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正隆六年十月乙卯 (1161/11/5)"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宋史
條件: 包含字詞「正隆六年十月乙卯 (1161/11/5)」
Total 1

本紀第三十二 高宗九

11
冬十月庚子朔,詔將親征。魏勝攻沂州,敗,還海州,金人圍之。李寶以舟師至東海縣,金人解圍去,寶遂入海州。辛丑,金人自渦口渡淮。癸卯,以吳璘兼陜西、河東招討使,劉錡兼京東、河北東路招討使,成閔兼京西、河北西路招討使。金人陷蔣州。李顯忠遣統制孔福與金人戰於大人洲,敗之。乙巳,金人復犯海州,魏勝、李寶擊卻之。劉錡引兵次淮陰,金人將自清河口入淮,錡列兵於運河岸以扼之。丁未,命宣撫制置司傳檄契丹、西夏、高麗、渤海諸國及河北、河東、陜西、京東、河南諸路,諭出師共討金人。是日,金人立其東京留守葛王皇帝,改元大定戊申王權聞金兵大至,自廬州引兵遁,屯昭關。己酉,知均州武鉅招納北界杜海等二萬人來歸。庚戌,復置機速房。知廬州龔濤聞金兵將至,棄城走。辛亥,金將蕭琦陷滁州,守臣陸廉棄城走。壬子,改建王瑋為鎮南軍節度使。劉錡遣統制王剛等擊敗金人於清河口,金人復來戰,剛失利。吳拱遣將侯俊、郝敦書復唐州。癸丑,借江、浙、荊湖等路坊場凈利錢三百八十萬緡以備賞軍。金人圍廬州,都監、權州事楊春率兵突陣出,守水砦。金人又攻海州,李寶力戰敗之,解圍去。甲寅,金人攻樊城,吳拱遣守將翟貴、王進與戰,貴、進俱戰死,金兵亦退。劉錡遣兵渡淮及金人戰,死者十七八。金主亮以大軍至廬州城北之五里,築土城以居。戚方遣將張寶復蔣州。乙卯,以金人渝盟告於天地、宗廟、社稷。命州縣諭富民捐貲助國。劉錡聞王權遁,自淮陰引兵歸揚州。丙辰,金主亮入廬州,王權自昭關遁,金人追至尉子橋,破敵軍統制姚興戰死,權退保和州。金州都統制王彥統制任天錫出洵陽,復豐陽縣。丁巳,帝聞王權敗,召楊存中同宰執議於內殿,陳康伯贊帝定議親征。武鉅遣將荀琛復鄧州。戊午任天錫復商洛縣。命吳璘趣出兵漢中,葉義問督視江、淮軍馬,中書舍人虞允文參謀軍事。金人犯真州,步軍司統制邵宏淵逆戰於胥浦橋,兵敗,真州陷。金人不入城,遂犯揚州。己未任天錫復商州,執其守完顏守能。趙撙引兵渡淮。庚申,以楊存中為御營宿衛使。趙撙復褒信縣。王權自和州遁歸,屯於東採石。辛酉,復思退觀文殿大學士、充醴泉觀使兼侍讀。分行在官吏三之一扈從,餘留行遣常事。金人陷和州。壬戌,以將士勞於征討,避殿減膳。劉錡退軍瓜州鎮,金人陷揚州,淮東安撫使劉澤棄城奔泰州。以戶部侍郎劉岑為御營隨軍都轉運使,李顯忠為御營先鋒都統制屯蕪湖,主管步軍司李捧為前軍都統制。趙撙復新蔡縣。癸亥,募諸州豪民招槍杖、弓箭手赴行在。金人入揚州。王權自採石夜還建康,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