,以扼敵衝六月己夘施行。八曰議本政,大略謂:朝廷天下之本也,政事法度於是乎出,故中書進擬,門下審駁,尚書奉行,皆所以宣布天子之命令,使四方稟承焉,政出於一,則朝廷尊而天下安,政出於二三,則朝廷卑而天下危,天下之安危,係於朝廷之尊卑,而朝廷之尊卑係於宰相之賢否,與夫人主聽任之重輕,其可忽乎?唐至文宗之朝,可謂衰弱矣,武宗既立,得一李徳裕相之而威令遂振,何哉?由徳裕知所本故也,其初為相,即上言曰:宰相非其人,當亟廢罷,至天下之政,則不可不歸中書,武宗聴之,號令紀綱,咸自此出,故能削平僭偽,號為中興,然則於艱難多事之秋,所以出政者,尤不可以不一也。自崇觀以來,政出多門閹官、恩倖女寵,皆得以干預朝政,所謂宰相者,保身固寵,不敢以為言,遂失其職,法度廢弛,馴致靖康之禍,非一朝一夕之積也。願陛下深思天下安危之本,察徳裕之言,而法武宗之任人,監崇觀之失,以刷靖康之大恥,宗社生靈,不勝幸甚。九曰議責成,大略謂:「靖康間,進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宜擇人而久任之,以要成功。十曰議修徳,大略謂初膺天命,宜益修孝悌恭儉之徳,以副天下之望。上與黃潛善等謀之,翌日,出其章付中書,惟僭逆偽命二章不下。按綱建炎進退志,載上語有云:「執政中有與卿論不同者,竢欵曲商量」。蓋指潛善等也。 皇叔祖靖康軍節度使、知西外宗正事仲湜為開府儀同三司,封嗣濮王。仲湜,楚滎王宗輔子也。安懿王孫百二十有六人,至此紹封者五人。 是日,金左副元帥宗維還屯雲中。辛酉,名潛邸為升暘宫。 詔新除郎官未經上殿者,並引對。 資政殿學士、領開封府尹徐秉哲責授昭信軍節度副使,梅州安置。坐使金辭行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