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18407"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
條件: 提到「李至
Total 14

本紀第四 太宗一

28
十一月壬子朔,以參知政事宋琪李昉平章事癸丑,除川、峽民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棄市律。己未太一宮成。壬申,以翰林學士李穆呂蒙正李至參知政事樞密直學士張齊賢王沔同簽署樞密院事庚辰,置侍讀官。十二月壬午朔,詔綏、銀、夏等州官吏招誘沒界外民歸業,仍給復三年丁亥,賜河北、河東緣邊戍卒襦,京城諸軍米。淮海國王錢俶三上表乞解兵馬大元帥、國王、尚書中書太師等官。罷元帥名,餘不許。西人寇宥州,巡檢使李謁擊走之。是月醴泉縣水中草變為稻。滑州河決。

本紀第五 太宗二

14
三年春正月辛未右武衛大將軍長寧侯德隆薨,以其弟德彞嗣侯,仍知沂州。庚辰,夜漏一刻,北方有赤氣如城,至明不散。己丑知雄州賀令圖等請伐契丹,取燕、薊故地。庚寅,北伐,以天平軍節度使曹彬為幽州道行營前軍馬步水陸都部署,河陽三城節度使崔彥進副之;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彰化軍節度使米信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觀察使杜彥圭副之,以其眾出雄州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靜難軍節度使田重進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戊戌參知政事李至罷為禮部侍郎二月壬子,以檢校太師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朔等州都部署,雲州觀察使楊業副之,出雁門。
116
八月壬辰,詔立壽王元侃皇太子,改名恆,兼判開封府。大赦,文武常參官子為父後見任官者,賜勛一轉。癸巳,以尚書左丞李至禮部侍郎李沆並兼太子賓客癸卯,禁西北緣邊諸州民與內屬戎人昏娶。

本紀第六 真宗一

4
夏四月乙未,尊皇后皇太后,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咸除之。丙申,群臣請聽政,表三上,從之。戊戌,始見群臣於崇政殿西序,尋賜器幣。癸卯門下侍郎兵部尚書平章事呂端右僕射。弟越王元份進封雍王吳王元傑進封兗王,並中書令徐國公元偓進封彭城郡王涇國公元偁進封安定郡王,並同平章事元儼曹國公。侄閬州觀察使惟吉武信軍節度使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傅潛殿前都指揮使王超、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繼隆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高瓊並領諸軍節度駙馬都尉王承衍石保吉魏咸信並為諸軍節度使甲辰宣徽北院使知樞密院事趙鎔加南院使,左丞李至禮部侍郎李沆參知政事丁未,中外群臣進秩一等。罷鹽鐵、度支、戶部副使。癸丑,置鎮戎軍。乙卯靜海軍節度使交址郡王黎桓加兼侍中,進封南平王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祀]【裡史、郊壇】)

20
舊制,郊廟祝文稱嗣皇帝,諸祭稱皇帝。著作局準《開元禮》全稱帝號。真宗以兼秘書監李至請,改從舊制。又諸祭祝辭皆臨事撰進,多違典禮,乃命至增撰舊辭八十四首,為《正辭錄》三卷。既復命知制誥李宗諤、楊億、直史館陳彭年詳定之,以為永式。祝版當進署者,並命秘閣吏書,上親署訖,御寶封給之。凡先代帝王,祝文止稱廟號。凡親行大祀,則皇子弟為亞獻、終獻。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社稷、岳瀆、籍田、先蠶、奏告、祈禜】)

7
太平興國八年,河決滑州,遣樞密直學士張齊賢詣白馬津,以一太牢沉祠加璧。自是,凡河決溢、修塞皆致祭。秘書監李至言:「按五郊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岳鎮、海瀆。自兵亂後,有不在封域者,遂闕其祭。國家克復四方,間雖奉詔特祭,未著常祀。望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於所隸之州,長史以次為獻官。」其後,立春日祀東嶽岱山於兗州,東鎮沂山於沂州,東海於萊州,淮瀆於唐州。立夏日祀南岳衡山於衡州,南鎮會稽山於越州,南海於廣州,江瀆於成都府。立秋日祀西嶽華山於華州,西鎮吳山於隴州,西海、河瀆並於河中府,西海就河瀆廟望祭。立冬祀北岳恆山、北鎮醫巫閭山並於定州,北鎮就北嶽廟望祭,北海、濟瀆並於孟州,北海就濟瀆廟望祭。土王日祀中嶽嵩山於河南府,中鎮霍山於晉州。

志第五十六 禮六 (吉禮六【朝日、夕月、九宮貴神、高禖、大火、壽星、靈星、風伯、雨師、司寒、蠟、七祀、馬祖、酺神】)

