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檢索內容: |
---|
檢索範圍: 史記 |
條件: 提到「李廣」 |
Total 12 |
《卷108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9 | 當是時,漢伏兵車騎材官二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衞尉李廣為驍騎將軍,集解漢書曰:「北貉燕人來致驍騎。」應劭曰:「驍,健也。」張晏曰:「驍,勇也,若六博之梟矣。」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正義司馬續漢書云:「輕車,古之戰車。」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正義李奇云:「監主諸屯。」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正義臣瓚云:「材官,騎射之官。」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護軍。約單于入馬邑而漢兵縱發。王恢、李息、李廣別從代主擊其輜重。正義釋名云:「輜,廁也。所載衣服雜廁其中。」於是單于入漢長城武州塞。未至馬邑百餘里,行掠鹵,徒見畜牧於野,不見一人。單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問尉史。尉史曰:「漢兵數十萬伏馬邑下。」單于顧謂左右曰:「幾為漢所賣!」正義幾音祈。乃引兵還。出塞,曰:「吾得尉史,乃天也。」命尉史為「天王」。塞下傳言單于已引去。漢兵追至塞,度弗及,即罷。王恢等兵三萬,聞單于不與漢合,度徃擊輜重,必與單于精兵戰,漢兵勢必敗,則以便宜罷兵,皆無功。 |
12 | 車騎將軍衞青擊匈奴,集解徐廣曰:「元光六年也。」出上谷,破胡蘢城。集解蘢音龍。將軍李廣為匈奴所得,復失之;公孫敖大亡卒:皆當斬,贖為庶人。明年,匈奴大入邊,殺遼西太守,及入鴈門,所殺略數千人。車騎將軍衞青擊之,出鴈門。衞尉安國為材官將軍,屯於漁陽。正義幽州縣。安國捕生虜,言匈奴遠去。即上書言方田作時,請且罷軍屯。罷軍屯月餘,匈奴大入上谷、漁陽。安國壁乃有七百餘人,出與戰,不勝,復入壁。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產而去。天子聞之,怒,使使責讓安國。徒安國益東,屯右北平。正義幽州漁陽縣東南七十七里北平城,即漢右北平也。是時匈奴虜言當入東方。 |
《卷111 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4 | 元光五年,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太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衞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鴈門:軍各萬騎。青至籠城,斬首虜數百。騎將軍敖亡七千騎;衞尉李廣為虜所得,得脫歸:皆當斬,贖為庶人。賀亦無功。 |
7 | 其明年春,大將軍青出定襄,合騎侯敖為中將軍,太僕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衞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後將軍,右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咸屬大將軍,斬首數千級而還。月餘,悉復出定襄擊匈奴,斬首虜萬餘人。右將軍建、前將軍信并軍三千餘騎,獨逢單于兵,與戰一日餘,漢兵且盡。前將軍故胡人,降為翕侯,見急,匈奴誘之,遂將其餘騎可八百,犇降單于。右將軍蘇建盡亡其軍,獨以身得亡去,自歸大將軍。大將軍問其罪正閎、集解張晏曰:「正,軍正也。閎,名也。」長史安、正義律,都軍官長史一人也。議郎周霸等:集解徐廣曰:「儒生。」索隱案郊祀志議封禪有周霸,故知也。「建當云何?」霸曰:「自大將軍出,未嘗斬裨將。今建弃軍,可斬以明將軍之威。」閎、安曰:「不然。兵法『小敵之堅,大敵之禽也』。今建以數千當單于數萬,力戰一日餘,士盡,不敢有二心,自歸。自歸而斬之,是示後無反意也。不當斬。」大將軍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間,不患無威,而霸說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職雖當斬將,以臣之尊寵而不敢自擅專誅於境外,而具歸天子,天子自裁之,於是以見為人臣不敢專權,不亦可乎?」軍吏皆曰「善」。遂囚建詣行在所。集解蔡邕曰:「天子自謂所居曰『行在所』,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廵狩天下,所奏事處皆為宮。在長安則曰奏長安宮,在泰山,則曰奉高宮,唯當時所在。」入塞罷兵。 |
