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990483"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清史稿
條件: 提到「張亨嘉
Total 5

志八十二

26
是時學務之組織,尚有一重要之變更,則專設總理學務大臣也。二十九年,之洞言:「管學大臣既管京城大學堂,又管外省各學堂事務。當此經營創始,條緒萬端,專任猶虞不給,兼綜更恐難周。請於京師專設總理學務大臣,統轄全國學務。另設總監督一員,專管京師大學堂事務,受總理學務大臣節制考核,俾有專責。」詔允改管學大臣學務大臣,並加派孫家鼐學務大臣,命大理寺少卿張亨嘉充大學堂總監督。奏定章程,規定學校系統,足補欽定章程所未備。

列傳二百二十八

2
張英麟張仁黼張亨嘉
22
張亨嘉,字燮鈞,福建侯官人。光緒九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四年,視學湖南,念儒官為士模範,不激濁揚清,曷以勵風教?疏薦文行交修者數人,士習為一變。二十三年,入直南書房。越二年,除司業,頻轉太常寺少卿。一歲五遷,殊數也。

列傳二百三十 孫家鼐 張百熙 唐景崇 於式枚 沈家本

8
京師之有大學堂也,始於中日戰後。侍郎李端棻奏請立學,中旨報可,而樞府厭言新政,請緩行。迄戊戌,乃奉嚴旨,促擬學章,命孫家鼐管學大臣。及政變,惟大學以萌芽早得不廢。許景澄繼管學,坐論義和團被誅。兩宮西幸,百熙詣行在,以人望被斯任,於是海內欣然望興學矣。百熙奏加冀州知州吳汝綸五品卿銜,總教大學。汝綸辭不應,百熙具衣冠拜之,汝綸請赴日本察視學務。大學教職員皆自聘,又薪金優厚,忌嫉者眾,蜚語浸聞。汝綸返國,未至京,卒;而百熙所倚以辦學者,門人沈兆祉亦受讒構。大學既負時謗,言官奏稱本朝定制,部官大率滿、漢相維,請更設滿大臣主教事,乃增命榮慶為管學大臣。旋別設學務處,以張亨嘉為大學總監督,百熙權益分。始議分建七科大學,又選派諸生游學東西洋。榮慶意不謂可,而百熙持之堅,親至站送諸生登車。各省之派官費生自此始。值張之洞入覲,命改定學章,及還鎮,復命家鼐為管學大臣。凡三管學,百熙位第三矣。百熙擬建分科大學,以絀於貲而止,惟創醫學及譯學館、實業館,遽謝學務。賞黃馬褂、紫禁城騎馬。後歷禮部、戶部、郵傳部尚書,政務、學務、編纂官制諸大臣。卒,贈太子少保,謚文達。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