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 夏四月辛未,楊文鼎請緩裁湖南綠營及防軍。甲戌,賞游學畢業生鍾世銘、汪爔芝等法政科進士、舉人,工科舉人有差。丙子,趙爾巽奏請用人行政便宜行事,從之。丁丑,裁山東撫、鎮標營官。戊寅,詔改立責任內閣。頒內閣官制。授慶親王奕劻為內閣總理大臣,大學士那桐、徐世昌俱為協理大臣。以梁敦彥為外務大臣,善耆為民政大臣,載澤為度支大臣,唐景崇為學務大臣,蔭昌為陸軍大臣,載洵為海軍大臣,紹昌為司法大臣,溥倫為農工商大臣,盛宣懷為郵傳大臣,壽耆為理藩大臣。復命內閣總、協理大臣俱為國務大臣,內閣總理大臣、協理大臣均充憲政編查館大臣,慶親王奕劻仍管理外務部。置弼德院,以陸潤庠為院長,榮慶副之。罷舊內閣、辦理軍機處及會議政務處。大學士、協辦大學士仍序次於翰林院。裁內閣學士以下官。置軍諮府,以貝勒載濤、毓朗俱為軍諮大臣,命訂府官制。趙爾巽會陳夔龍、張人駿、瑞澂、李經羲與憲政編查館大臣商訂外省官制。己卯,慶親王奕劻、大學士那桐、徐世昌俱辭內閣總理、協理,不許,趣即任事。重申鴉片煙禁,諭民政、度支二部,各省督撫剋期禁絕。詔定鐵路國有。先是,給事中石長信疏論各省商民集股造路公司弊害,宜敕部臣將全國幹路定為國有,自餘枝路準各省紳商集股自修,上韙之,下郵傳部議。至是,奏言:「中國幅員廣袤,邊疆遼遠,必有縱橫四境諸大幹路,方足以利行政而握中樞。從前規畫未善,致路政錯亂紛歧,不分枝幹,不量民力,一紙呈請,輒準商辦。乃數載以來,粵則收股及半,造路無多。川則倒帳甚鉅,參追無著。湘、鄂則開局多年,徒供坐耗。循是不已,恐曠日彌久,民累愈深,上下交受其害。應請定幹路均歸國有,枝路任民自為。曉諭人民,宣統三年以前各省分設公司集股商辦之幹路,應即由國家收回。亟圖修築,悉廢以前批準之案。」故有是詔。辛未,吉林火災,發帑銀四萬兩賑之。癸未,贈恤署廣州將軍副都統孚琦。丁亥,資政院請預算借款兩事歸院會議,不許。戊子,起端方以侍郎候補,充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諭裁缺候補人員毋得奏事。諭本年秋季調集禁衛軍及近畿各鎮陸軍於直隸永平府大操。己丑,恭親王溥偉以疾免禁煙大臣,以順承郡王訥勒赫代之。庚寅,郵傳大臣盛宣懷與英德法美四國銀行締結借款契約成。辛卯,龐鴻書罷,以沈瑜慶為貴州巡撫。壬辰,命督撫曉諭人民,鐵路現歸官辦,起降旨之日,川、湘兩省租股,並停罷之。宣統三年四月以前所收者,應由郵傳部、督辦鐵路大臣會督撫查奏。地方官敢有隱匿不報者詰治。楊文鼎奏湘省自聞鐵路幹路收歸國有諭旨,群情洶懼,譁噪異常,遍發傳單,恐滋煽動。諭嚴行禁止,儻有匪徒從中煽惑,意在作亂者,照懲治亂黨例,格殺勿論。朱家寶奏江、淮交會為匪黨出沒之區,比歲薦饑,盜風尤熾。請援鄂、蜀懲辦會匪、土匪章程,犯者以軍法從事。丙申,移稅務司附屬之郵政歸郵傳部管理。除云南昆明縣官用田地額賦。丁酉,賑山東滕、嶧二縣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