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 | 竹+ 8筆 = 共14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222第9 康熙字典: 頁887第01 漢語大字典: 卷5頁2988第12 |
---|
表面結構: | 上:𥫗,下:函。 |
---|
國語發音: | hán ㄏㄢˊ |
---|
粵語發音: | ham4 |
---|
宋本廣韻: | 《···》䈄:實中竹名。 |
---|
康熙字典: | 《··》䈄:《集韻》胡南切,音含。同筨。實中竹名。 |
---|
反切: | 胡男 (《···》) |
---|
英文翻譯: | (same as 筨) a kind of solid bamboo |
---|
原典出處
《·》: | 䈄:實中竹名。 |
《·》: | 䈄𥶴竹。 |
《·》: | 《集韻》或作䈄、𥲌、笒。 |
《》: | ○䈄𥳔筍 |
《·》: | 漢武帝時,上林獻棗,上以杖擊未央殿檻,呼朔曰:「叱叱先生,来来先生知此,䈄裏何物?」朔曰:「上林獻棗四十九枚」。 |
《·》: | 䈄𥶴,竹大如脚,指堅厚修直,腹中白膜闌隔,狀如濕,麵生衣,將成竹而笋未落,輙有細蟲齧之,隕籜之後,蟲齧處,往往成赤文,頗似繡畫。 |
《》: | 其常可遇者,有䈄𥶴竹,大如腳指,堅厚修直。 |
《》: | 蟲齧 |
《》: | ○䈄𥳔筍 |
《·》: | 杜子美有《從韋眀府續處覔錦竹兩三叢詩》,黃鶴注云:考竹譜竹紀無錦竹,意以其文如錦名之竹,紀有蒸竹䈄墮竹,其皮類繡,豈即此乎?余觀錦竹他無見,惟杜詩有之。 |
《》: | 其常可遇者,有䈄𥶴竹,大如腳指,堅厚修直。 |
《》: | 《竹記》有「蒸竹、䈄墮竹,其皮類繡」,豈即此乎?劉須溪亦不知所謂。 |
《》: | ...鍾雲母之扶疎,箬箭浮色以縹燠,䈄□綷文而繡攄,方志之所遺載,山...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