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檢索 "ctext:311678"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西夏書事
條件: 提到「宋太祖
Total 19

卷三

1
宋太祖建隆元年春正月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李彞興太尉
2
彞殷顯德中雖受恩秩,貢奉甚稀。聞太祖受禪,遣銀州防禦使李光曮奉表入賀。避宣祖諱,改名興。太祖嘉之,使守太尉光曮彞興族子也。陳師道曰:宋初職備三公者,內則趙普,外惟彝興彞興以藩鎮領之,尤異數也。
4
北漢劉鈞,結代北諸部侵掠河西。太祖詔諸鎮會兵禦之。彞興遣彞玉進兵抵麟州,北漢引去,遣使告捷。彞玉,彞興從弟也。
9
太祖彞興,命玉工治帶,親臨視之。召夏使問曰:「汝帥腰圍幾何?」使言:「彞興腰腹洪大,如合抱之木。」太祖嘆曰:「真福人也!」帶成,遣使賜之。彞興感服。
10
按有宋幅員之廣:東南至海,西盡巴、,北極三關,疆理幾復漢、唐之舊。其未入職方者,止燕、雲十六州及西夏五州耳。然燕、雲為北門鎖鑰,石晉失之,遂開契丹入寇之徑。若銀、夏諸州,羌戎瘠壤,得其地不可耕,撫其眾不可守,非若吳越、荊南近在肘腋,勢所必爭也。太祖有見于此,因其貢獻,厚加賜賚,以服其心,而羈縻之。誠得柔遠之道哉!
12
初,秦州西北夕陽鎮連接山谷,林木所出,夏人久擅其利。尚書右丞高防知秦州,建議置採造務,闢地數百里,築堡要害,募卒三百人為戍。自渭而北,夏人有之;自渭而南,秦州有之。歲獲大木萬章,給京師。夏屬酋長尚波于率蕃部千餘人,涉渭奪木筏,殺兵役。防與戰,敗之,俘其屬四十餘人以獻。太祖不欲邊境生事,遣使至夏州諭彞興約束之,悉歸其所俘,賜以錦袍、銀帶。尚波於感恩,遂以所居伏羌縣地詣秦州獻。
15
光曮,贈宥州刺史思忠後。祖仁顏以長厚稱,仕唐為銀州防禦使。父彞景嗣於晉。光曮嗣於周。宋初,曾奉彞興表入賀,循謹有禮,太祖賜賚甚厚。至是,與妻罔氏游無定河生繼遷繼遷生即有齒,見者咸異之。
20
彞興嗜貨財,識機變。五代時,雖向背不常,然未嘗顯與中國抗。入宋後,貢奉惟謹,徵調時應。北漢劉鈞累遣使持幣由間道約以兵助,彞興不納。太祖聞,厚賚之。至是卒,太祖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夏王。子行軍司馬光睿自權知州事
21
附:《宋史·劉平傳》:平獻攻守之策,言「太祖有天下,懲唐末藩鎮之盛,盡削其兵柄,收其賦入。邊方世襲,宜異于此,而誤以朔方李彞興、靈武馮繼業一切亦徙內地。自此靈、夏仰中國戍守,千里運糧,兵民交困。」《張方平傳》:太祖不勤遠略,如靈、夏、河西,皆因其酋豪,許之世襲。及太宗謀取燕、薊;內徙李彞興、馮暉,于是朝廷始旰食矣。攷《夏國傳》及李氏《長編》,彞興歸宋無內徙事。
25
太祖以夏州近邊,授董遵誨通遠軍使。遵誨至鎮,召綏、夏夷落,諭以朝廷威福,眾皆感悅。至是,未數月,夏州蕃族擾邊,遵誨率兵討定之。光睿遣使謝。
29
綏州定,光睿丕祿知州事,表聞于朝。太祖詔授本州刺史
31
光睿太祖解諸將兵權,罷藩鎮節度,內不自安,遣使貢獻,表請入朝。詔不許。
37
北漢兵既卻,後復數使詔諭,光睿並以聞。太祖以江南既平,命侍衛都指揮使黨進、宣徽北院使潘美率兵伐漢,分五道入太原;又命兵馬監押馬繼恩進河東界,焚蕩堡寨。光睿亦率所部次天朝、定朝兩關,遣使表言伺黃河凍合進兵。
41
太祖崩,太宗即位。「光」字,避帝諱也。
67
論曰:繼捧之祖仁福素鮮大勳,系居疏族,特以夏州弒亂,將士樂推。思召伯者,愛及《甘棠》;戴羊公者,碑傳「墮淚」。況思恭遺澤孔長,仁福為其族子乎?顧當梁、唐之際,自知異姓孤臣,功不足以服朝廷,力不足以脅諸鎮,假結胡虜,冀免除移。遂使邊吏震驚,王師薄伐,負其隅固,要索寵榮,事則成矣。如名不正,何自是以後,以擅知留後為常經,以陰援叛鎮為能事?彝超碌碌,固無足稱。若彞興,兵擾契丹,力援國難,表附劉漢,念切故君,而向背不常,緩急難恃,無非色厲,豈是壯夫!宋興太祖,即西平王爵,榮加太尉,繼以克睿忠貞,繼筠克肖,貢禮無缺,漢寇頻摧,蓋天下之統一,而反覆之心定矣。迨繼捧嗣立,不為劉鈞守土,遽效錢ㄈ歸朝,豈兄弟鬩牆莫禦其侮耶?何後復合繼遷臣契丹也?噫,此天所以啟思忠之後歟?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