12 | 其夏,驃騎將軍與合騎侯敖俱出北地,異道;博望侯張騫、郎中令李廣俱出右北平,異道:皆擊匈奴。郎中令將四千騎先至,博望侯將萬騎在後至。匈奴左賢王將數萬騎圍郎中令,郎中令與戰二日,死者過半,所殺亦過當。博望侯至,匈奴兵引去。博望侯坐行留,當斬,贖為庶人。而驃騎將軍出北地,已遂深入,與合騎侯失道,不相得,驃騎將軍踰居延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天子曰:「驃騎將軍踰居延,集解張晏曰:「水名也。」遂過小月氏,索隱韋昭云:「音支。」西域傳:「大月氏本居敦煌、祁連閒,餘衆保南山,遂號小月氏。」攻祁連山,索隱小顏云:「即天山也。匈奴謂天為祁連。」案西河舊事謂白山即天山。祁連恐非即天山也。得酋涂王,集解張晏曰:「胡王也。」索隱酋音才由反。涂音徒。漢書云「揚武乎鱳得,得單于單桓、酋涂王」,此文省也。以衆降者二千五百人,斬首虜三萬二百級,獲五王,五王母,單于閼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六十三人,師大率減什三,正義率音律也。索隱案漢書云「減什七」,不同也。小顏云「破匈奴之師,十減其七。一云漢兵亡失之數,下皆類此」。案:後說為是也。益封去病五千戶。賜校尉從至小月氏爵左庶長。鷹擊司馬破奴再從驃騎將軍斬遬濮王,正義速卜二音。捕稽沮王,索隱沮音子余反。千騎將得王、王母各一人,索隱按漢書云「右千騎將王」,然則此千騎將漢之將,屬趙破奴,得匈奴五王及王母也。或云右千騎將即匈奴王之名。王子以下四十一人,捕虜三千三百三十人,前行捕虜千四百人,以千五百戶封破奴為從驃侯。集解張晏曰:「從驃騎將軍有功,因以為號。」校尉句王高不識,集解徐廣曰:「句音鉤。匈奴以為號。」索隱案二人並匈奴人也。從驃騎將軍捕呼于屠王索隱案三字共為王號。王子以下十一人,捕虜千七百六十八人,以千一百戶封不識為宜冠侯。正義孔文祥云:「從冠軍將軍戰故。宜冠,從驃之類也。」校尉僕多有功,封為煇渠侯。」索隱案漢百官表作「僕朋」,疑多是誤。煇音暉也。合騎侯敖坐行留不與驃騎會,當斬,贖為庶人。諸宿將所將士馬兵亦不如驃騎,驃騎所將常選,索隱選音宣變反。謂驃騎常選擇取精兵。然亦敢深入,常與壯騎先其大將軍,軍亦有天幸,未嘗困絕也。然而諸宿將常坐留落不遇。索隱案謂遲留零落,不遇合也。由此驃騎日以親貴,比大將軍。 |
19 | 驃騎將軍亦將五萬騎,車重與大將軍軍等,而無裨將。悉以李敢等為大校,當裨將,出代、右北平千餘里,直左方兵,所斬捕功已多大將軍。軍旣還,天子曰:「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集解徐廣曰:「粥,一作『允』。」駰案:應劭曰「所降士有材力者」。約輕齎,絕大幕,涉獲章渠,集解徐廣曰:「獲,一作『護』。」索隱小顏云:「涉謂涉水也。章渠,單于之近臣,謂涉水而破獲之。」漢書云「涉獲單于章渠」也。以誅比車耆,集解晉灼曰:「王號也。」索隱比,必耳反。轉擊左大將,索隱案漢書名雙。斬獲旗鼔,歷涉離侯。索隱漢書作「度難侯」。小顏云「山名」。歷,度也。濟弓閭,集解晉灼曰:「水名也。」索隱弓,包愷音穹,亦如字讀。獲屯頭王、集解漢書音義曰:「胡王號也。」韓王等三人,集解徐廣曰:「王,一作『藉』。」索隱按李奇曰「皆匈奴王號」。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正義積土為壇於山上,封以祭天也。祭地曰禪。登臨翰海。集解張晏曰:「登海邊山以望海也。」索隱按崔浩云「北海名,羣鳥之所解羽,故云翰海」。廣異志云「在沙漠北」。執鹵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師率減什三,取食於敵,逴行殊遠而糧不絕,索隱逴與「卓」同。卓,遠也。以五千八百戶益封驃騎將軍。」右北平太守路博德屬驃騎將軍,會與城,正義與音余。不失期,從至檮余山,索隱檮余音桃徒。斬首捕虜二千七百級,以千六百戶封博德為符離侯。北地都尉邢山集解徐廣曰:「一作『衞山』。」從驃騎將軍獲王,以千二百戶封山為義陽侯。故歸義因淳王復陸支、樓專王伊即靬皆從驃騎將軍有功,索隱劉氏復音伏,小顏音芳福反。漢書專作「剸」,並音專。小顏音之兗反。靬音九言反。以千三百戶封復陸支為壯侯,以千八百戶封伊即靬為衆利侯。從驃侯破奴、昌武侯安稽集解徐廣曰:「姓趙,故匈奴王。」從驃騎有功,益封各三百戶。校尉敢得旗鼓,索隱敢,李廣子也。為關內侯,食邑二百戶。校尉自為爵大庶長。索隱案徐自為也。軍吏卒為官,賞賜甚多。而大將軍不得益封,軍吏卒皆無封侯者。 |
27 | 最索隱謂凡計也。大將軍青,凡七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餘級。一與單于戰,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再益封,凡萬一千八百戶。封三子為侯,千三百戶。并之,萬五千七百戶。其校尉裨將以從大將軍侯者九人。其裨將及校尉已為將者十四人。索隱案漢書云「為特將者十五人」,蓋通李廣也。此李廣一人自有傳,若漢書則七人自有傳,八人附見。七人謂李廣、張騫、公孫賀、李蔡、曹襄、韓說、蘇建也。為裨將者曰李廣,自有傳。無傳者曰: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