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 ->
山西通志 -> 檢索 "ctext:5091784"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山西通志 |
條件: 提到「馬鈺」 |
Total 2 |
---|
20 | 附録》 鍾離簡,咸陽人。為郎中,與弟俱入華山,得道,白日昇天。 鍾離權生而竒異,美髯俊目,身長八尺餘,棄世事入縣東四十里正陽洞修鍊登仙,附録南宗。 劉哲,字元英,號海蟾子,一名操明。經事燕王劉守光為相,雅喜性命,欽、崇黃老。一日有道人自稱正陽子,來謁海蟾,待以賓禮。道人為演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竟索雞卵十枚,金錢十文,一文置几上,累十卵於金錢若浮圖狀。海蟾驚曰:「危哉!」道人曰:「居榮祿履憂患,其危殆甚」。盡以其錢劈破擲之,辭去。海蟾大悟,解印從道遁,迹終南山下,丹成尸解。有白氣自頂門出,化鶴沖天。 《新興古志》:海蟾,廣陵人,為遼相,後改名海,今廣靈即古廣陵縣也。 張用成,號紫陽,天台人遇海蟾,得金丹訣,治平中,訪扶風馬,黙處厚於河東,授以所著《悟真篇》。元豐五年夏,趺坐而化夀九十有九。 石泰,號杏林,岐山人。嘗有德於紫陽、紫陽,授以金丹訣。著書見道書全集。 薛道光一名式,一名道原,字太源,陜府雞足山人嘗為僧法,號紫賢,一號毗陵禪師。雲遊長安。宋徽宗崇寧五年丙戌冬,寓郿遇石杏林傳授口訣真要,乃註解《悟真篇》,作《復命篇》及《丹髓歌》行。世夀一百十四歲,尸解。 陳楠,號泥丸,閩人。受金丹訣於紫賢。著書見道書全集。 白玉蟾,即葛長庚也,號紫清,瓊山人。受金丹訣於泥丸,著《上清武夷》二集。綺,錯瀾翻,今行於世。嘗曰:「吾從老年,得手詔封紫清明道真人」。 附録北宗 王嚞,字知明,號重陽子,京兆咸陽人。嘗醉於甘河,㑹二人授《修真口訣》,時年四十有八,所遇者唐呂純陽化身也。再遇於醴泉,嚞趨拜之,邀嚞飲。嚞問其鄉閭年姓,答曰:「濮州人年二十一而不告其姓,留秘語》五篇,令嚞讀畢焚之,且曰:「速去東海,投譚捉馬」,俄失所在」。後領馬鈺等住寧海州昆崙山,將沒,謂門人曰:「丹陽已得道,長真已知道,吾無慮矣。處機所學一聽丹陽處,元長真當管領之。又顧處機曰:「此子異日地位非常,必大開教門者也」。書物外,親眷詩,奄然而逝。馬鈺嗣其教,與譚、劉丘相繼為宗,盟今全真。學者稱鍾、呂、劉為三祖,又以嚞為祖師。元至元六年,贈重陽全真開元真君。其遺文全真,前後韜光集》行於世。 馬鈺,字宜甫,寧海州人。金世宗大定七年七月,王嚞抵寧海,邀館於私第。初,宜甫夢其園一鶴從地湧出,嚞至同,擇地立菴,嚞指鶴起之處,命名曰全真,全真」之名始此。宜甫執弟子禮,嚞名之曰鈺,字元寳,號丹陽子。 譚玉來見,嚞固請為弟子,嚞名以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 王處一聞嚞至,來謁師禮之後,嚞、飛蓋致其名,號名處一,號華陽子。 郝昇賣卜於市,嚞入,其肆背而坐焉。昇曰「請公頭回」嚞應聲曰「君何為不回頭耶」遂執弟子禮,賜名曰璘,號恬然子,又號太古。 丘處機,棲霞人。