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59474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
條件: 提到「黃履
Total 20

本紀第十八 哲宗二

9
秋七月丁巳,以黃履周秩諫官張商英言,奪司馬光呂公著贈謚,王巖叟贈官;貶呂大防秘書監劉摯光祿卿蘇轍少府監,並分司南京;梁燾提舉舒州靈仙觀。戊午,詔:「大臣朋黨,司馬光以下各輕重議罰,布告天下。餘悉不問,議者亦勿復言。」八月丙戌,召輔臣觀稼後苑。日有五色雲。壬辰,應制科趙天啟以累上書狂妄黜。
22
十一月乙未安燾知河南府丙申太白晝見。戊戌,範鍔自轉運使入對,言有捕盜功,乞賜章服。帝曰:「捕盜,常職也,何足言功?」黜知壽州。甲寅梁惟簡除名、全州安置。丙辰,贈蔡確太師,賜謚忠懷。十二月乙丑,復置監察御史三人,分領六察,不言事。令翰林學士蔡京御史中丞黃履各舉御史二人。壬申,白虹貫日。戊子,詔如元豐例,孟月朝獻景靈宮。是歲,蘇州夏、秋地震。桂陽監慶雲見。出宮女九十一人。交址、三佛齊、韋蕃、阿裏骨入貢。
36
閏月丙戌朔,張天說坐上書詆訕先朝處死。壬寅,以曾布知樞密院事許將中書侍郎蔡卞尚書左丞吏部尚書黃履尚書右丞翰林學士林希同知樞密院癸卯,大雨雹。甲辰蘇軾責授瓊州別駕,移昌化軍安置。范祖禹移賓州安置,劉安世移高州安置,己酉,御集英殿進士庚戌,策武舉。
60
五月甲辰太白晝見。庚戌,築鄜延路金湯城。癸亥,奉遷真宗神御於萬壽觀延聖殿。曲赦陜西、河東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建西安州及天都等砦。乙丑,進章惇官五等,曾布三等,許將蔡卞黃履皆二等。辛未,詔莘王俁、睦王母進封婕妤。

本紀第十九 徽宗一

4
二月己亥,始聽政。尊先帝妃朱氏為聖瑞皇太妃。壬寅,以南平王李乾德檢校太師丁未,立順國夫人王氏為皇后庚戌向宗回宗良節度使,太后弟侄未仕者俱授以官。癸示,初御紫宸殿庚申,以吏部尚書韓忠彥門下侍郎政殿大學士黃履尚書右丞辛酉,名懿親宅潛邸曰龍德宮。甲子,毀承極殿。丙寅,遣吳安憲朱孝孫以遺留物遺遼國主。三月戊辰朔,詔宰臣、執政、侍從官各舉可任臺諫者。庚午,遣韓治、曹譜告即位於遼。辛未,詔追封祖宗諸子光濟等三十三人為王,女四十八人為公主甲申,以西蕃王隴拶河西軍節度使,尋賜姓名曰趙懷德,邈川首領瞎徵為懷遠軍節度使己丑,以日當食,降德音於四京: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庚寅,錄趙普後。辛卯,詔求直言。癸巳,以寧遠軍節度觀察留後世雄崇信軍節度使,封安定郡王乙未,卻永興民王懷所進玉器。
12
十一月丁卯,詔修《六朝寶訓》。降德音於端州:減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庚午,詔改明年元。戊寅,以觀文殿學士安燾知樞密院事庚辰黃履罷。己丑,置《春秋》博士。辛卯,令陜西兼行銅、鐵錢。以禮部尚書范純禮尚書右丞十二月甲午,以皇太后不豫,禱於宮觀、祠廟、岳瀆。戊戌,出廩粟減價以濟民。辛丑,慮囚。甲辰,詔修《國朝會要》。戊申,降德音於諸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戊午,遼人來賀正旦。是歲,出宮女六十九人。
32
九月戊子,京師置居養院,以處鰥寡孤獨,仍以戶絕財產給養。乙未,詔中書籍元符三年臣僚章疏姓名為正上、正中、正下三等,邪上、邪中、邪下三等。丁酉,治臣僚議復元祐皇后及謀廢元符皇后者罪,降韓忠彥曾布官,追貶李清臣雷州司戶參軍黃履祁州團練副使曾肇以下十七人。己亥,籍元祐及元符末宰相文彥博等、侍從蘇軾等、餘官秦觀等、內臣張士良等、武臣王獻可等凡百有二十人,御書刻石端禮門。庚子,以元符末上書人鐘世美以下四十一人為正等,悉加旌擢;範柔中以下五百餘人為邪等,降責有差。時世美已卒,詔贈官,仍官其子一人。壬寅,貶曾布武泰軍節度副使甲辰,詔:「元符三年建中靖國元年責降臣僚已經牽復者,其元責告命並繳納尚書省。」冬十月癸亥蔣之奇罷。,詔責降宮觀人不得同一州居住。甲戌,以御史錢遹石豫左膚及輔臣蔡京許將溫益趙挺之張商英等言,罷元祐皇后之號,復居瑤華宮。丙子劉奉世等二十七人坐元符末黨與變法,並罷祠祿。戊寅,以資政殿學士蔡卞知樞密院事。

