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U+6476

說文小篆

簡體字

部首:+ 11筆 = 共14筆.
字典出處:宋本廣韻: 頁124第58 頁294第25 康熙字典: 頁452第03 辭海: 卷5頁9030第5 GSR: 第231.p 漢語大字典: 卷3頁1942第11
表面結構:左:,右:
國語發音:tuán zhuān ㄊㄨㄢˊ ㄓㄨㄢ
粵語發音:tyun4
唐代發音:dhuɑn
說文解字:手部》摶:圜也。从手專聲。
宋本廣韻:廣韻·上平聲··》摶:《說文》曰:圜也,禮云無搏飯。
廣韻·上聲··》摶:周禮百羽爲摶十摶爲緷緷音渾。又音鮌。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手部·十一》摶:《唐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𠀤音團。《說文》圜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侔以行山,則是摶以行石也。《註》侔,上下等也,摶,圜厚也。又《矢人》凡相笴,欲生而摶。又以手圜之也。掜聚也。《禮·曲禮》毋摶飯。《疏》取飯作摶,則易得多。《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摶黍授祝。又拍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摶埴之工二。《註》摶之言拍也。埴,黏土也。《疏》以手拍黏土以爲培也。又專也。《前漢·天文志》凡望雲氣,騎氣𤰞而布,卒氣摶。又摶黍,黃鳥名。《詩·周南·黃鳥于飛疏》幽州人謂之黃鶯,齊人謂之摶黍。又省作𢮛。亦作㩛。又《集韻》朱遄切,音專。擅也。一曰幷合制領也。《史記·田齊世家》摶三國之兵。《註》握領也。又與專通。《左傳·昭二十年》若琴瑟之摶,一誰能聽之。又《唐韻》持兗切《集韻》《韻會》《正韻》柱兗切,𠀤音篆。束也。《周禮·地官·羽人》十羽爲審,百羽爲摶。又與縳同。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鮑人》卷而摶之,欲其無迆也。《註》摶讀爲縳,謂卷縳韋革也。《釋文》摶縳𠀤直轉反。又《集韻》《韻會》𠀤柱戀切,傳去聲。義同。从叀,與搏从尃別。
反切:度官 (《廣韻·上平聲··》) 持兖 (《廣韻·上聲··》)
英文翻譯:roll around with hand; model

原典出處

禮記·曲禮上》: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嚙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
Do not roll the rice into a ball; do not bolt down the various dishes; do not swill down (the soup). Do not make a noise in eating; do not crunch the bones with the teeth; do not put back fish you have been eating; do not throw the bones to the dogs.
莊子·逍遙遊》: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We have in it these words: 'When the peng is removing to the Southern Ocean it flaps (its wings) on the water for 3000 li. Then it ascends on a whirlwind 90,000 li, and it rests only at the end of six months.'
商君書·農戰》:凡治國者,患民之散而不可搏也,是以聖人作壹,之也。
Generally speaking, in administrating a country, the trouble is when the people are scattered and when it is impossible to consolidate them. That is why a sage tries to bring about uniformity and consolidation.
說苑·善說》:趙簡子問於成曰:「吾聞夫羊殖者,賢大夫也,是行奚然?」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其輪。
新序·節士》:今以白金與黍以示兒子,兒子必取黍矣。
墨子·經下》:以檻為,於以為,無知也。
老子河上公章句》:言一無形體,不可持而得之。
管子·內業》:氣如神,萬物備存。
淮南子·要略》:假譬取象,異類殊形,以領理人之意,解除結細,說捍囷而以明事埒事者也。
呂氏春秋·執一》:天子必執一,所以之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普天之下,心揖志。
晏子春秋》:景公令兵治,當臘冰月之間而寒,民多凍餒,而功不成。
戰國策》:大王不事秦,秦驅韓、魏攻齊之南地,悉趙涉河關,指關,臨淄、即墨非王之有也。
漢書·天文志》:柚雲而耑銳。
周禮·地官司徒》:凡受羽,十羽為審,百羽為,十為縳。
楚辭·橘頌》:曾枝剡棘,圓果兮。
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黍授祝,祝授尸。
焦氏易林·中孚之》:升:囁囁處懼,昧冥相
說文解字·𠬞部》:𢍏:飯也。
爾雅·釋器》:者,謂之糷。
釋名·釋天》:霰,星也,水雪相如星而散也。
傷寒論·辨脈法》:陰陽相,名曰動。
抱朴子·自敘》:洪體純性駑,寡所玩好,自總發垂髫,又擲瓦手,不及兒童之群,未曾斗雞鶩,走狗馬,見人博戲,了不目眄。
神仙傳·王烈》:少為書生,嵇叔夜與之遊,烈入太行山,聞山裂聲,往視之,山斷數百丈,有青泥出如髓,取之,須臾成石,如熱臘之狀,食之味如粳米,仙經雲:神仙五百歲,輒一開,其中有髓,得服之者,與天地齊畢。
三國志·常林傳》:戒氣絕,令二人舉屍即埳,絕哭泣之聲,止婦女之送,禁弔祭之賔,無設治粟米之奠。
藝文類聚·》:《後漢趙壹迅風賦》曰:惟巽卦之為體,吐坤氣而成風,纖微無所不入,廣大無所不充,經營八荒之外,宛轉毫毛之中,察本莫見其始,揆末莫睹其終,啾啾颼颼,吟嘯相求,阿那徘徊,聲若歌謳,之不可得,繫之不可留。
通典·立尸義》:議曰:古之人樸質,中華與夷狄同,有祭立尸焉,有以人殉葬焉,有茹毛飲血焉,有巢居穴處焉,有不封不樹焉,有手食焉,有同姓婚娶焉,有不諱名焉。
西遊記》:捋起衣袖,左膊上取下一個圈子,說道:「這件兵器,乃錕鋼煉的,被我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
三國演義》:弔君弱冠,萬里鵬
金瓶梅》:或在粉臉上擂晃,百般弄,那話越發堅硬[扌造]掘起來。
廣韻·》::《說文》曰:圜也,禮云無搏飯。
太平御覽·》: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太平廣記·劉根》:神未肯告余,余乃流涕自,重請。
朱子語類》:莫要一領他大意,便去摸,此最害事!
郁離子·摶沙》:郁離子曰:「民猶沙也,有天下者惟能而聚之耳。」
墨子閒詁·經下》:景迎日,說在
全唐詩》:三千初擊浪,九萬欲空。
康熙字典·》:忽乗角勢,超騰送崖上。

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