年十九,聞嚞在全真菴,投謁於齋次,嚞知其為逺器,贈以詩,賜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劉處元,字通妙,師重陽,後贈長生輔化明德真人。孫氏馬鈺,妻名不二,號清靜散人。五月五日,王嚞令燒誓狀純陽重陽,世次太逺,按純陽呈鍾離雲:房生在儒家,遇太平,懸纓重滯布衣輕,誰能世上爭名利,臣事玉皇歸上清,得火龍真人劍法,昔年曾遇火龍君一劍相傳伴此身,天地山河從結沫,星辰日月任停輪,須知本性綿多刼,空向人間歴萬春,昨夜鍾離傳,一語六天宮殿欲成塵,送鍾離雲房,赴天池㑹詩,得道未來相見難,又聞東去上仙壇,杖頭春色,一壺酒,頂上雲攢五嶽冠飲酒,龜兒人不識燒山,符子鬼難看,先生去後身須老,乞與貧儒換骨丹,獻鄭思逺施真人二仙詩,萬刼干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覺飛輕,抛家別國雲山外,鍊魄全魂日月精,比見至人論九鼎,欲窮大藥訪三清,如今獲遇真仙面紫府仙翁得姓名,又詩,因看崔公入藥鏡,令人心地轉分明,陽龍言:向離宮出陰虎,還於坎位生二物㑹,時為道本五方行,盡得丹名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龍歸玉清參黃龍機悟後呈偈,棄卻瓢囊撼碎琴,如今不戀水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贈陳處士詩:「青霄一路少人行,休話興亡事不成,金榜因何無姓氏,玉都必是有仙名,雲歸入海龍千尺,霜滿長空鶴一聲,深謝宋朝明聖主,解書丹詔詔先生,哭陳先生詩天網恢恢萬象疎,一身親到華山區,寒雲去後留殘月,春雪來時問太虛,六洞真人歸紫府,千年鸞鶴老蒼梧,自從遺卻先生後,南北東西少丈夫。贈滕宗諒詩:「華州回道人來到岳陽城,別我遊何處?秋空一劍橫,謁石守道詩,高心休擬鳯池遊,朱紱銀章寵已優,欲待禍來名,欲減林泉養法預為謀搖頭坯歌君不見洛陽富。鄭公說與金丹如盲聾,執迷不悟,修真理焉。知潛合造化功,又不見九江。張尚書服藥失明,神氣枯不知還丹本無質,翻餌金石。何太愚又不見三衢,趙樞密㕘禪作鬼,終不識修完外體,在何邊辯捷語,言終不實。又神宗元豐中,呂惠卿守單州天慶觀,七月七日,有異人過書二絶句於紙,四海孤遊一野,人雨壺霜雪足,精神坎離二物,君收得龍虎丹行運水銀野人本是天台客,石橋南畔有舊宅,父子生來有兩口,多好笙歌不好拍,張天覺為相日,有藍縷道人及門求施,天覺不知禮敬,因戲問道人有何仙,術答以能揑土為香,天覺請試為之,須臾烟罷,道人不見,但留詩於案上,云揑土為香事,有因世間宜假,不宜真皇朝宰相張天覺,天下雲遊呂洞賓。又徽宗齋㑹詩,高談濶論,若無人可惜,明君不遇真,陛下問臣來日事請看午未丙丁春金,大定三年過故里詩,「余自金鑾謁帝回首陽,鄉國暫歸來,羣迷不識吾家趣,何日,重尋閬苑媒?其他時代名位不著,暨雜出諸傳記者,不具録。朱子亦言南渡前相傳人士多遇呂洞賓,蓋其氣未散,南渡後乃稀見之。重陽以金大定六年至寧海州崑崙山,而生四十有八歲,始遇濮州人,計其始生,當在宋徽宗時,然則純陽、重陽之授受,豈所謂六合之內存而不論者邪?志之以畧具顚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