本紀第二十一 徽宗三

19
秋七月癸未,升趙城縣為慶祚軍。甲申,還王珪孫固贈謚,追復韓忠彥曾布安燾李清臣黃履等官職。庚子,貴妃劉氏薨。壬寅,復置白州。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祀]【北郊、祈穀、五方帝、感生帝】)

3
神宗元豐元年二月,郊廟奉祀禮文所言:「古者祀天於地上之圜丘,在國之南,祭地於澤中之方丘,在國之北,其牲幣禮樂亦皆不同,所以順陰陽、因高下而事之以其類也。由漢以來,乃有夫婦共牢,合祭天地之說,殆非所謂求神以類之意。本朝親祀上帝,即設皇地祇位,稽之典禮,有所未合。」遂詔詳定更改以聞。於是陳襄、王存、李清臣張璪黃履、陸佃、何洵直、楊完等議,或以當郊之歲,冬夏至日分祭南北郊,各一日而祀遍;或於圜丘之旁,別營方丘而望祭;或以夏至盛暑,天子不可親祭,改用十月;或欲親郊圜丘之歲,夏至日遣上公攝事於方丘,議久未決。
7
八年,禮部尚書蘇軾復陳合祭六議,令禮官集議以聞。已而下詔依元祐七年故事,合祭天地於南郊,仍罷集議。紹聖元年,以右正言張商英言:「先帝制詳定禮文所,謂合祭非古,據經而正之。元祐之臣,乃復行合祭,請再下禮官議。」御史中丞黃履謂:「南郊合祭,因王莽諂事元後,遂躋地位,同席共牢。迨先帝親郊,大臣以宣仁同政,復用莽意合祀,瀆亂典禮。」帝以詢輔臣,章惇曰:「北郊止可謂之社。」黃履曰:「郊者,交於神明之義,所以天地皆稱郊。社者,土之神爾,豈有祭大祇亦可謂之壯乎?」乃以履奏送禮部、太常寺。權禮部侍郎盛陶、太常丞王誼等言:「宜用先帝北郊儀注,以時躬行,罷合祭禮。」已而三省言:「合祭既非禮典,但盛夏祭地祇,必難親行。」詔令兩省、臺諫、禮官同議,可親祀北郊,然後罷合祭之禮。曾布、錢勰、范純禮、韓宗師、王古、井亮採、常安民、李琮、虞策、劉定、傅楫、黃裳、豐稷、葉祖洽等言,互有是否。蔡京、林希、蔡六、黃履吳安持、晁端彥、翟思、郭知章、劉拯、黃慶基董敦逸等請罷合祭。詔從之。然北郊親祀,終帝之世未克舉云。

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貨下五 (鹽下、茶上)

5
哲宗即位,御史中丞黃履奏福建多以鹽抑民,詔:「去歲先帝已立分遣御史、郎官察舉監司之法,福建遣御史黃降,江西遣御史陳次升按之。」繼又以命吏部郎中張汝賢並察舉周輔所立鹽法。降言:「福州緣王氏之舊,每產錢一當餘州之十,其科納以此為率,餘隨均定,鹽額亦當五倍,而實減半焉。昨王子京奏立產鹽法,失於詳究,遂概以額增,多寡之間,遼遠絕殊,遠民久無以伸。」詔付汝賢。明年,按察司盡以所察事狀聞,於是福建轉運副使賈青、王子京皆坐掊克,謫監湖廣鹽酒稅;刑部侍郎蹇周輔坐議江西鹽法,掊克誕謾,削職知和州;郟但坐倡議運廣鹽江西,張士澄坐附會推行周輔之法,肆志抑擾,並黜官;閩清縣尹徐壽獨用鹽法初行,能守官不撓,民以故不多受課,言於朝加賞焉。汝賢請定福建產賣鹽額,詔從其請;凡抑民為鹽戶及願退不為行者,以徒一年坐之;提舉鹽事官知而不舉,論如其罪。

列傳第八十七

1
清臣安燾張璪蒲宗孟黃履蔡挺王韶薛向嗣昌章楶
40
黃履,字安中,邵武人。少游太學,舉進士,調南京法曹,又為高密、廣平王二宮教授、館閣校勘同知禮院。擢監察御史裏行,辭御史,改崇政殿說書知諫院

列傳第一百五

2
陳次升,字當時,興化仙游人。入太學,時學官始得王安《字說》,招諸生訓之,次升作而曰:「丞相豈秦學邪?美商鞅之能行仁政,而為李斯解事,非秦學而何?」坐屏斥。既而第進士,知安丘縣。轉運使吳居厚以聚斂進,檄尉罔徵稅於遠郊,得農家敗絮,捕送縣,次升縱遣之。居厚怒,將被以文法,會御史中丞黃履薦,為監察御史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23
來之邵,字祖德,開封咸平人。登進士第,由潞州司理參軍為刑部詳斷官。元豐中,改大理評事御史中丞黃履薦為監察御史。未幾,買倡家女為妾,履劾其污行,左遷將作丞。
66
郭知章,字明叔,吉州龍泉人。第進士,從劉彞廣西幕府,知浮梁、分寧縣。黃履薦為御史,以憂不克拜,知海州、濮州,提點梓州路刑獄。復以鄭雍、顧臨薦,為監察御史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