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
惇 U+60C7 | ![]() 說文小篆 | 惇 同義字 同義字 | 敦 同義字 | 𥫉 同義字 |
部首: | 心+ 8筆 = 共11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106第36 頁118第17 康熙字典: 頁390第01 辭海: 卷5頁3420第2 GSR: 第464.n 漢語大字典: 卷4頁2318第04 |
表面結構: | 左:忄,右:享。 |
國語發音: | dūn ㄉㄨㄣ |
粵語發音: | deon1 |
說文解字: | 《心部》惇:厚也。从心𦎫聲。 |
宋本廣韻: | 《廣韻·上平聲·諄·諄》惇:心實也。又音敦。 《廣韻·上平聲·䰟·敦》惇:厚也。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心部·八》惇:〔古文〕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昆切,音敦。《說文》厚也。本作𢤈。从心𦎧聲。今作惇。《書·舜典》惇德允元。《註》厚也。《禮·內則》皆有惇史。《註》史之孝厚者也,非官名也。又通作敦。《毛傳》厚也。《爾雅·釋詁》勉也。《疏》厚相勉也。又《廣韻》章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倫切,𠀤音諄。《廣韻》心實也。又《集韻》《韻會》𠀤殊倫切,音純。亦厚也。《禮·樂記》樂者敦和。《註》作惇。音純。通作醇。 《正字通》俗惇字。惇字所从享字上部類似𠅘髙𠅙,如𡦦字。 |
反切: | 章倫 (《廣韻·上平聲·諄·諄》) 都昆 (《廣韻·上平聲·䰟·敦》) |
英文翻譯: | be kind, cordial, sincere |
原典出處
《尚書·皋陶謨》: | 天敘有典,勑我五典五惇哉! |
From Heaven are the (soci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several duties; we are charged with (the enforcement of) those five duties - and lo! we have the five courses of honourable conduct. | |
《禮記·內則》: | 五帝憲,養氣體而不乞言,有善則記之為惇史。 |
《荀子·君子》: | 忠者,惇慎此者也。 |
《潛夫論·考績》: | 侍中、大夫、慱士、議郎,以言語為職,諫諍為官,及選茂才、孝廉、賢良方正、惇樸、有道、明經、寬慱、武猛、治劇,此皆名自命而號自定,群臣所當盡情竭慮稱君詔也。 |
《鶡冠子·天權》: | 所謂惑者,非無日月之明四時之序星辰之行也,因乎反茲而之惑也,惑故疾視愈亂,惇而易方,兵有符而道有驗,備必豫具,慮必蚤定,下因地利,制以五行,左木右金前火後水中土,營軍陳,士不失其宜,五度既正,無事不舉,招搖在上,繕者作下,取法於天,四時求象,春用蒼龍,夏用赤鳥,秋用白虎,冬用元武。 |
《韓非子·詭使》: | 而惇愨純信、用心怯言,則謂之窶。 |
《史記》: | 蔡澤曰:「然則君之主慈仁任忠,惇厚舊故,其賢智與有道之士為膠漆,義不倍功臣,孰與秦孝公、楚悼王、越王乎?」 |
《國語·楚語上》: | 悛而不攝,則身勤之,多訓典以納之,務慎惇篤以固之。 |
《漢書·敘傳下》: | 博山惇慎,受莽之疚。 |
《前漢紀》: | 驒驒惇惇。 |
《後漢書·循吏列傳》: | 彭弟惇、褒,並為射聲校尉。 |
《說文解字·心部》: | 惇:厚也。 |
《爾雅·釋詁》: | 惇,亶,祜,篤,掔,仍,肶,埤,竺,腹,厚也。 |
《方言·第七》: | 展、惇,信也。 |
《水經注》: | 《古文》之惇物山也。 |
《三國志·武帝紀》: | 吳人作曹瞞傳及郭頒世語並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 |
《群書治要·尚書》: | 惇叙九族,庶明厲翼,邇可遠在茲。 |
《藝文類聚·公平》: | 又曰:朱邑惇篤於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 |
《通典·事宗禮》: | 立主義存,而有一人不惇者,則會宗而議其罰。 |
《四書章句集注》: | 書曰:「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 |
《三國演義》: | 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夏侯嬰之後。 |
《金瓶梅》: | 看官聽說:當初安忱取中頭甲,被言官論他是先朝宰相安惇之弟,系黨人子孫,不可以魁多士。 |
《封神演義》: | 朕蒙眾諸侯立之為君,朕欲將鹿臺之貨財給散與天下諸侯,頒賜各夷王衣襲之費,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賢,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喪祭,惇信明義,崇德報功,命諸侯各引人馬歸國,以安享其土地。 |
《廣韻·諄》: | 惇:心實也。 |
《太平御覽·終南山》: | 《書》曰:終南惇物,至于鳥鼠。 |
《朱子語類·歷代一》: | 因論章惇言溫公義理不透曰:「溫公大處占得多。」 |
《郁離子·天地之盜》: | 故上古之善盜者,莫伏羲、神農氏若也,惇其典,庸其禮,操天地之心以作之君,則既奪其權而執之矣,於是教民以盜其力以為吾用。 |
《墨子閒詁·所染》: | 李惇云:「《宣十二年左傳》『邲之戰,孫叔敖令尹也,而將中軍者為沈尹』,注云:「沈」或作「寢」,寢,縣也。」 |
《全唐詩·游天臺山》: | 身樂道家流,惇儒若一矩。 |
《康熙字典·十一》: | 又《書·舜典》惇德允元而難任人。 |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 |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5。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 |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Do not click this li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