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356E

部首:+ 4筆 = 共7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261第6 頁262第18 康熙字典: 頁178第25 漢語大字典: 卷1頁0591第08
表面結構:左:,右:。 具有相關結構:𭶻
國語發音: tiào ㄈㄨˇ ㄊㄧㄠˋ
粵語發音:fu2
宋本廣韻:廣韻·上聲··》㕮:㕮咀。
廣韻·上聲··》㕮:㕮咀嚼也。又音甫。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口部·》㕮:《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𠀤音府。《廣韻》㕮,咀嚼也。《方書》藥之粗齊爲㕮咀。《本草綱目註》李杲曰:㕮咀,古制也。古無刀,以口咬細,令如麻豆煎之。𡨥宗𥈜曰:㕮咀有含味之意,如人以口齧咀。古方言㕮咀,此義也。蘇恭曰:㕮咀,商量斟酌之也。《集韻》或作哺。又《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𠀤音釜。又《集韻》斐父切,音撫。義𠀤同。
反切:方矩 (《廣韻·上聲··》) 扶雨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to chew; to masticate, to dwell on, Chinese medicine term

原典出處

傷寒論》:右伍味,咀,以水柒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壹升。
金匱要略·雜療方》:右各咀,分為三帖,一帖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廣韻·》:咀:咀脩藥也,又慈吕切音甫。
康熙字典·》::《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𠀤音府。
泊宅編·泊宅編卷七》:肱曰:「古人製咀,謂銼如麻豆大,煮清汁飲之,名曰湯,所以入經絡,攻病取快。
齊民要術·卷六》:治羊疥方:取黎蘆根,咀令破,以泔浸之,以瓶盛,塞口,於灶邊常令暖,數日醋香,便中用。
直齋書錄解題》:增損方三十首,咀藥三十品,市肆常貨圓子藥十種,以為倉卒應用之備。
飲膳正要》:右三十二物各一兩,皆咀。
泊宅編·泊宅編卷七》:肱曰:「古人製咀,謂銼如麻豆大,煮清汁飲之,名曰湯,所以入經絡,攻病取快。
書敘指南·卷二十》:剉藥曰咀。
直齋書錄解題》:增損方三十首,咀藥三十品,市肆常貨圓子藥十種,以為倉卒應用之備。
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三》:增損方三十首,咀藥三十品,市肆常貨圓子藥十種,以為倉卒應用之備。
齊民要術·卷六》:治羊疥方:取黎蘆根,咀令破,以泔浸之,以瓶盛,塞口,於灶邊常令煖,數日醋香,便中用。
書敘指南·卷二十》:剉藥曰咀。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