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8224"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
條件: 提到「劉子翬
Total 16

志第一百五十八 藝文四 (子類一)

83
劉子翬十論》一卷

志第一百六十一 藝文七 (集類一)

1330
劉子翬屏山集》九十卷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82
詹體仁,字元善建寧浦城人。父綎,與胡宏、劉子翬游,調贛州信豐尉。金人渝盟,綎見張浚論滅金秘計,浚闢為屬。體仁隆興元年進士第,調饒州浮梁尉。郡上體仁獲盜功狀當賞,體仁曰:「以是受賞,非其願也。」謝不就。為泉州晉江丞。宰相梁克家,泉人也,薦於朝。入為太學錄,升太學博士、太常博士,遷太常丞,攝金部郎官。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道學三

47
始,少時,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嘗屬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劉致中、屏山劉彥沖三人,學有淵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聽。」三人,謂胡憲、劉勉之劉子翬也。故之學既博求之經傳,復遍交當世有識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嘗學於羅從彥歸自同安,不遠數百里,徒步往從之。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1
劉子翬呂祖謙蔡元定陸九齡九韶陸九淵薛季宣陳傅良葉適戴溪蔡幼學楊泰之
2
劉子翬,字彥沖,贈太師之仲子。以父任授承務郎,闢真定府幕屬。靖康之難子翬痛憤,幾無以為生,墓三年。服除,通判興化軍。寇楊勍犯閩境,子翬與郡將張當世畫計備御,如素服戎事者,賊不敢犯。事聞,詔因任。
3
子翬始執喪致羸疾,至是以不堪吏責,辭歸武夷山,不出者凡十七年。間走其父墓下,瞻望徘徊,涕泗嗚咽,或累日而返。妻死不再娶,事繼母呂氏及兄子羽盡孝友。子羽之子,幼英敏嗜學,子翬教之不懈,卒有立。
4
籍溪胡憲白水劉勉之交相得,每見,講學外無雜言。它所與游,皆海內知名士,而期以任重致遠者,惟新安朱熹而已。初,熹父松且死,以熹托子翬。及熹請益,子翬告以《易》之「不遠復」三言,俾佩之終身,熹後卒為儒宗。子翬少喜佛氏說,歸而讀《易》,即渙然有得。其說以為學《易》當先《復》,故以是告熹焉。

列傳第二百一十八隱逸下

18
劉勉之,字致中,建州崇安人。自幼強學,日誦數千言。逾冠,以鄉舉詣太學。時蔡京用事,禁止毋得挾元祐書,自是伊、洛之學不行。勉之求得其書,每深夜,同舍生皆寐,乃潛抄而默誦之。譙定至京師,勉之聞其從程頤游,邃《易》學,遂師事之。已而厭科舉業,揖諸生歸,見劉安世、楊時,皆請業焉。及至家,即邑近郊結草為堂,讀書其中,力耕自給,澹然無求於世。與胡憲劉子翬相往來,日以講論切磋為事。
25
初,憲與劉勉之俱隱,後又與劉子翬、朱松交。松將沒,屬其子熹受學於憲與勉之、子翬。熹自謂從三君子游,而事籍溪先生為久。方憲之以館職召也,適秦檜諱言之後,憲與王十朋、馮方、查籥、李浩相繼論事,太學士為《五賢詩》以歌之。人始信憲之不茍出,而惜其在位僅半年,不究其底蘊云。紹興三十二年,卒,年七十七。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