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天會丁未年七月壬寅 (1127/8/23)"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條件: 包含字詞「天會丁未年七月壬寅 (1127/8/23)」
Total 1

卷七

8
辛丑,詔曰:「朕權時之宜,法古廵狩,駐蹕近甸,號召軍馬,以防金人,秋髙氣寒,再來犯界,朕將親督六師,以援京城及河北、河東諸路,與之決戰,已詔奉迎元祐太后,津遣六宮及衛士家屬,置之東南,朕與羣臣將士獨留中原,以為爾京城及萬方百姓請命于皇天,庶幾天意昭答,中國之勢寖彊,歸宅故都,迎還二聖,以稱朕夙夜憂勤之意。應在京屯兵聚糧,修治樓櫓器具,並令留守司京城所、户部,疾速措置施行」。時李綱入朝月餘,邊防軍政已略就緒,獨車駕行幸,未有定所,綱間為上言:「今縱未能入闗,猶當適襄鄧,以示不㤀中原之意,選任將帥,控扼要害,使今冬無虞,車駕還闕,天下之勢遂定,而近議紛紜,謂陛下將幸東南,果然,臣恐中原非復我有」。上曰:「但欲迎奉太后及六宫往東南耳,朕當與卿等留中原」。綱再拜賀,因乞降詔,上乃命綱草詔頒之兩京焉。右正言鄧肅請竄斥邦昌偽命之臣,右司諫潘良貴亦言宜分三等定罪,上以肅在圍城中,知其姓名,令肅具奏,肅言:「叛臣之上者,其惡有五:一曰諸侍從而為執政者,王時雍、徐秉哲、吳幵、莫儔、李回是也。其二曰諸庶官及宮觀而起為侍從者,胡思、朱宗、周懿文、盧襄、李擢、范宗尹是也。其三曰撰勸進文與撰赦書者顔博文、王紹是也。今紹已投嶺外而撰赦文者,止令分司,亦何私於博文哉?其四曰事務官者,金人已有立偽楚之語,朝士集議,恐不能如禮,遂私結十友作事務官,講冊立之儀,搜求供奉之物,悉心竭力,無所不至。其五曰因邦昌更名者,何昌言,昌辰是也,已上數等,乞定為叛臣之上,寘之嶺外,所謂叛臣之次者,其惡有三:其一曰諸執政、侍從、臺諌稱臣於偽楚及拜於庭下者是也。所謂執政者,馮澥、曹輔是也,所謂侍從者,其餘已行遣矣,獨有李㑹尚為中書舍人,所謂臺諫者,洪芻、黎確等及舉臺之臣是也,當時臺中有為金人根括而被杖者四人以病得免,其餘無不在偽楚之庭矣。其二曰,以庶官而陞擢者,此不可勝數,乞委留守司按籍考之,則無有遺者。其三曰,願為奉使者黎確、李健、陳戩是也。已上數等,乞定為叛臣之次,於逺小處編管。時王時雍、徐秉哲已先竄,乃詔責授昭信軍節度副使,吳幵移韶州,責授寧江軍節度副使莫儔移惠州,太中大夫盧襄通直郎,提舉杭州洞霄宮范宗尹朝奉郎朱宗責成忻祁三州團練副使,襄衡州宗尹鄂州宗岳州並安置。中大夫、提舉成都府玉局觀馮澥朝請郎、試中書舍人李㑹並降三官,為祕書少監,分司南京,澥成州,㑹筠州居住。故尚書工部侍何昌言追貶隰州團練副使,通直郎、新通判南劍州何昌辰除名,永州編管。朝請大夫黎確、朝散郎李健、尚書虞部員外郎陳戩並與逺小監當。承議郎侍御史胡舜陟朝散郎、新知無為軍胡唐老,奉議郎守殿中侍御史馬伸朝散郎、監察御史齊之禮,朝請大夫新知衢州姚舜明宣教郎、新知江州王俁,皆降二官,撰勸進文及事務官,令留守司具姓名申尚書省。唐老、舜明、俁皆坐嘗為臺官,伸嘗請邦昌復辟而不自言,故例貶秩。日厯六月乙亥,胡舜陟胡唐老姚舜明王俁各降二官,有誥詞,而于此又書之。按此月所書,比前為詳,今從之。呂本中雜記曰:鄧肅前一年因李綱進得官,時又用汪伯彥薦為右正言,故傅㑹綱意,專以圍城為言。既而潘良貴又乞分三等誅罰。 觀文殿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耿南仲龍圖閣學士、新知宣州耿延禧,坐父子主和,並奪職。仍以延禧提舉江州太平觀,用鄧肅再疏也。日厯、南仲落職於此日,五月癸亥兩書之,蓋誤。 詔江寧府因軍變走避官並放罷。壬寅侍御史胡舜陟充祕閣修撰、知廬州。舜陟嘗論宰相李綱之罪,上不聼,舜陟因求去,㑹言者論其嘗事偽庭,乃命出守。日厯五月壬子,胡舜陟除秘閣修撰、知廬州,七月壬寅,降授宣教郎、守侍御史。胡舜陟特授秘閣修撰、權發遣廬州。按五月壬子,舜陟未降官,今附七月。時淮西盜賊充斥,廬人震恐,日具舟楫為南渡計。舜陟至,修治城池,建樓櫓,戰棚具藺石,布渠答,又增築東西水門,疏決壅潰,因濠壘以備衝擊,繇是廬人始安。 起復朝請郎王圭言:「金人攻城,多是數處併攻,如攻東者,妄稱西壁已破,攻南者妄稱北壁已破,俟喧囂不定,即乘隙登城,又金人多用黒旗上城,務令守人奪取以惑衆,金人多抛大砲,宜用囊,盛麩糠布於敵樓,則砲不能害。又女墻頭宜各置木椎一具,遇敵登梯以椎擊之,不費矢石」。詔下其說,使㳂邊知之。圭,真定人。金之入汴也,圭方持䘮,率衆數萬保山寨,屢與敵角,聞上登極,自山寨間道來歸,故起復之。 徽猷閣待制、提舉亳州明道宮王資深卒。資深,朐山人,事上皇為中書舍人。卒,年七十八。 寳文閣學士、知江寧府、兼江南東西路經制使翁彥國卒。此據劉䝉自辨狀,日厯無之。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