檥 U+6AA5 |  說文小篆 |
部首: | 木+ 13筆 = 共17筆. |
---|
字典出處: | 宋本廣韻: 頁243第23 康熙字典: 頁557第25 辭海: 卷7頁2520第1 漢語大字典: 卷2頁1305第04 |
---|
表面結構: | 左:木,右:義。 |
---|
國語發音: | yǐ ㄧˇ |
---|
粵語發音: | ngai5 |
---|
說文解字: | 《》檥:榦也。从木義聲。 |
---|
宋本廣韻: | 《···》艤:整舟向岸。 《···》檥:上同。《》魚羈切榦也。 |
---|
康熙字典: | 《··》檥:《唐韻》《韻會》𠀤魚倚切,音蟻。或作艤。《類篇》附船著岸也。《史記·項羽紀》烏江亭長檥舟待項羽。《應劭曰》檥,正也。孟康曰:檥,附也。○按《正韻》養里切,音以,非。又《集韻》牛何切,音莪。義同。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音宜。《》榦也。一曰立木以表物。又《正韻》延知切,音夷。義同。本作〈木䕏〉,俗省作檥。 |
---|
反切: | 魚倚 (《···》) |
---|
英文翻譯: | variant of 艤 U+8264, to moor a boat to the bank |
---|
原典出處
《·》: | 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 |
《·》: | 烏江亭長檥船待,謂羽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亦足王也。」 |
《·》: | 檥:榦也。 |
《·》: | 【賦】《東晉郭璞江賦》曰:咨五才之並用,寔水德之靈長,惟岷山之導江,初發源於濫觴,總括漢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源二分於崌崍,流九泒乎潯陽,鼓洪濤於赤岸,淪餘波於柴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滈汗六州之域,經營炎景之外,呼吸萬里,吐納靈潮,自然往復,或夕或朝,若乃巴東之峽,夏后疏鑿,絕岸萬丈,璧立霞駮,碧沙潰沱而往來,巨石硉矹以前卻,魚則江豚海狶,叔鮪王鱣,䱻●●●,鮫鰩●鰱,爾其水物怪錯,則有王珧海月,土肉石華,瑣蛣腹蟹,水母目蝦,紫蚖如渠,洪蚶專車,瓊●晞曜以瑩珠,石●應節而揚葩,若乃龍鯉一角,奇鶬九頭,有鱉三足,有龜六眸,赬蟞肺躍而吐璣,文●磬鳴以孕璆,●馬騰波以噓蹀,水兕雷咆乎陽侯,雹布餘糧,星離沙鏡,青綸競糾,縟組爭映,石帆蒙籠以蓋嶼,蓱實時出而漂泳,其下則金礦丹礫,雲精燭銀,鳴石列乎陽渚,浮磬肆乎陰濱,其羽族則有晨鵠天雞,鴢鷔鷗●,千類萬聲,自相諠聒,繁蔚芳蘺,隱藹水松,涯灌芊萰,潛薈蔥蘢,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達傍通,幽岫窈窕,金精玉英瑱其裏,瑤珠怪石綷其表,海童之所巡遊,琴高之所靈矯,冰夷倚浪以傲睨,江妃含嚬而●眇,若乃宙宇澄寂,八風不翔,舟子於是搦櫂,涉人於是檥榜,漂飛雲,運艅艎,舳艫相屬,萬里連檣,泝迴沿流,或漁或商,長風●以增扇,廣莫● |
《·》: | 檥:上同。 |
《·》: | 祈子他日有甌檥之餘。 |
《·》: | 《》云『』,儀與檥音相近。 |
《·》: | 與檥同。 |
《》: | 舟檥磯下。 |
《·》: | 前調 孫 檥一聲羗笛吹嗚咽,《玉溪》夜半梅》。 |
《·》: | 恬靜寡欲,初至檥舟南康,徘徊不進。 |
《》: | 《里中檥舟亭即事》云:「一春消息杏花知」。 |
《·》: | 劉官磯者,傳云漢昭烈入吳,嘗檥舟於此。 |
《·》: | 東山廣福院檥櫂青山下來尋薊,子家人魚皆静樂,水木亦清華,松老已成蓋,菊寒殊未花,何須覓句漏,此地有丹砂。 |
《·》: | 若雨少溪淺,則舟舫皆檥以待,有留數月者。 |
《·》: | 艤舟, |
《·》: | 若雨少溪淺,則舟舫皆檥以待,有留數月者。 |
《》: | 【索隱】音檥。 |
以上的例子來自維基區中的文獻,未必經過仔細校對。若發現錯字,請使用維基自行糾正。您可以參考該字詞在本站先秦兩漢或漢代之後原典中之出處。