25
司寒之祭,常以四月,命官率太祝,用牲、幣及黑牡、秬黍祭玄冥之神,乃開冰以薦太廟。建隆二年,置藏冰署而修其祀焉。秘書監李至言:「案《詩·豳·七月》曰:『四之日獻羔祭韭。』蓋謂周以十一月為正,其四月即今之二月也。《春秋傳》曰:『日在北陸而藏冰。』謂夏十二月,日在危也。『獻羔而啟之』,謂二月春分,獻羔祭韭,始開冰室也。『火出而畢賦』,火星昏見,謂四月中也。又案《月令》:『天子獻羔開冰,先薦寢廟。』詳其開冰之祭,當在春分,乃有司之失也。」帝覽奏,曰:「今四月,韭可苫屋矣,何謂薦新?」遂正其禮。天聖新令:「春分陰冰,祭司寒於冰井務,卜日薦冰於太廟。季冬藏冰,設祭亦如之。」

列傳第二十五

1
錢若水從弟若沖蘇易簡郭贄李至辛仲甫王沔溫仲舒王化基舉正舉元孫詔
5
初,太宗有畜犬甚馴,常在乘輿左右。及崩,嗚號不食,因送永熙陵寢。李至詠其事,欲若水書之以戒浮俗,若水不從。呂端雖為監修,以不蒞局不得署名,至抉其事以為專美。若水稱詔旨及唐朝故事以折之,時議不能奪。既又重修《太祖實錄》,參以王禹偁李宗諤、梁顥、趙安仁,未周歲畢。安仁時為宗正卿,上言夔王於太宗屬當為兄,《實錄》所紀繆誤。若水援國初詔令,廷諍數四乃定。
24
淳化元年,丁外艱。二年,同知京朝官考課,遷中書舍人,充承旨。先是,曲宴將相,翰林學士皆預坐,梁迥啟太祖罷之;又皇帝御丹鳳樓,翰林承旨侍從升樓西南隅,禮亦廢。至是,易簡請之,皆復舊制。易簡續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獻,帝賜詩以嘉之。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之署」四字,令易簡榜於廳額。易簡會韓伾、畢士安李至等往觀。上聞,遣中使賜宴甚盛,至等各賦詩紀其事,宰相李昉等亦作詩頌美之。他日,易簡直禁中,以水試欹器。上密聞之,因晚朝,問曰:「卿所玩得非欹器耶?」易簡曰:「然,江南徐邈所作也。」命取試之。易簡奏曰:「臣聞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器盈則覆,物盛則衰。願陛下持盈守成,慎終如始,以固丕基,則天下幸甚。」
35
李至,字言幾,真定人。母張氏,嘗夢八仙人自天降,授字圖使吞之,及寤,猶若有物在胸中,未幾,生至。七歲而孤,鞠於飛龍使李知審家。幼沉靜好學,能屬文。及長,辭華典贍。舉進士,釋褐將作監丞,通判鄂州。旋擢著作郎、直史館。會征太原,命督澤、潞芻糧,累遷右補闕知制誥太平興國八年,轉比部郎中,為翰林學士。冬,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74
論曰:自昔參大政、贊機務,非明敏特達之士,不能勝其任。若又飭以文雅,濟以治具,則盡善矣。若水機鑒明敏,儒而知兵;李至剛嚴簡重,好古博雅,其於柄用宜矣。王沔臨事精密,能遠私謁,而考課之議,頗傷苛刻;仲甫以吏事為時用,未免茍容之誚,瑕瑜固不相掩也。仲舒見舉於蒙正,而反攻其短;易簡不能周恤光逢,而置之死地,其不可與郭贄辨曹彬之誣、化基伸禹錫之枉同日而語也明矣。此純厚長者之稱,所以獨歸於二子歟!繼踐臺佐,得風憲體;舉元任職邊郡,有持重稱。矧之父子又並尹兩京,克濟其美,何王氏子孫之多賢也!

列傳第五十五

11
會福州民訟田,命茂直按之,將行,留不遣。參知政事李至稱其端實,命入益王元傑府為記室參軍。王好學,多為詩什,遇茂直甚厚。雖受時果之賜,亦分餉焉。王嘗遣使征詩,茂直援筆而就,甚稱賞之。
57
淳化中,秘書監李至薦之,命以本官知直秘閣。慎修善弈棋,太宗屢召對弈,因作《棋說》以獻。大抵謂:「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幾可以言棋矣。」因舉十要以明其義,太宗覽而稱善。俄與直昭文館韓援使淮南巡撫,累遷倉部、考功二部郎中。咸平中,又副邢昺為兩浙巡撫使,俄同修起居注。景德初,上言衰老,求外任。真宗以儒雅宜留秘府,止聽解記注之職。數月,擢為右諫議大夫翰林侍讀學士。從幸澶州,遘寒疾,詔令肩輿先歸。明年正月,卒,年六十九。賻錢二十萬,絹一百匹。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